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成语在近代的发展_读书论文

“圣经”与成语在近代的发展_读书论文

近古注家和成语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语论文,近古注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讨论唐以后近古注家在成语发展中所起的中环作用。他们通过对古籍的注释疏解,在注文中产生成语语形,或是提供构成成语的基础材料,经由后人锤炼而成成语。本文提出了注家造成成语语形的方式和所提供的基础材料的类型,同时提出了直接语源和间接语源的问题。可以肯定,这些注家对成语发展是有贡献的,这也显示了汉语成语发展的多姿多彩。

关键词 汉语 近代汉语 成语 注家

在汉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汉语成语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成为今人习用的丰富多采的成语。形成成语发展的因素很多,情况复杂。本文讨论唐以后近古注家对汉语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唐宋承汉,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著家,诸如孔颖达、颜师古、陆德明、李善、贾公彦、邢昺、朱熹、洪兴祖等等,直至清儒注家,他们为教授、传承、弘扬古代经籍,纷纷为之作注。一般说来,他们是用当时的语言去注疏古书的,是为了让当代人读懂古代经籍。他们的注疏,对成语的发展,主要是促使成语的形成,起到一个“中环作用”,即把古代经籍文句,以注疏释出,从而产生成语的定形形式,或者是非定形的成语雏形或雏形材料,再经后人锤炼,使之成为成语。这里从“定形的”和“非定形的”两个方面来讨论,探索注家定形的方式、非定形的状况以及如何使之成为定形的成语的。

一、“定形的”成语

所谓“定形的”成语,指在注疏材料中,出现成语的定形形式,即开始“成形”的成语。这样的“成语”可称之为“婴幼儿”成语,表明只是“诞生”了,而没有“成熟”。达到成熟,还要一段时间。注家使之“成形”的方式主要有直解、申发、导引、剪辑四种。

(一)直解

注家对原句或原句中的个别词语直接对释中,产生成语的定形形式,再经他人作意义上的锤炼而形成成语。例如:

(1)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礼记·中庸》:“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宋朱熹注:“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惶恐不安——《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例(1)是在解释“君子以人治人”的含义时,在直接对释中产生的成语“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经后人锤炼,产生特定含义:表示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来对付他本人。这一条成语便真正形成。例(2)是对原句中一个词语“正营”的对释而产生“惶恐不安”这条成语形,经锤炼语义,在元明时广泛使用,表示惊慌害怕,极其不安。

(二)申发

注家在阐释疏解原文时,在注文中,通过发挥、引申而产生“成语”形式,再由后人锤炼语义而形成人们习用的成语。例如:

(3)年富力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是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知我之今日乎?”

(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朱熹注:“曾子以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例(3)是阐发孔子所云后生为何可畏,引出“年富力强”,表述后生可畏的原因。经锤炼语义,表示年纪轻而且精力旺盛。例(4)是在疏解原文时由注家发挥的,言“省吾身”的目的,引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锤炼语义后,表示对别人所提的批评意见,如果情况属实,就虚心接受并改正;如果情况有出入或不符合事实,就警惕今后不犯这类错误。这两条成语在明清时已被人们使用,也是现代人常用不衰的。

(三)导引

注家解说原文时,在叙述或评说的文字中牵带出“成语”语形,而不是对原文直解或申发产生的。这样导引出来的成语形式,同样经后人锤炼,而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成语。例如:

(5)必由之路——《孟子·告子上》:“义,人路也。”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6)通力合作——《论语·颜渊》:“盍彻乎?”朱熹注:“周制,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谓之彻。”

例(5)是对孟子原文的解说时,在阐释的文字中牵带出来“必由之路”的,也表述了作者对原文的见解。经锤炼后,表示必须经过的道路或地方。可用于具体的事物,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例(6)是在解释“彻”时牵带出“通力合作”,“通力合作”不是对“彻”的解释,“彻”指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通力合作”经锤炼,表示全力协作,一同来作。以上两条成语在明清时使用开来直至今日。

有时对原文直接作评注语时出现“成语”,它在评注语中往往带有点睛的意味。例如:

(7)对症下药——朱熹《朱子语类·四二·论语·二三》:“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症)下药。”

这是用“对症下药”作比来说明事理,是对“克己复礼”评注的部分内容。在宋元时期就使用开来,一直沿习至今。

(四)剪辑

注家对原句诠释时,先从原句中跳跃地摘取几个要义“义点”。辑录成一个新的语言片断(通常是四字),再来给予解释,这个“语言片断”便是定形的“成语”形式。经语义锤炼之后形成成语。例如:

(8)春树暮云——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清仇兆鳌注:“公居渭北,白在江东,春树暮云,即景寓情,不言怀而怀在其中。”

例(8)剪取了两个镜头“春(天)树”和“暮云”,表示杜甫在渭北看到的是春树,李白在江南看到的是暮云,触景生情,更加思念。剪辑后,似乎成了一个镜头,成了暮云衬托着春树,一派黄昏春景。其语义却是表示思念远方的友人。这是经锤炼而形成的特定含义。

近古注家在他们的注文中,通过对原文直解、申发、导引、剪辑等方式,为成语的发展提供了语形和“成语”的最初语义或基础语义,使后人继续锤炼而成为人们相沿习用的具备正式资格的成语。它们的注文成为成语的直接语源,而原文则是成语的间接语源。(“剪辑”除外。)没有原文也就没有注文,也就没有直接语源。原文重要,因为它是“源”。注文重要,因为没有注文就没有这些成语的产生。中古注家对成语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二、“非定形的”成语

“非定形的”成语,指注疏材料中的成语雏形,或是散在注疏文句中组成这条成语的几个字(语素),或是一条成语的部分语素。这些构成成语的基础材料,统称为成语的雏形材料。它们经后人锤炼而凝成成语。注家提供的非定形的成语雏形材料大体有五种类型:散素型,换素型,朴素型,拼合型,化意型。后人据此材料加工、锤炼,使之形成成语。

(一)散素型

注文中已出现了该成语的全部语素,散布于注文之中,由后人将其分散的语素联结起来,加以锤炼,凝成成语。例如:

(9)精益求精——《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0)九死一生——屈原《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唐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例(9),成语“精益求精”的雏形材料由注家提供,是释《诗》而申发出来的,经长期锤炼,形成成语。最早用例见于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不过这时还处在“引用”阶段(王夫之《宋论·太宗》:“精而益求其精”),到清代才定形(清陈森《品花宝鉴》:“子玉则钩深索隐,精益求精”。)。例(10)“九死一生”的雏形出现在唐代刘良的注文中,宋代定形(宋真德秀《再守泉州劝谕文》:“父母生儿……九死一生。”)。在定形之前的汉唐时期,还出现了“十死一生”(《汉书·外戚传》)、“百死一生”(《北史·杜弼传》)、“万死一生”(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唐独狐及《为杭州李使君论李藏用守杭州功表》),唐代是这组同义成语交替使用的时期,经过历史的选择,定形于“九死一生”。注家对成语发展的“萌芽作用”是不可小估的。

(二)换素型

原文已出现成语的雏形,注家在疏解时,对其中个别字(语素)作了解释,为更换成语语素提供了新的材料或明确的意义,后人据此更换语素,经锤炼而形成成语。例如:

(11)大相径庭——《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清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大有,谓相远之甚。”

(12)剥床及肤——《周易·剥》:“剥床以肤,凶。”唐孔颖达疏:“剥床已尽,乃至人之肤,体物皆失,身所以凶也。”

例(11)抽出“有”换上“相”,成为定型成语。例(12)按释文“乃至”义的近义词“及”换“以”而锤炼成成语(宋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唐代注家为宋人抽换语素,在语义上起了一个导引作用。

(三)补素型

原句已出现成语的雏形,但成为成语尚缺个别语素(一般是四言成语中缺一个语素),注家在注解原文时,提出了补充语素(字)的意见,由后人据此补上,有时伴有换素或调整,再经锤炼而形成成语。例如:

(13)恶贯满盈——《尚书·泰誓上》:“商罪满盈,一命诛之。”孔颖达疏:“纣之为恶,如物在绳索之贯,一以贯之,其恶贯已满矣。”

(14)拔茅连茹——《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三国魏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孔颖达疏:“以其汇者,汇,类也,以类相从。”

例(13),注文为补上“满”,也为抽换“罪”提供了材料。唐承汉,孔颖达的解释实际上是对汉代孔安国的解释(未引出)的一个复述式补充说明,当然讲得更清楚些。例(14),对前人已讲得很清楚的,孔颖达不再重复,而只作补充。注释的文字为补上一个“连”字提供了语义基础。据注文,“茹”、“连”都含有“相牵引”、“(以类)相从”之义,可见加进“连”是以“冗余”信息之语素来满足四字格成语结构与意义上的需求的。补素的情况比较复杂。还有,所补的不止一个语素,通过注家,将原文中的词语补足而成“成语”。例如:

(15)经纶天下——《周易·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

(四)拼合型

注家在注释原文中的词语时,释语与被释语往往是同义近义关系,后人从二者之中分别取其词语,将二者拼合起来,前后同义相连,构成成语。例如:

(16)扬扬得意——《荀子·儒效》:“则扬扬如也。”唐杨倞注:“扬扬,得意之貌。”

(17)颠沛流离——《论语·里仁》:“颠沛必于是。”朱熹注:“颠沛,倾覆流离之际。”

以上两例,从释语和被释语之间分别选取词儿作为成语语素,拼合之后,经锤炼而形成成语。这里的注文为成语的拼合形成创造了条件。

(五)化意型

注家对原文的疏解阐释,对形成成语的语形材料不十分鲜明突出,却具备了构成成语的语义材料,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对注文所述其意义具有点化的特征。注家所提供的是“化意”为成语的语料。例如:

(18)如蚁慕膻——《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唐成玄英疏:“夫羊肉膻腥,无心慕蚁,蚁闻而归之。舜有仁行,不慕百姓,百姓悦之。故羊肉比舜,蚁况百姓。”

(19)出神入化——《周易·系辞下》:“精义之神,以致用也……穷神如化,德之盛也。”孔颖达疏:“言圣人用精粹微妙之义入于神化。”

例(18),据注文阐释的语义内容和揭示的“比”、“况”义,概括成“如蚁慕膻”,在语义锤炼的过程中,色彩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语源和注文看,含有褒义。唐五代时概括成“众蚁慕膻”(如:后蜀何光远《陪臣谏》:“天下人心,咸归我主,若群流赴海,众蚁慕膻。”),这时仍含有褒义。同在唐五代,有见于用作贬义的,概括为“群蚁附膻”(如:唐卢坦《与李渤拾遗书》:“大凡今之人奔分寸之禄,走丝毫之利,如群蚁之附膻,聚蛾之投嚼火,取不为丑,贪不避死,得以为荣,失以为辱。”)。到宋代定形为“如蚁慕膻”(宋刘克庄《叶寺丞墓志铭》:“士趋其门,如蚁慕膻。”)。这时,这条成语基本上属中性,有时略带贬义。用来比喻竞相趋附于所仰慕的人或所热中的事物(《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发展到现在则成为一条贬义成语了。其含义是: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也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现代汉语词典》)。例(19),由注家提供的语义材料到明代概括成“超神入化”(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穷精阐微,超神入化。”)。到清代定形为“出神入化”(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是放翁于草书之力,几于出神入化。”)。其语义则形容技艺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这都是根据注家提供的语料经后人锤炼点化而成的。

上述“非定形的”成语雏形和雏形材料,在注文中的几种情况,是从成语的语形(字面形式和结构形式)方面,即把注文作为基础材料如何使之成为定形成语的角度来讨论的。这有点像第一部分把“原文”经注家之手通过“注文”形成成语形式。而这部分形成成语的不是注家,注家只提供形成成语的素材,由他人形成成语。这些“素材”更像语源,这种“语源”自然也如同上一部分所讲的直接语源,但比上一部分复杂得多。上一部分,间接语源和直接语源之间一般没有字面上的直接联系(除“剪辑”外),如“正营—惶恐不安”、“可畏—年富力强”、“彻—通力合作”等。这一部分,间接语源和直接语源的关系,大体有:

(一)分离主要表现在字面上没直接联系,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精而益求其精”。

(二)连贯 主要表现在:1.雏形定形连贯,如“九死无一生—九死一生”。2.原形换素连贯,如“大有径庭—大相径庭”。3.雏形补素连贯,如“拔茅茹—拔茅连茹”。4.语义成形连贯,如“化意型”例即是。这四小类中,前三小类是就字面连贯而言的,它们的注文对原文所提供的成语语素,大部分或全部保留,只是注文的表述方式不同罢了。第四小类从语义上看,不存在间接语源和直接语源的问题。

(三)融合 这是把原文和注文对原文解释的有关部分联结在一起,融合为成语,如:“扬扬,得意之貌—扬扬得意”。这就把间接语源和直接语源合而为一了。这些情况都表明注家在成语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一)本文讨论成语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一个问题,重在讨论它们形成的一个因素,即近古注家在其间所起的作用。从全文来看,侧重讨论成语的语形,当然要涉及语义。文章第一部分讨论“定形的”成语形式,是从注家的释文中归纳造成定形的“成语”的方式,即:直解、申发、导引、剪辑。再由他人进行语义锤炼,从而形成“名符其实”的成语。第二部分讨论“非定形的”成语的雏形材料,是从注家的释文中归纳出构成成语的基础材料的类型,即:散素型、换素型、补素型、拼合型、化意型。由他人根据注家提供的材料进行锤炼,形成成语。

(二)汉语成语约有70%来源于秦汉以前,这些上古经籍原文有的已形成成语,有的未形成成语,注家通过注文使之形成“成语”。如果从原文中生发出新的“成语”,或者提供构成成语的雏形材料,为后人制作成语创造条件。这就给这些成语造成了两个语源:由原文显示出的间接语源和由注文表现出的直接语源,它们之间的种种关系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

(三)唐宋时期,注家蜂起,并承两汉乃至南北朝,使其经籍注疏具有继承性和一贯性。这使得成语的发展具有历史根基,显示出成语发展的语义线索和语形演化的脉络。本文只是讨论近古注家的注文,唐以前的注家,偶有涉及。如果把上古、中古、近古、近现代的同一成语的演化材料,包括原文、注文、始见例等等,串联起来,其历史发展和传承性显而易见,而注家在其中所起的“中环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显示。

收稿日期:1994年12月30日

标签:;  ;  ;  ;  

“圣经”与成语在近代的发展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