基于SWOT模型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分析论文

基于SWOT模型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分析论文

基于SWOT模型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分析

马 煜,王 敏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摘 要: 通过分析“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发展内容与其在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阐述该模式在医疗在线问询、移动预约挂号、第三方医疗检测、无纸化诊疗与线上药品销售、线上医疗结算与医保调整等医疗领域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模型分析“互联网+医疗”具有临床决策、针对性医疗、健康监测、流行病监控等优势;医疗大数据无法实时连通共享、数据挖掘难度大等劣势;交互式诊疗平台、国家政策支持等机会;隐私泄露、数据真实性低等威胁。在国家对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展望“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大数据分析将渗透到医疗创新应用的更多领域。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SWOT模型;大数据;经济社会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已经逐步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巨头公司(阿里、腾讯、百度等)、医药企业、国内各大医院等纷纷进军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并以此为契机形成了完整的移动医疗产业链。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指出,要应用互联网医疗模式促进及鼓励传统医疗体制改革,真正做到优化医疗服务惠及百姓[1]。在国家医疗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医疗”模式正式被提出,并由互联网公司与医疗行业共同根据现有资源进行探索发展。

一、“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发展内容

“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在医疗行业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加以优化处理,并以此服务于传统的医疗活动[2]。“互联网+医疗”在内容上包含了诊疗时间、诊疗内容、诊疗场所三个方面,按诊疗时间划分可以分为诊疗前、诊疗中、诊疗后;按诊疗内容划分包括医院挂号、诊疗检测、药品购买、健康检查、医疗费用与保险;按诊疗场所划分包括有线上远程诊疗和线下传统诊疗。以下简要介绍几项“互联网+医疗”模式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表现。

式中,Γy为功率限制因子,描述光波导对光的限制程度,n1和n2分别为波导和其包层的折射率,β为TE模的传播常数,k0=2π/λ0为真空中的波数(λ0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并且有

1.医疗在线问询。医疗在线问询仅限于患者健康咨询与初步问诊,即通过简单了解观察患者外部病征以确诊常见病、慢性病复查等,线上医生根据问询者文字描述、上传图片等指导如何病灶处理与非处方用药。线上问询服务可以通过网站、手机APP等途径进行,并且对问询者基本免费。

2.移动预约挂号。“互联网+医疗”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手机移动端APP查询当地医疗机构,或通过网站进行预约挂号服务,在完成线上支付费用后可实时查询挂号排队顺序,一些系统也会短信通知患者就诊时间与地点,免去了患者传统就诊漫长的等待。

1.优势分析(Strengths)。“互联网+医疗”在医疗领域中是一个全新的诊疗模式,医疗行业中存在的各个角色在行业运行中会产生大量医疗数据,医疗机构掌握着包括患者门诊记录、住院记录、用药记录、医保记录等在内的医疗档案;第三方检测机构掌握着患者健康状况检测结果;社会及商业保险机构掌握着患者病种、医疗消费等信息。海量的医疗数据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都会以电子化形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在互联网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现有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可得到许多有价值的潜在信息,这无疑积极促进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尤其在疾病预防、疫情控制、临床决策等方面造福于社会。在应用范围方面分析,以“互联网+医疗”模式产生的海量数据作为研究资源库,医疗大数据分析在临床决策支持、针对性医疗、健康监测、流行病监控等方面的作用中日益显著[3]。临床决策支持可以保证诊疗工作的精确性,以大数据分析作为技术支撑分析非结构化数据,从临床上降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过度治疗等潜在过失的可能性;针对性医疗可以根据对致癌基因等生理数据分析,对特定部位的肿瘤易感性和药物特殊反应能够提早发现,在诊疗过程中做出针对性治疗;“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健康监测可以由医疗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通过穿戴式监测设备时刻监测健康状态,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来提醒患者用药时间与注意事项;目前在流行病监控行业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建有网络直报系统,云端存储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进行全面的疫情监控程序,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流行病蔓延趋势。

3.第三方医疗检测。随着国内医疗卫生政策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将逐步独立院内医疗检测科室成为第三方医疗检测机构,以此避免过度医疗导致的医患关系矛盾加剧的情况。第三方医疗检测机构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将检测结果直接提供给患者和医生,当患者转诊后不会形成别家医疗机构不承认之前检测结果的情况。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中,具有权威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会以电子化形式传输给被检患者和就诊医疗机构。

2.劣势分析(Weakness)。随着“互联网+医疗”模式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积极推动,庞大的医疗数据库已经初步建立,然而诊疗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在不同等级、不同位置的医疗机构内部,真正做到数据实时共享联通还需要技术与相关法规政策的大力支持[4]。此外,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是基于现有数据挖掘技术展开,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线下诊疗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转换为具有规范格式化的电子信息,并且将诊疗数据与医疗领域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资金等进行常态化维护,这无形中加大了“互联网+医疗”模式在医疗领域中前行的阻力。

5.线上医疗结算与医疗保险调整。线上医疗结算可以节省患者就诊支付的时间,方便患者可以随时查看就诊历史中各项费用的明细,手机移动端也会推送此次就诊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信息给患者,以避免医生不合理治疗与过度治疗的情况发生。以“互联网+医疗”模式调整居民医疗保险过程,首先,使居民可以进行网上投保、查询和结算服务;其次,医保机构通过对患者线上电子病历的大数据分析,预测、评估患者未来存在的健康风险,对其进行健康干预与疾病预防提醒服务。

4.无纸化诊疗与线上药品销售。“互联网+医疗”的核心内容是无纸化诊疗,具有规定数字格式的电子病历、处方由诊疗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直接输入在线上信息系统中。在患者电子病历建立后,只有经过患者线上授权后医生才有权限查看并修改新的诊疗结果进电子病历。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患者可以随时在手机移动端查阅每次医生出具的诊断结果和处方。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线上电子处方可以实时提供所需药品在附近联网药店的储备情况,根据生产厂家和价格排序,患者可自行通过手机线上下单结算、线下取药。

二、SWOT模型下的“互联网+医疗”探究

阻挡风水的运势、做房起屋、修桥修路或者仅仅因为看不顺眼……人要砍一棵树的理由太多。东浒的这棵樟树,能活够一千年,能够长成如此模样,既要天照应,更需人照应呀。

由表5和表6可知,改造前,净化尾气中H2S在0~8μL/L;而改造后,净化尾气H2S未检测出,从而降低了H2S对尾气SO2排放的影响,即降低了烟气中SO2生成和排放。可见在改造后,吸收塔对H2S的吸收效果优于改造前的吸收效果。

3.机会分析(Opportunity)。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革新为“互联网+医疗”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大数据分析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创新性地改变了对数据的传统存取与访问,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智能穿戴式健康诊断终端的普及,“互联网+医疗”可以利用智能化决策支持云端建立一个庞大的交互式诊疗平台。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中要构建医疗健康服务大数据。

4.威胁分析(Threats)。随着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实施,维护网络空间主权,保障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宏伟主题。尽管“互联网+医疗”模式丰富着云端医疗数据库的内容,但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无疑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尤其是对医疗工作者及其诊疗患者的个人隐私的安全埋下严重隐患。另一方面,若以患者信息模糊化来应对数据泄露,则会造成患者信息收录不全、计算机数据存储错误等状况,为后期的大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增加了不确定性[5]。一旦云端存储数据真实性降低,这些虚假数据在数据挖掘中可能导致错误的关联结果,这可能会阻碍整个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

开辟专栏。武汉大学图书馆主页的资源内容中网上开放课程专栏详细划分了综合类开放课程(中国教育在线、公开课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公开课等8个慕课平台);国内开放课程(腾讯视频—国内大学名师讲堂、北京大学视频公开课等5个慕课平台);国外开放课程(edx、Udacity、Coursera等8门慕课平台)。

三、结语

“互联网+医疗”模式的积极发展离不开国家配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从政策上突破区域利益坚垒造成的管理机制局限,传递医疗数据共享的革新观念,在诊疗机构、医务工作者、患者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数据积累氛围,为“互联网+医疗”的长期发展创造一个积极有利的成长空间。同时,通过加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专业研发,从工具上解决医疗数据分析的难题,从数据源头上做好规范化管理,为大数据分析工作减少阻力,并且在法律法规层面继续完善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制度,在信息技术创新上加强计算机、云服务存储、云处理的安全研发与更新工作。随着国家对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视,在未来的“互联网+”新形势下,大数据分析将渗透到医疗创新应用的更多领域。

参考文献:

[1] 张振,周毅,杜守洪,等.医疗大数据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6):1-8.

[2] 周光华,李岳峰.数据挖掘技术在卫生统计信息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6):82-86.

[3] 王建磊,韩璐,杨晓宇,等.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移动诊疗方案分析与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5,(8):21-24.

[4] 刘宁,陈敏.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与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5):455-460.

[5] 陈惠芳,徐卫国.价值共创视角下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3):30-32.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09-0158-02

收稿日期: 2017-10-08

作者简介: 马煜(1989-),男,陕西咸阳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校园网与线上信息化建设研究;王敏(1989-),女,陕西西安人,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研究。

[责任编辑 李晓群]

标签:;  ;  ;  ;  ;  

基于SWOT模型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