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模型检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执行力论文,模型论文,评价论文,现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新变化,生产经营环境也在悄然变化——形成了买方市场。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市场为中心是完全必要和应该的。但是,就目前情形来看,中国企业似乎走向了极端——“过分”重视市场。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其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了与“市场”相关的管理当中,以至于忽视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在此背景下,张英华教授、张建宇博士等率先提出了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现场管理执行力呢?按照张教授等的观点,现场管理执行力,指的是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通过现场管理者发挥现场人员和组织的功效、调配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完成组织任务和执行组织战略,以及创造企业收益的能力和动力的组合[1,2]。可以说,现场管理执行力概念的提出,为企业重视并研究如何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拓展了一个全新的渠道。本文将就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的评价问题进行探索。
一、现场管理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现场管理执行力进行评价有赖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内涵,其水平必然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与组织;执行过程,即完成组织任务、执行组织战略;执行结果,即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收益的程度。所以指标体系应该由三个模块组成,即人与组织评价模块、执行过程评价模块、执行效果评价模块。然后,结合企业现场作业的调查研究,并在参考专家意见和一些成型的先进指标体系[3-5]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如表1所示的具体评价指标。
1.人与组织评价模块
企业现场的一切工作都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结合去完成的,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人这个最基本的要素;而人又是以组织为载体的。因此,企业现场执行水平的核心是人以及人所组成的组织,它在现场执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这里设置了员工、管理者、组织及其管理三个子模块。
(1)员工子模块。员工是现场执行的主体。员工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教育水平与生产技能将直接影响现场执行效果。
(2)管理者子模块。这里的管理者,就是指生产现场的领导者。现场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层次,是上级决策层与现场操作层的结合部,其领导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现场领导的有效性,关系着上级战略决策(运营战略决策)在基层能否落实,关系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益,并最终影响现场管理执行力。我们设置了四个测度现场管理者水平的评价指标,即指挥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解决冲突能力。
(3)组织及管理子模块。一流的员工、一流的现场管理者,能否有一流的现场管理执行力,还有赖于二者的有效整合及其所依属的企业氛围。这可以通过工作团队、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和企业执行力文化等进行反映。工作团队是执行力的具体实施者。理想的工作团队是一个以流程为中心的、有机的、充满活力和能力的、团结的扁平化团队[6]。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收集、处理业绩评价所需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被考核者的报酬[7],一个合理的报酬会进一步刺激有效执行。企业执行力文化是由支撑企业执行力提升的思想、理念、行为准则等构成的,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一是意识形态,主要是关于企业执行力的理念、核心价值观等;二是物质表现,主要是与之相应的标识、先进典型代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薪酬奖励措施等[8]。
2.执行过程评价模块
执行过程,实质上就是生产控制过程,是现场执行水平的直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人与组织利用劳动手段作用于物质材料,使之转化为新产品,所以这个过程几乎囊括了企业生产所须的所有类型要素,是企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执行过程也就是以较低的成本,保质、保量、安全、如期地完成运作任务。我们设计的执行过程评价模块,包括现场作业控制、现场质量控制、现场安全控制、现场成本控制等四个子模块。
3.执行效果评价模块
由于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现场,其规模不同、产品不同,所以总产值、单位产品产值一般也不同,因此我们这里仅设计了一个价值指标——产值计划完成率,即实际产出的价值量与计划完成的产出价值量之比。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常用的指标权重赋值方法有两种:Delphi(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本课题选取了既应用广泛又行之有效的Delphi法。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二、评价现场管理执行力的
模糊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比较适合处理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事物,而且既可用于主观指标的评价,又可用于客观指标的评价[9]。因为现场管理执行力评价指标中既有定量又有定性指标,指标体系是递阶多层次结构,因此本研究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一)模糊评价的基本步骤
(二)隶属函数值的计算
在进行综合评价之前,应先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值,即计算隶属函数值。根据评价指标类型的不同,其计算方法可分成定性指标计算和定量指标计算两类。对于定性指标我们采用常用处理方法[9]。
负指标的隶属函数为:
三、BCG模型对企业整体现场
管理执行力水平的评价及结果
BCG矩阵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即从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的角度把所有产品分类,找出最佳组合的方法[12]。其核心是作出企业产品的BCG矩阵图,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及不同产品于一定时期内在图上的分布位置来确定产品的结构战略。我们将BCG矩阵法进行改进,作为评价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整体水平的评价方法,同时还可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判。
(一)BCG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1.改进后的BCG矩阵图的画法
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模块组成:人与组织评价模块、执行过程评价模块和执行效果评价模块。而这其中,由于执行效果模块(体现为产值计划完成率)容易受市场需求状况和公司总体生产经营计划的影响,所以我们这里着重考虑其余两个模块。
改进后的BCG矩阵图的画法:纵坐标为人与组织评价模块的综合评价得分,水平线为所有被评价对象关于人与组织评价模块的平均综合得分。横坐标为执行过程评价模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垂直线为所有被评价对象关于执行过程评价模块的平均综合得分。圆心为执行过程和人与组织的综合得分,圆的大小根据各部门现场管理执行力的综合得分来确定。
2.评价规则
以广义BCG模型为工具,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水平和变化趋势的评价可参考如下规则:
(1)各象限内的部门要处于一种有序的均衡状态,即呈月牙玉形分布。理论上,位于右上方的圆要比左下方的圆大。
(2)理论上,各象限不应有真空,否则该公司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整体效果必然不理想。
(3)跟踪移动速度法则:在时间序列BCG矩阵图上,在重心的移动频繁、圆的大小变化显著的情况下,相应部门的现场管理执行力也会急速变化。
(4)部门的重心在右上方更好:在横断面BCG矩阵图上,与其他部门相比较,如果某部门重心在右上方,那么其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必然优于其他部门。
(5)对整体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的评价,还要结合不同象限内部门对企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比较。
(二)实证分析结果
我们对某钢品有限公司的钢品生产部下属的五个主要生产车间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访谈,并于2006年6月和12月底进行了两次全面的现场管理执行力测评。
1.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五个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执行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从1~6月评价来看,总体现场管理执行力评价结果为较好;不过,综合得分接近较好的下限。从五个车间来看,组焊车间最好,综合得分达到84.13;从模糊评价值来看,其好的隶属函数值达到50%。其次是放样号料车间和校正安装车间;其余两个得分较为近似,徘徊在70~75之间。从7~12月评价来看,总体现场管理执行力评价结果依然为较好;不过,评价值由76.18上升到77.49,模糊评价值由(0.2746,0.2489,0.3428,0.1248,0.0088)变为(0.2820,0.2836,0.3550,0.0648,0.0050),也同样表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
从五个车间来看,除放样号料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由较好退步为一般以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喷沙除锈车间还由一般变为较好。组焊车间依然最好,综合得分达到86.29;从模糊评价值来看,好的隶属函数值接近55%。其次是校正安装车间和喷沙除锈车间。
2.基于广义BCG模型的现场管理执行力评价结果
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广义BCG评价图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只有组焊和放样号料车间处于理想的双高象限,而其余三个车间由于人与组织综合得分低,总体结果不理想;在第二阶段,组焊和喷沙除锈车间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较高,放样号料车间执行过程综合得分低,校正安装车间的人与组织综合得分低,而油漆车间属于双低车间。从整体走向来看三个车间的重心在向右上方移动,说明整体执行力处于上升态势;不过需要密切关注油漆车间和放样号料车间,执行水平有下滑趋势,应予以高度重视。
表2 现场管理执行力最终评价结果
(1~6月) 模糊评价值 综合得分 评语
放样号料 0.2358 0.2514 0.4071 0.1052 0.0005 75.89较好
组焊 0.5070 0.2603 0.1633 0.0693 0.0000 84.13较好
校正安装 0.2098 0.2522 0.4217 0.1163 0.0000 75.02较好
喷沙除锈 0.2193 0.2392 0.4040 0.1185 0.0186 74.14一般
油漆 0.2010 0.2413 0.3180 0.2146 0.0250 71.71一般
平均 0.2746 0.2489 0.3428 0.1248 0.0088 76.18较好
(7~12月) 模糊评价值 综合得分 评语
放样号料 0.2095 0.3205 0.3730 0.0391 0.0000 73.48一般
组焊 0.5481 0.2743 0.1549 0.0228 0.0000 86.29较好
校正安装 0.2216 0.3467 0.3497 0.0820 0.0000 77.36较好
喷沙除锈 0.2318 0.2434 0.4364 0.0985 0.0002 76.49较好
油漆 0.1989 0.2331 0.4612 0.0818 0.0250 73.85一般
平均 0.2820 0.2836 0.3550 0.0648 0.0050 77.49较好
图1 基于广义BCG矩阵模型的现场管理执行力评价结果
3.致因分析
分析两个阶段各模块和子模块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具体数值结果略),不难发现现场管理执行力差距的原因所在。首先是执行效果,即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差距明显。除组焊车间外,其余几个车间评价结果均为一般,甚至出现较差的情况。不过,由于产值计划是由总公司直接制定的,并且总公司还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调整,往往各生产部门不能左右。其次,成本控制方面(属于执行过程评价模块)造成的劣势。以油漆车间为例,两个阶段的综合得分只有54.25和56.37,属于较差。不过,这一点只是一个特例,这一原因在其他几个车间并不明显成立。最后,在人与组织模块中的管理者子模块和组织及管理子模块也存不小差距,特别是管理者子模块。评价结果显示,如果某车间在此两项评分为一般的,那么其最终综合评价结果均不理想。上述原因也暗示了提升现场管理执行力措施的着力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