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8医院普外科)
摘要:目的 探究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抽选我科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其中2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 96.4%;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其中2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及不适症状,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围术期护理措施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diseases of mesentericischemia)通常由肠系膜血管急性循环障碍引起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又称为血运性肠梗阻。患者常伴发严重器质性疾病,容易误诊,若发生广泛肠坏死往往预后不良[1]。现抽选我科收治的56例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6~57岁,平均年龄(46.5±2.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5.2±2.4)岁。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的腹部绞痛、呕吐血性液体、腹泻暗红色血便、腹肌紧张。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措施
1.2.1.1病情观察与护理
(1)观察并记录患者腹部体征及粪便情况。
(2)消瘦患者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并加强护理。
(3)大量呕吐患者注意对出入量和电解质的观察。
(4)出血患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尿量和使用止血药的效果。
(5)肠管坏死穿孔患者按急性腹膜炎进行护理。
1.2.1.2营养支持
(1)根据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食物。
(2)患者病变肠管血运障碍,应禁食,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及其他营养。
1.2.1.3心理护理
(1)向患者解释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手术方式、注意事项。
(2)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3)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4)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5)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1.2.1.4术前常规准备
(1)术前行抗生素皮试,术晨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
(2)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B超、出凝血试验等。
(3)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4)术晨备皮:范围为上至双乳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2]。
(5)术晨建立静脉通道。
(6)术晨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
(7)麻醉后置尿管。
1.2.2术后护理措施
1.2.2.1常规护理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与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
(3)各管道观察与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术后第l日可拔除尿管,拔管后注意关注患者自行排尿情况[3]。
(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对有镇痛泵(PCA)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5)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雾化、患者清洁等工作。
1.2.2.2体位与活动
(1)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低半卧位。
(3)术后第1日:半卧位为主,增加床上运动,可在搀扶下适当下床沿床边活动。
(4)术后第2日:半卧位为主,可在搀扶下适当屋内活动。
(5)术后第3日起:适当增加活动度。
1.2.2.3饮食护理
患者病情稳定,在后期治疗中可由肠外营养逐渐开始肠内营养。患者耐受时还可以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经口营养。尤其在肠康复治疗方面,遵循流质饮食膳食逐步过渡,少食多餐原则;若出现腹胀呕吐应停止进食,通知医生。
1.2.2.4健康指导
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应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术后根据病情有多种形式的营养方式,给予相关的知识指导及宣教。静脉导管应定期维护,保持通畅,避免脱出,保证静脉营养支持。
2观察指标与结果
2.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因血管阻塞部位、性质、起病急缓而各有不同,往往有心脏病史,以冠心病史和心房颤动史常见。早期即有突发剧烈的腹部绞痛,伴消化道症状:呕吐血性液体、腹泻暗红色血便;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渐趋明显,肠坏死后患者可很快出现休克[4]。
本研究中两组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其中2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 96.4%;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其中2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及不适症状,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鲍春香.浅析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81-82.
[2]徐明丽,汪磊,徐明杰.浅谈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5,(9).
[3]张淑华,张艳惠,李庆华.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9).
[4]刘文慧,杨华,赵霞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3,(2).
论文作者:李金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肠系膜论文; 血管论文; 性疾病论文; 满意度论文; 术后论文; 营养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