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级电大发展走向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大论文,省级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00(2009)05-0015-05
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自1979年起,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同国家行政体系基本一致的巨型远程教育系统。省级电大作为这个巨型远程教育系统的第二层级,始终是系统发展和改革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推动区域电大教育系统建设,整合地方教育资源,组织远程教学和管理,控制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核心和枢纽的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的大规模整合,省级电大作为电大系统历史上最稳定的层级,也面临着新的波动和变化。如何从这些波动和变化中来分析省级电大未来发展的走向,对于整个中国电大教育系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省级电大的基本现状
中国电大教育系统创立之初,省级电大是典型的管理机构,负责全省电大的教学指导、文本、音像教材提供、广播电视教学信号传输、日常教务管理,从功能意义上讲,此时的省级电大既是中央电大的区域教育管理中心,也是地方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机关,远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986年电大开始举办普专班之后,部分省级电大逐步探索小规模的实体办学,这种实体办学,一开始是带有试验、示范性质的,但实体办学必然推动着校园校舍、固定资产、师资队伍的扩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高校扩招启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也同时启动。这内外两种变革都对省级电大的运行轨迹起到了巨大的牵引作用。以往的研究和论述中,我们过多地看到了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对全国电大系统包括省级电大自身的牵引作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高校扩招、地方高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对电大特别是省级电大发展的影响和牵制。我们拿出1999年和2005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趋势。
1.开放教育给各省级电大办学规模带来的变化。这里的成人教育学生1999年的数据包含注册视听生和开放教育,由于数据不全,均不含成人招生。从饼图可以看出,开放教育给省级电大带来的在校生数量的变化是巨大的,特别是校本部,这种变化是普遍的。饼图也显示出,在整体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省级电大自身办学在全省电大所占的比重也提升了近一倍。
2005年省校本部与其他电大成人学生比较
2.普专班在同一时期内的变化。在同一时期,普专生的规模大幅度缩减,但省级电大校本部却显示出两种对立的趋势,近一半的学校普专生和整体趋势一致,大幅度缩减,另一半却正好与整体缩减的趋势相反,大幅度增加。饼图显示,1999年,省级电大校本部的普专招生仅占全省的18%,这个比例到了2005年就增长到了33%。在开放教育大发展的这个时期,部分省份普专生明显向省级电大收缩。
3.专职教师队伍的变化。从专职教师队伍的变化来看,增长的绝对数和增长幅度较大的学校有宁夏、江西、武汉、湖南、江苏、重庆、贵州、上海、四川、陕西等。这种增长明显与学校的转型有关。
各省电大成人教育学生对比图
省级电大(本部)成人学生对比图
4.校舍面积的变化。校舍面积增长最快的省级电大是武汉、重庆、江西、江苏、黑龙江、宁夏、湖南、河南、厦门、山东等。这种增长同上述专职教师队伍的增长有很大的同步性。
二、问题与分析
1.省级电大的分化。我们把开放教育在校生、普专在校生(含高职)、校舍面积、专职教师队伍作为四个基本的观测点来看省级电大,两极分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我们拿出前11所学校和后11所学校进行四类数据的比较:
尽管这四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度并不很高,但也能从不同程度反映省级电大之间的分化。2005年普专班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本部)依次是云南、江苏、重庆、山东、陕西、贵州、青岛、南京、湖北、安徽、四川。开放教育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本部)依次是沈阳、宁波、辽宁、云南、深圳、哈尔滨、四川、南京、成都、大连、陕西。普专班的办学规模与校舍面积的相关度很大。显然,省电大的实体办学是以普专班为主的,而城市电大的实体办学是以开放教育为主的。由于各省、城市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我们还没有找出普专班办学和开放教育办学之间的相关性。
2.传统高等教育对省级电大的同化。据统计,目前加挂高职牌子的省级电大有重庆电大(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广东电大(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湖南电大(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武汉电大(武汉软件职业学院)、宁夏电大(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电大(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苏电大(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山东电大(山东文理职业学院)。此外,内设高职学院举办高职教育的省级电大有3所:黑龙江电大内设商务科技学院举办高职教育;贵州电大内设高职学院;哈尔滨电大内设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不能把加挂高职牌子的学校整体看成是传统高等教育对省级电大的同化,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同化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部分县级电大、市级电大与传统学校合并,到本世纪蔓延到省级电大转轨高职,这种向传统教育回归的趋势一直都存在着。回归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但更直接的原因是同传统教育相比,远程教育还很弱小,这种弱小,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观念、体制、文化和特色上。
各省电大普专班学生对比图
省级电大(本部)普专班学生对比图
各省电大专职教师对比图
3.省级电大系统功能的弱化。有的研究者认为“省级电大在发展了20多年后,几乎丧失了独立的高等学历教育的所有办学权,省级电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中央电大的校外支持服务中心,而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高等学校。当省级电大作为一所独立的高等学校的独立办学权被剥夺后,省级电大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蒋立文、经贵宝,2006)。实质上,省级电大从来都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高等学校”,以往“高等学历教育独立的招生、办学、颁发证书的权利”仅仅是一种行政和系统的授权与分工。但是应该看到,这种授权和分工被中央电大收回之后,省级电大的管理职能明显弱化。
同时,由于半数以上的县级电大、市级电大被合并,特别是市级电大合并到地方高校之后,省级电大依靠传统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的能力明显减弱。早期依靠政府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办电大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返了。
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在促使着管理的变革,电大依赖于系统办学,但是传统的五级办学在新媒体、新技术、新物流的条件下甚至会成为发展的障碍。任何不作为而失去核心竞争力的一层都会面临着被扁平化的现实可能。
省级电大(本部)专职教师对比图
各省电大校舍面积对比图
省级电大(本部)校舍面积对比图
2005年成人学生前后比较图
三、道路与选择
教育部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评估,展现了电大举办开放教育试点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这显然是客观的。试点在帮助中央电大重新回到远程教育的根本方向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省级电大为代表的地方电大来说,试点对于办学方向、现代化水平、远程教育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建设、办学规模也都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在办学方向上,试点并没有完全阻止住部分地方电大向传统高等教育靠拢的巨大惯性。2006年全国范围内停止招收普专生后,这种惯性表现为向高职的靠拢。省级电大在未来发展道路选择上依然困惑重重。但是应该看到,电大举办普专教育的历史使命已经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步实现而终结,举办普专教育是历史的需要,停办普专教育也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还没有理由相信远程教育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式。我们现在还只能说,部分电大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对于电大系统整体来说,既不是一种主动的试点,也不是整体发展的趋势,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急切需要。
省级电大是中国电大的中坚力量,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研究省级电大的发展道路既要放在电大系统的整体中看,也要放在远程教育发展的大局中看;既要尊重历史,更要面向未来。
1.正确定位。坚持四个面向,坚持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功能办学,学历与非学历并举,办学与服务并重。除了中心城市电大外,省级电大仍然要重心下移,这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电大的特色所在;既是老生常谈,也是形势所迫。省级电大需要一定规模的实体办学,但这种实体不应该是一种从面到点的收缩,放弃基层、忽视系统也就等于放弃自身特色和竞争力。
2.发挥优势。在管理上,要充分发挥省级电大的作用,有条件、有步骤地下放开放专科的办学权和发证权。在资源建设上,改变目前省开课重复建设的局面,建立健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行政机制和经济机制。专业权限下放后,鼓励自开特色专业,尝试纳入中央电大跨地区、全国性办学。
3.区域统筹。我们不赞成省级电大向传统校园努力,但是,应该肯定省级电大必须办成远程教育的实体。这种实体,是资源中心、教学中心、管理中心和研究中心。省级电大要探索在全省区域内一体化招生、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教育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减少办学环节,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4.深度服务。省级电大的存在和壮大是电大整体区别于高校网院的关键,失去省级电大这一层级,电大和网院就很容易趋同。这既是从战略高度上要重视省级电大发展的原因,也是省级电大要重视公共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策略。从全国电大系统的角度看,办学和服务能否统筹兼顾,共同推进,也应该放在整体战略的高度去认识。首先,没有办学就没有服务,办学是服务的前提。其次,真正的服务不是招生代理和考试代理,而是优势互补,部分课程的输出和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的有效支撑。如何提供这种深度服务,双方都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