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马克思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思想的发展_恩格斯论文

恩格斯对马克思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思想的发展_恩格斯论文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俄国论文,马克思论文,发展道路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4)09-0021-03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革命思想中,俄国问题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学者认为 恩格斯1875年《论俄国的社会问题》是首次研究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问题。笔者则认为 ,在关于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探索应以马克思为先导,马克思、恩格斯分 别从不同侧面探索了这一问题,之后,恩格斯又根据历史时代条件的改变而对这一思想 做出了新的发展。早在1872年,随着《资本论》俄文版在俄的出版发行,马克思就开始 通过与丹尼尔逊书信来往获得俄国的各种材料,在继续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时 ,特别注重研究俄国的土地关系和俄国问题。1875年马克思阅读特卡乔夫给恩格斯的公 开信后,将自己的意见寄给恩格斯,并建议给予以回击。恩格斯的“流亡者文献”中的 第五篇就构成了《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

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马克思批评了民粹主义的错误理解和自由派的资本主义 宿命论思想,但马克思并没有表示实质性的看法,而仅仅是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马克思指出不能将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 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1]并认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 ,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 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2]这表明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宿命论,强调了各民族要视 不同的历史环境而选择适合自己民族的发展道路的思想。在俄国公社的命运问题上,他 指出“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肯定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 没有提供否定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 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 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3]这表明,马克思认为俄国公社只要具备了正常发展的 条件,是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灾难性波折而成为俄国社会复兴的因 素。他指出,俄国公社具有很多独特的历史条件,比如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存在而不 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条件,比如公社保存的公共占 有土地的公有制因素等。但他同时也指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俄国公社正处在逐步 危险的境地,其一俄国公社具有的二重属性,一方面能赋予它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也 能成为其解体的根源,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4];其二1861年俄国 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原有的农村公社正常发展的条件日益遭到破坏。因此,马 克思关于俄国公社能否会成为俄国社会发展新的生长点的思考是非常慎重的,并且未曾 给出过任何结论性的回答。他认为,俄国农村公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处在一种极不 正常的发展条件下,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所需条件,而要能发展,首先必须生存。所以 他提出“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 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 地变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变为使俄国比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 的因素”。[5]

马克思这些观点更为明白地体现在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版第二版序言 中。他们认为,1882年的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同时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 ,对俄国公社“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 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6]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 是:“目前惟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 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7]

如果说马克思关于俄国革命和发展道路的思想揭示了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可以 抓住历史机遇谋求发展这一思想意义以及俄国公社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新起点的话,恩 格斯则更侧重于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动态的历史现实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的这一思 想。

(一)恩格斯侧重于通过民粹派幼稚的空想思想的批判来分析俄国公社命运和俄国的社 会发展问题。

在1875年《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中,恩格斯批评了特卡乔夫所谓俄国公社的农民是天 生的共产主义者,俄国革命比西欧革命更容易,通过劳动组合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等等极其幼稚的观点。他指出,劳动组合是俄国一种很好的协作形式,但并不源于斯拉 夫民族,且是一种自发产生的很不发达的合作形式,这种形式在俄国占有优势虽然表明 了俄国人民有强烈的劳动联合愿望,但并不表明有愿望就可直接跳到社会主义制度,劳 动组合若不发展,则一旦同大工业发生冲突就必然要灭亡。他还指出,俄国公社所有制 与共产主义公有制只有一个共同点,即生产资料由一定的集团共同所有和共同使用,但 这不足以证明公社制能自发地发展成为共产主义公有制。并指出这种公社的特点和命运 :公社的土地所有制在一切印欧人的低级发展阶段上都可见,且这种公社制在社会发展 到一定阶段上,变成了农业生产的桎梏和障碍而逐渐被消除,它之所以在俄国保存至今 ,只证明了俄国农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关系还处于很不发的状态。他认为 “各个公社相互间这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在全国造成虽然相同但绝非共同的利益,这就 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8]这正是使得沙皇专制得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长 期处于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农民并非本能的革命者,相反,他们视沙皇为人间的上帝,直 到赎买以来处于极度贫困的地位才促使其革命。因此,恩格斯认为,随着俄国向资本主 义的继续发展,公社公有制将逐渐被消灭;同时俄国公社本身的特殊性造成了公社成员 财富上的不平等,以及当时的赎买徭役也给俄公社制以最严重的打击,这些因素都促成 了公社的解体。

(二)恩格斯在继承马克思的俄国公社有可能成为俄国社会发展新的生长点的观点的基 础上,侧重于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分析,着重分析了过渡的条件和困难。尤其在后期, 他更是从资本主义在俄国的迅速发展以及俄国公社趋于解体这一现实来思索俄国革命和 社会发展道路问题。

恩格斯指出:“要处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社会来解决只是处在高得多的发展阶段 的社会才产生了的和才能产生的问题和冲突,这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的。在商品生产和单 个交换以前出现的一切形式的民族公社同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 定的东西即生产资料由一定的集团共同所有和共同使用。但是单单这一个共同特性并不 会使较低的社会形式能够从自己本身产生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 的最独特的最后的产物。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它自己的,从它本身产生的 问题;如果要去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的问题,那是十分荒谬的。”[9]正是 基于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恩格斯先后在1875年和1894年都表达过这样一种思 想,即俄国公社要获得发展,必须有来自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带来的物质支持、技 术管理思想和榜样效应。1875年他指出俄国的公社所有制,“也不可否认有可能……转 变为高级形式,只要它能够保留到条件已成熟到可以这样做的时候,……然而这只有在 下述情况下才会发生,即西欧在这种公社所有制彻底解体以前就胜利地完成无产阶级革 命并给俄国农民提供实现这种过渡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提供在整个农业制度中实行必须 与此相联系的变革所必需的物质条件;”[10]西欧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以及与之 俱来的以社会管理的生产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是俄国公社上升到同样阶段所必需的先 决条件。”[11]他指出,“与俄国农民公社并肩存在的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正在濒临于崩 溃的时刻,而且在这一时刻它本身显示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中将 有计划地使用作为社会财产的生产资料——单单这一事实,并不赋予俄国公社一种能够 使它把自己发展成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的力量。在资本主义本身完成这一革命以前,”公 社是不能“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和社会工具而掌握起来”的,而 且当时的俄国公社已经把公有的土地分配给农户分散耕种,更不可能在“公有制的原则 上管理大工业”了。[12]恩格斯指出在俄国了解西欧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矛盾的几千人并 不生活在公社里,也即真正作为俄国社会主体的有两部分人,一类是广大的俄国农民, 一类是崇拜资本主义的“社会新栋梁”,这两者都不可能促进在公有制原则上管理现代 大工业。因而恩格斯认为俄国已经“越来越快地转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很大一部分农 民越来越快地无产阶级化,旧的共产主义公社也越来越快地崩溃”。[13]此时,即使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成功,俄国公社也已经不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 的起点。那么如何才能挽救公社呢?恩格斯认为,“这种公社是否还能得到挽救,以致 在一定时刻,像马克思和我在1882年所希望的那样,它能够同西欧的转变相配合而成为 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这个问题我不能予以回答。但是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要想保全 这个残存的公社,就必须首先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必须在俄国进行革命。”[14]如果俄 国发生革命,这“会给西方的工人运动以新的推动,为它创造新的更好的斗争条件,从 而加速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胜利,没有这种胜利,目前的俄国无论从公社那里还是从资 本主义那里,都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的改造”。[15]

可见,恩格斯在探索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更侧重于对俄国社会历史条件 的动态分析来探索俄国社会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基于一种理想的设想来探求其发展道 路。

(三)恩格斯将马克思关于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推广到了落后国家,为落后 国家缩短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恩格斯对马克思关于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还突出表现在他将这一思想 与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强调了这一思想对于落后国家的意义。他指出,“然 而,不仅可能而且无庸置疑的是,当西欧各国人民的无产阶级胜利以后和生产资料转归 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而仍然保留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 可以利用公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 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并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 争。”“这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同 时,他仍强调,“不可少的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的故乡和在它兴盛的国家里 被克服”,并为落后国家树立如何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 的榜样,落后国家才开始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他还指出,“比较起来,这在俄国将最 容易做到,因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本地居民吸取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精神,因而在革 命时期这个国家可以几乎与西方同时完成社会的改造”。[16]

笔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上形成了许多可贵 的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马克思的关于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选择适合本民族发展道路的思想。马克 思多次指出,不能由《资本论》所剖析的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来得出“一切民 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终达到在保证社会 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地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17]这一 点已经为后来的不同民族选择适合本民族发展道路的实践所证实。

2.恩格斯在探索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中更侧重于强调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各种 历史条件,并十分重视根据历史现实的变化来动态地分析问题。他还将对俄国革命和社 会发展道路的探索经验推广到了一切落后国家,因而使这一思想更具有世界意义。比如 他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新形式,必须有特定的条件——西欧无产阶级革 命,强调了“这个革命会给俄国农民提供实现这种过渡的必要条件,……提供……必需 的物质条件”[18]的思想。虽然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并未能实现,而俄国革命却率先建立 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但这种历史发展的最后结果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恩格斯思想 中可贵之处是根据现实提供了一种逻辑的分析方法。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也表明,尽管 我们缩短或越过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这一阶段,但在社会物质条件匮乏,生产力的发展 低下的条件下,是建设不好社会主义的。

标签:;  ;  ;  ;  ;  

恩格斯对马克思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思想的发展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