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内科 甘肃平凉 74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抛硬币单复数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6min步行距离实验,均治疗后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慢性心力衰竭;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052-02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心脏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与心脏病病史的人群。研究表明,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与风心病均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1]。心力衰竭会增加患者痛苦。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精疲力尽、下肢水肿等。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不仅仅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2]。本文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抛硬币单复数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8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50~76岁,平均年龄为(63.8±4.3)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为(5.6±2.1)年。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49~76岁,平均年龄为(62.9±4.2)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6.1±1.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方法治疗,即患者使用ACE抑制剂、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与此同时还需联合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强心苷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该组患者选择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为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患者每天服用一次,每次20mg。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min步行实验。
心功能分级:Ⅰ级,日常生活中无心力衰竭现象;Ⅱ级,日常生活中偶尔发生心力衰竭现象,如呼吸困难与乏力;Ⅲ级,患者日常生活时常出现心力衰竭,或休息时也初心心力衰竭。两组患者均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6min步行实验,距离30m,坐好标识,依据患者步行方式确定,实验结束后统计进行,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活动实施期间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形成的各类数据。通过均数±和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同时经t和χ2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效率,P<0.05,表明两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对比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对比[n(%)]
2.2 两组左心射血分数与6min步行实验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与6min步行实验并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6.5±2.5)%和(318±20)m,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7.1±3.1)%和(317±19)m,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与6min步行实验均改善,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6.8±2.4)%和(430±22)m,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8.8±2.3)%和(324±18)m,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症,通常属于心脏病的晚期阶段,临床治疗难度相对较大[3]。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缓解心力衰竭发展具有明显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患者长时间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冠心病产生的心肌梗死可能性,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现象,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有利于患者心脏功能改善。在临床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多项优势[4]。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与心肌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能够降低钙离子的含量影响心脏功能。他汀类药物能够将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对心肌细胞功能形成保护。因此,他汀类药物在保护心肌细胞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他汀类药物能够激活骨髓干细胞,有效促进侧支循环,有利于心肌细胞再生,强化心肌收缩力,有效改善左心室射血分[5]。他汀类药物在强化心肌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另外,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机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含量,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能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改善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促进纤维化消退,改善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与舒张能力,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他汀类药物还可有效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抑制炎性因子,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调节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恢复紊乱自主神经,并且他汀类药物可至炎性因子释放,改善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改善缺血心肌氧自由,产生良好的抗氧化效果[6]。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临床常规药物,观察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基本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建淼,曹晓云,谭琴,等.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17(11):876.
[2]丁英花.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164-165.
[3]王俊锋.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48-48.
[4]刘瑞芬.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北方药学,2016,14(1):165-165.
[5]赵辰丹,黄杏婷.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8):1077-1078.
[6]史海锋.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137-138.
论文作者:贾思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类药物论文; 效果论文; 心肌论文; 功能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