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主体性的培养与新教育理念--文化转型时代的教育反思_主体性论文

个体主体性的培养与新教育理念--文化转型时代的教育反思_主体性论文

个人主体性的培植与新教育的构想——文化转型时代的教育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时代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体性问题在近年来成为哲学和其它人文学科关注的焦点。在教育学领域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也有相当的深度,但是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如何确立个人(individual)的主体地位,如何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如何培植个人主体,这些极为重要的问题在主体性讨论中若隐若现,始终不为学人所道明。

然而,不确定个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始终是抽象的主体性,是难以建立的主体性。不确定个人的主体的地位,个人绐终不能作为真正的主体而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作为活动主体的价值。个人不能作为活动的自由主体,这必然造成主体的失落与实践活动价值的贬损。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主义的统治中,自然小农经济使人屈从于自然和土地的支配,个人束缚在家庭血缘中,封建的伦理纲常压抑个人的自由与自主。“家”、“国”、“天”超越于个人,成为维系个人价值与存在的主要方式。个人的个性取向湮没在“家国”取向和团体取向中,个人必须安分守己,必须自抑独立性与自主性。①中国哲学传统重“天人合一”,把封建伦理道统的义理与天人合一紧密结合在一起,强调个人服从于天,服从于理,造成传统文化以“天理”压人欲的特征。“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人教文化或拜人教文化”,“这种人教特质与家族模式结合便衍生为‘祖先崇拜’‘血缘崇拜’,与中央集权制——‘皇权’结合就产生‘皇帝崇拜’和‘国家崇拜’——而其背后则都存在着家族崇拜或家长崇拜的原理。”②因此,个体人的生命价值的哲学在本体论上的深化受到阻碍,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较难解除湮没于家庭、血缘、氏族、社会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集体人崇拜”,个体性的“人”的觉醒一直受到种种“人伦关系”类型化的价值的支配。以“修身”(独善其身)为本的个体立足点在“天理”“家族宗法”的制约之下,湮没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集体导向的网络之中。封建的“天理”观正是以普遍性和社会性压抑着差异性和个体性,造成中国社会个人湮没于集体与群众之中,个人没有独立地位和独立人格,个人的主体性始终没有发展成熟,“个人作为主体的特性被禁锢”。“这应该看作是我国社会长期停滞、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③

我们正处在一场深刻的文化转型时期,在这历史性的挑战面前,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整体变革需要科学与民主,需要人的解放、需要个性的解放,也就是需要自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律的高度创造性和高度责任感的个人主体。国人个体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的形成不仅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责质和铸造民族精神的根本保证,而且是保持物质进步的精神动力的基础。“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是所有发展形式的主要动力之一。”④因此,我们必须弘扬个人的主体精神,实现人的主体价值。“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是越不过的历史阶段。”⑤

诚然,我们必须反省抽象的和绝对的个人主义和西方社会过渡的主体性给社会和生存环境带来的威胁。⑥但是“中国当前需要发展科学,发扬民主,故极需西方近代的主客二分思想和与之相联的主体性原则。”⑦因此,在我们发扬人与社会、自然和谐交融的文化精神的同时,必须从根本上破除那些压抑和消灭个人主体性和个性的传统形式,解放个人主体,培养个人主体性。

培养个人主体,是当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片面强调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教育,而忽视了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个人生命价值的尊严和个人生活价值的自我实现,把一切突出个人的自由、自主、尊严、个性、自我实现的观点看作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从而加以批判和否定。中国教育学并没有从根本上确立受教育者作为个体人的主体地位、个性和主体性,没有把发展和培育个人独立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作为根本的目的。我们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冲突,反主体的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冲突,知识的认知与生活价值的领悟的冲突,教育与人的精神建构的分裂,等等。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改革任务的紧迫性。

我们以为,应该抛弃贬损个人主体性价值的反主体教育,而代之于培养个人主体性形成国人现代个性的主体教育。

一、反主体教育的反思

我们以为,反主体的教育就是否认教育者作为个人的主体地位否认个人主体性与独立个性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承认或者不完全承认受教育者作为个人是自由、自主和有尊严的,否认受教育者的选择自由与选择能力,否认受教育者即教育最终的实在是个人主体,同时反主体的教育部分显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压制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性,抑制个人的自发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扼杀了个体的创造性,反主体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即为强迫性的训练,是非主体化的非人性的教育。特别是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对受教育者的精神人格的发展具有消极塑造的负功能,它本质上是缺乏教育爱、缺乏教育良知、缺乏教育责任、缺乏教育智慧的“教育”。

反主体的教育与受教育者本身及其生活是分裂的,它不是受教育者内在生命力和精神力量得以引出、发展、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而是以外部强加的训练模式为方式漠视人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和精神建构,以目标化和程式化的客观程序将学生的发展技术化和标准化。受教育者失去了活动的主体性,失去了个性,变成被制造的机器和被训练的动物。受教育者自身的希望、意愿、兴趣、情感和态度等等都被教育所轻视,学生的个性、自由、责任都为教育所践踏。

反主体的教育作为一种模式是受教育者必须要认同、适应和服从的。受教育者被认为是无知或不成熟的,是无人格内核的,因此教育作为预先设计好的模式是受教育者必须被动地接受的东西。教育只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控制人、训练人。这种教育重视人以外的价值,视学生是被动的行为者,接受者,就象在机床上接受加工的零件。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责任性都被外向化,行动和发展都受制于外在力量和外在价值。受教育者是被教育所操纵所控制的,他的发展是被教育预先设计好的,在这种教育中个体只能养成依赖性与服从性。

反主体的教育是建立在“工具理性”之上的,它首先把受教育者作为未来的工具而加以职能化。把人作为工具有着深刻的传统根源,中国传统教育是“千里马”教育、“螺丝钉”教育。千里马虽然日行千里,但是要听主人使唤要驯服,要“乐为上用”。管仲曾提出,“养人如养六畜,用人如用草木”的人才宗旨,把人才当作工具,用之则用,不用则弃。人是工具,“用人如器”。人受到马性教育,甘当任他人支配的“器具”,只求人尽其长,不求个人之自主。这种封建文化传统的“人才”观虽然在五·四时期受到鲁迅等人的强烈的批判,但影响直至目前还存在,作为积淀为民族心理的人才价值取向的“集体无意识”,还有待于根本上从民族的文化传统上予以消解。

螺丝钉教育是把人比喻为螺丝钉,“螺丝钉”式的人被教育所制造出来,然后安装到某一社会“机器”的某一部位,终身克守。螺丝钉没有任何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更没有个别的个性,它必须绝对地服从整架“机器”的运转。“螺丝钉”教育就是把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个体塑造成毫无个性和自主性的模式化标准化的、仅仅具备某种使用功能的社会零件。从表面上看,这种教育所培养的“螺丝钉”能够忠心耿耿,克尽职守,“死而后已”,但从深层意义上看,这种螺丝钉失去了自我意识,没有个性,只具有“工具”性格和被摆布被驱使的驯化的“奴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螺丝钉”教育所塑造的人没有获得个体独立的人格,个人没有得到自由的发展,个人的社会性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自主的实现,社会并没有以人本身为社会活动的主要目的,社会没能成为个人扩大及实现生活价值的一个必要起点与条件,社会发展因此而能充分得到个人自由发展和价值实现的积极支持,个体不能充分和有效地在社会实践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力量,社会发展缺乏恒久的精神动力。个人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积极的相辅相承相互激荡的承担关系。

蔡元培曾经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时指出,教育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人的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使用的。把人作为工具的教育观,从根本上就没有确立人是目的而不手段的主体性原则,它是反主体的教育观。

与“工具式教育”相配合的是现代工业化的教育。工业化的教育同样是以“工具理性”为导向的。一方面教育本身生重物轻人、重事实而轻价值、重科学而轻人文。另一方面,教育过程试图对人加以科学预测,把教育技术化和工业化,从而高效地生产现代产业社会发展物质利益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才。教育把受教育者以组织化的模式纳入学校教育的生产过程,用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工艺流程,把人制造成标准化的教育商品,并且输送给经济运行模式和大工业。一切都按照事先计划好的统一程序、目标和过程控制,这就是教育工业的典型特征。教育推行课程、教材、学校、培养目标的统一化和标准化,虽然迎合了大工业的高效率,但却把受教育者放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而加工制作,把受教育者整体的精神发展仅仅变成行为功能的增加,使受教育者只能进行机械的输入输出的过程。这种工业化教育把受教育者的整体精神的发展变成了呆板的机械性变化,抑制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剥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受教育者完全沦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受教育者完全沦为学校和教育的附属品,教育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从而消毁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压制了有血有肉有感情欲望的个体性。可见,工业化教育虽然强调技术化,但事实上却以统一性压制具体性,以群体性压制了个体性,以依赖性和被动性抑制了主体性。这是现代的反主体的教育,它与“马性”教育、“螺丝钉”教育是异曲同工的。

反主体的教育追求社会政治、经济的效益,而忽视人的心灵的育化和人格的培养,重实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忽视个体的主体精神和价值的实现,重大众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而忽视了文化的创新与进步。毫无疑问,反主体的教育是与我们建设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取向是相悖的。为了开辟新的文化理想与境界,使我们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保持原动力,我们就必须要使个人在其成长和发展中获得自主与独立,使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其创造性、发挥主体性。这就要求排除反主体的教育,从根本上培植和发展个人主体性,确立个人的主体地位。

二、培植个人主体的新教育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历史性机遇面前,如何在传统之上铸造我们的现代文化,如何在追求社会物质繁荣与进步的同时,创新和充实现代精神文明,如何培植立国、立民、立人的民族精神,如何建构新一代人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人格以及各种精神气质,这是摆在世纪未教育面前的严峻挑战,也是教育为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现实和未来的维度上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必须要做的应答。毫无疑问,反主体的教育不能造就现代人的独立的精神品格,不能培植主体性。因此,我们必须在新的时代建构新的教育。

新的教育,即主体的教育,就是树立个人主体性原则、以个体为主体、培植个人主体性的教育。如前所述,培植个人现代的主体性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时代精神对时代的人的基本要求。社会的发展必然地包括人的主体性发展,同时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起点与条件,二者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激荡、相辅相承的关系⑧。社会发展总是建立在每一时代的人成为现实实践的主体之上的。每一代人经过主体化而成为实践主体,以社会目标为取向实现主体价值。每一代人的主体化都是通过教育的积极培养而实现的,教育通过培养新的社会主体,建构新的文化精神与理想,实现对现实社会的变革。每一代人在教育的主体化培养下,超越现实、追求进步,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在的精神与能力,从而成长为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创造的主体。新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活动本身把发展人的主体精神,培养新时代的个人主体作为教育实践的时代目标。

新教育要培养新时代的个人主体性,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个体对自我意识对个性的积极建构。人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内在的对自己的个性、对自我的精神的有意识的改造中。每个人通过发展自己的内在潜能,塑造自己内在精神,培养自己的新人格,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即通过不断地改造自我,而提升主体内在的能力与价值,从而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地实现文化创新和改造现实的任务。

培植个人主体的新教育必须把个人独立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自我意识是个人独立、自主、自由、发展、成为主体的基础。“个人应该称作为自我”,⑨只有在自我意识充分发展的过程中,个体才能获得主体性,个体的主体性是以自我意识为根本的。“主体意识就是属于人的自我意识。”⑩主体性和精神的超越性只有透过自我意识才是可能的。自我意识不仅使个体在世界中站立起来(ex-ist),建立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以自己能动的主体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且“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1),从而超越自我,改造自我。因此,自我意识决定了个体在自己的生活历程中不断地反观自己、审视自己、确定自身的未来形象,不断在价值实践中实现改造自己精神人格的任务,这是作为主体的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新教育只有把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作为首要使命,才能培养新时代的新人,才能引导个体不断地提升自我、发展主体性。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就是使个体在已有的自我基础上形成新的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的嬗变中,形成精神的超越,不断形成“人格”理想与追求,从而成为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实现主体价值的“新人”。“苟日新,日日新”,这是引导个体自觉地独立地建设自己的新人格和塑造新的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体在自我意识的统摄下对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教育的过程。

新教育对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建构的引导,事实上就是确立了个体自身的独立的主体地位,从而消除传统教育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忽略、扼制和排斥,消除个体的依赖性和非自主性,确立了个体的作为“我自己”的精神主体,真正把个体尊重为“有人格尊严、有个性、有自由意识、有独立性、有自我的自在自为的存在者”。新教育把形成和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作为首要任务,才能消解把个体作为教育力量的被动的接受者进行灌输的反主体教育,才能避免把教育意志强加于个体,避免以控制、训练的方式约束个体使个体循规蹈距。这样,新教育作为主体的教育,摆脱了对个体的预定,设计和控制,使个体在教育价值的引导下,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实现、使个体成为自主自立、自强自律、自尊自爱的主体。

培植个人主体的新教育必须尊重个体的自主权利,引导个体自主地发展个性,建设自己的新人格。“人格是自我意识的主体。”(12)是个体在社会中把自己实现为主体即主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它是自我实现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的统一,它是完整的、独立的、在其生活中进行选择的、具有自主性并承担责任的主体,而且在社会中同他人的诸人格共同承担着社会与历史的创造和发展的主体。个体的独立性是以人格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因此,人格教育是教育培植个人主体的核心。在教育的培养下,个体不断形成新的人格规定和人格形象,形成新的与周遭世界包括文化世界的崭新关系,实现个性的嬗变。个人主体性的建立,是个人新人格的不断重组。因此,新教育是解放个性还给个人人格自主的教育,它把个体从机械的、消极被动、麻木无生机的、压抑的强制性训练中解放出来,使个体成为自己的主人,在新教育的引导下,学会关心、学会自我负责,学会自我教育,不断地建设自己的精神人格,实现自我的主体化建构。

如此看来,新教育必须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整体范围内把培植个人主体性、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个性作为根本性的任务,对教育进行整体的变革,使教育真正成为受教育者在精神变革的关键时期的生命活动的价值表现,成为他们实现精神力量获得人格精神整体建构的积极方式。新教育必须从人的生活境遇、时代精神出发,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的价值领悟,建构受教育者的精神人格,引导他们建构新的生活关系和生活方式,培植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形成他们整体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智慧,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新教育的整体建构在当代这场文化转型的激荡中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教育必然伴随着文化转型而生成,同时,作为“新人”生成的新教育,必定为我们民族在铸造自身的新文化精神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作出贡献。

民族呼唤个人的主体性,时代呼唤新教育!

注释:

①参照杨国枢:《中国人性格与行为的形成与蜕变》,张文达编,《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②鲁凡之:《本体论与人的哲学》,台湾广角镜出版公司,第48页。

③⑤⑩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④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⑥参见(美)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⑦张世英:《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二期。

⑧参照成中英:《生活素质的哲学分析》,《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⑨P.里克尔:《作为哲学主题的人》,《哲学译丛》,1990年第5期。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

(12)小仓志祥:《人和人格的特性》,《哲学译丛》,1988年第6期。

标签:;  ;  ;  ;  

个体主体性的培养与新教育理念--文化转型时代的教育反思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