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鲁兵

鲁 兵

湘雅常德医院 415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配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奥硝唑、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摩罗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摩罗丹治疗效果更好,用药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慢性胃炎患者总数的10%~20%[1]。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反胃、食欲不振等,此病发病缓慢,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容易进展为胃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但是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寻求新的药物势在必行。已有研究表明[2],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配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 ~ 65(52.12±2.56)岁,病程2 ~ 10(4.21±1.26)年。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8 ~ 64(50.36±3.12)岁,病程3 ~ 10(4.46±1.39)年。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严重消化系统疾病;②患者严重意识及精神障碍;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对本研究所涉及药物过敏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奥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具体方法为:奥美拉唑(生命科技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926),每次1粒(20mg),每天2次;奥硝唑(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48),每次2片(50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60227

),每次2片(0.5),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摩罗丹(邯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90013)治疗,每次8丸,每天3次,1个疗程为3个月。两组均在治疗3个月后对比疗效。

1.5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运用胃镜检查、病理组织、临床症状进行评价。显效:胃镜下胃黏膜炎症消失,病理组织检查显示黏膜萎缩、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胃黏膜炎症缩小大于一半,黏膜萎缩、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减轻,临床症状减轻;无效:胃黏膜炎症、黏膜萎缩、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改变或者加重,临床症状无减轻为无效。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②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溃疡、腹泻、贫血、转氨酶异常等。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以及腺体出现萎缩。常常伴随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癌前状态[3]。腹部不适、恶心反胃、食欲不振等为其临床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法为三联抗菌疗法,尽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4]。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痞,是指由于胃病日久,脾胃气虚,胃体失荣,胃络失养,进而萎缩。摩罗丹是由茯苓、白术、当归、三七、延胡索、茵陈、蒲黄等18味中药组成。茯苓、白术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当归、延胡索、三七能够改善胃黏膜血供;茵陈、蒲黄可以改善胃部内环境,使幽门螺杆菌丧失生存能力[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摩罗丹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摩罗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摩罗丹治疗效果更好,用药安全。

综上,消化内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摩罗丹治疗效果更好,用药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俊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探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6):2617+2650.

[2]刘凤,吕军,白文艳,et al.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07):30-34.

[3]张志敏.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13):116.

[4]朱立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40):80+82.

[5]师耀美,付卿业.叶酸联合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探讨[J].北方药学,2017,14(01):91-92.

论文作者:鲁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鲁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