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标准化规模化栽培技术_绒山羊论文

羊绒标准化规模化栽培技术_绒山羊论文

绒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养殖技术论文,规模论文,绒山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羊舍及运动场的建造

      羊舍建设通常要求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在我国北方地区,为保证绒山羊产绒和正常分娩产羔,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应该建造通风、保暖的圈舍。运动场要求地面平整,稍低于圈舍,面积要求是羊舍面积的2倍至3倍,以每只羊平均达到3平方米为最佳。运动场内可设置草架、料槽、水槽和盐槽。

      选择优秀种羊、调整羊群结构

      虽然绒山羊养殖具有风险低、收益高等特点,但是,如果选留的种羊品质不好、羊群结构不合理,则会造成羊群生产水平降低、体质下降、成本高、效益低。

      种公羊群以50只至60只为宜,个体产绒量在1公斤以上,一般公羊群应以80只至100只为宜,品质为特一级。特一级母羊的比例占到全场的35%至40%,在牧区以150只至200只为一群,其他母羊可以200只至250只为一群。

      同时,根据绒山羊产绒性能的高低分成若干群,每群为100只至150只,由固定的饲养员专门饲养。种羊群及生产母羊群分开饲养管理,从而达到最优化的群体组合,提高生产性能。一个群体可繁殖母羊应占80%,后备母羊占20%,便于每年的群体更新和淘汰。对羊群要统一编制耳号,做好记录。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一是羊群的饲养管理。种公羊在饲养上应做到饲料的多样性,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保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同时满足维生素、矿物质的需要。种公羊必须以舍饲为主并有适度的运动时间,以提高精子的活力,并防止过肥。

      供给充足的营养,可以促进母羊正常的发情、配种、受胎,产出健壮的羔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母羊自身的产绒量。

      加强羔羊饲养管理,使其获得丰富的营养,培育出健康无病的羔羊,以提高生产性能。羔羊出生后要尽快让其吃上初乳。为了实施早期断乳,在10日龄开始给羔羊进行补饲,羔羊代乳粉或自配羔羊乳料应该含有羔羊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和能量等。达到120日龄左右,体重达到15公斤以上的羔羊即可断奶、分群。羔羊分群后生长发育较快,该阶段日粮应以精料为主,多补饲一些优质干草和青绿多汁的饲料,使其体重迅速增加,体质健壮。

      二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绒山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减少种公羊的饲养头数,降低养殖成本,配种时在时间、空间上都有更大的自由,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配种时,公羊一次射精量为0.5毫升至1.5毫升,稀释后可给10只至15只发情母羊输精,种公、母羊可按照1:300至1:500的比例进行配种。

      三是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圈舍及运动场所要经常开展消毒工作,每周至少要消毒1次。羊群一定要按统一的免疫技术规程进行免疫,保证羊只的健康成长。每年春秋进行两次体内驱虫,两次体外药浴。

      制定本地区统一抓绒时间,应控制在发现山羊耳根后的绒毛开始脱落(顶绒)时开始抓绒。抓绒过早,绒毛不易梳掉,羊易患感冒;抓绒过迟,会造成羊绒损失和品质下降。对妊娠后期的母羊,抓绒时要十分小心,临产的母羊应在产羔后再抓绒。未抓干净的个体,可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二次抓绒。

      饲草料储备

      饲草按每只每天1.5千克准备,精料按每只每年60千克准备。饲草为青干草、青贮或农作物秸秆等。精料为根据羊只不同生理阶段及粗饲料情况配制的混合料。

      选择好抓绒工具,抓绒的前一天下午不进行放牧,也不喂饲,以防抓绒捆绑后影响其胃肠正常蠕动。将每天有“顶绒”(即颈部的羊绒脱离耳后一指左右)现象的羊选出,进行抓绒。抓绒前应将羊体上的粪污、柴棍、草子等杂物除掉,以保证羊绒质量。先用剪刀剪掉毛梢,再在羊身上喷洒些洗衣粉水,之后,按从前到后、从上至下的顺序抓绒。先用稀铁梳抓,后用密铁梳抓。抓绒时梳子要贴近皮肤,用力均匀。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绒毛自然脱落时间不一致,为保证抓绒完全,不造成损失,一般在第一次抓绒后相隔10天至15天再抓一次(但要注意不要拉压梳子,以免抓伤羊的皮肤)。抓下的羊绒稍加晾晒,水分即可蒸发。这样抓的绒杂质少、品质高。

      联系电话:0991-3662907

标签:;  ;  ;  ;  

羊绒标准化规模化栽培技术_绒山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