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革命与世界信息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信息革命的兴起与信息时代的来临
虽然人们对本世纪兴起的信息革命起始时间看法不同,但人们普遍认识到:我们面临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已经并仍将对人类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信息革命。
人们普遍认为:在本世纪中叶,由于以技术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技术进步不断发展,出现了数字电子技术,从而引发了一场信息革命(注:王可:《世界电信业发展趋势》,见《电子展望与决策》1997年第4 期。)。根据新熊彼特学派对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发展,我们可以认为这场信息革命起始于第四个经济长波启动的1948年(注:戴汝为等:《信息革命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见《光明日报》1994年2月23日。)。在这个长波中产生了以信息技术创新群及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产业群,出现了在数字化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融合。这使信息革命以这种融合体现在变革社会协作方式的推动力中,体现在生产单元、生产线和整个工厂的自动化中。它还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形式,体现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金融管理中,体现在用流通管理系统掌握物资流动情况,提高物资利用率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工作、生活与商务方式。可以说,因信息革命引发的信息技术创新与扩散、发展与融合,为人类提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新的途径与技术范示( 注:D.LindaGracia,Telecommunications,1996,9,43。 注:“范式”(Paradigm)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所使用的。他以此来指谓科学革命就是范式的转变,即以一种新范式取代旧范式。如同科学革命中的范式转变一样,政治和社会范式的转变也将产生一场变革。这正如人们早就指出的,从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 这种示范最终将建立于电象空间(Cyberspace )(注:Bichard Schroth and ChunRa Mui,Telewmmunications,1996,10,33。 Cyberspace:It is the conceptual landscape of informationdiscussion、groups、products、and services that anyone canaccess when they log onto an on-line information service.)上的新技术——经济范示(Technology-EconomyParadign)。 紧随而来的第五个长波也将受这一范示的主导,这意味着信息革命将在跨越第四和第五两个长波的百年过程中,相应地划分为两个阶段:(注:王可前引文,见《电子展望与决策》1997年第4期。)第一阶段(1948 -1992年)为新技术——经济范式形成期。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形成的信息产业的基础分为微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空间通信、移动通信、外部设备、多媒体、信息服务等,现在这些技术创新大多处在成熟阶段,从1993年起,联网商业化引发了战后最大的技术创新浪潮,推动信息革命进入了第二阶段(1993-2043年),即新技术——经济范示演替期。
信息革命的结果,使信息成为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对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这些影响与作用主要有:一是生产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生产领域广泛引入微电子技术,采用计算机进行生产和管理,劳动生产率显著地得以提高,使劳动消耗和生产资料耗用大幅度下降,生产面貌随之发生巨变;二是劳动力素质得以提高,信息革命的结果之一是形成了许多新兴领域与全新行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即必须具有现代科技知识,掌握一定技能的新型劳动力;三是促进了科技、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巨大进步,信息革命的发展伴随产生了许多新的科学分支、新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技、文化、教育等事业部门,要紧跟这一形势的发展需求,为信息革命提供人才、科研成果、理论依据及政策支撑;四是社会经济运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产业形成与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如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超过50%。
信息革命在诸多方面对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引导世界步入信息时代!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1 )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重要的资源,物质、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人类的生产活动通过能源的开采、运输和变换,作用于各种材料,使之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种种变化,成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能源与材料结合而创造价值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注入程度。在现代生产中,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使信息的投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替代材料和能源的投入,价值的增长可以通过知识和信息的投入而实现。通过使用更多的信息,使产品中的物质含量减少,而信息的含量则增大;(2)社会产业结构中, 信息产业日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由于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渗透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信息产业逐步在社会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3 )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庞大的信息队伍,信息工作者成为劳动力的主体。由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就业人口中从事信息生产、分配、流通、交换活动及其相关活动的信息工作者的人数迅速增长。在信息化社会中,劳动力的主体将是信息工作者,这是随着人类历史向智力型社会转变,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
二、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信息化
信息革命的兴起与信息时代的来临,在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显著变化的同时,对世界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之呈现出全球化、市场化、一体化与信息化的特征(注:韩世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见《经济体制改革》1996年第5期。)。
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就发生时间、波及范围、对世界经济各方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看,跨世纪世界经济的第一股洪流是全球化。英国社会经济学家莱斯利·斯克莱尔认为“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括通讯、旅游及生态的全球化为基本内容,而以文化及社会、政治影响为直接后果的一种社会变化趋势。它揭示的是全球不分贫富、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国界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状态。全球化的提出标志着地球上人类作为这个整体的相互依存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被视为全球化核心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在全球纵深发展后进入全面与成熟的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产生的。
2.世界经济的市场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越来越多分散在全球各国的国内市场、区域市场都先后与世界接轨,世界市场的范围与容量不断放大,结构层次不断增加与优化,分支体系越来越复杂,最后形成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全球市场体系即世界大市场的全过程。世界大市场在本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形成,目前世界市场的内涵及其分支体系极大地充实与丰富了,不仅包括种类繁多的世界商品市场,还包括迅速发展的国际资本流通、劳务、信息与世界科技市场。在未来发展中,这个体系在内涵与外延上还将不断发展、充实、巩固与提高。
3.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从广义讲,有微观和宏观两大层次,在微观上最初是指企业间通过卡特尔、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形式结合成新的经济联合体。在宏观上,广义指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经济部门相互间、同一国家或地区相同经济部门或不同经济部门间横向的与纵向的经济联合;狭义指同一洲内与洲际的不同国家与地区,为实现共同的经济与政治目的,通过相互签订条约或协定、制订共同的行动准则,甚至通过局部的国家主权让渡,建立起“超国家”的机构,实现经济上的联合。因此,一体化的实质是世界经济各个组成部分(国家、地区或经济组织)之间,日益相互开放、相互融合以及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
4.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使得信息变成比物质、能源更重要的的资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信息化水平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特别是美国政府于1993年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与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议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谋求在世界信息化进程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信息化发展议程,进一步促进了世界信息化的发展。
仔细分析一下这几个特征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我发现,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根本特征是信息化。这是因为:①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一体化得以形成的基础在于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及一体化形成需要先进的高速度、高容量的通讯手段、设备与网络及发达信息基础结构。随着本世纪中叶信息革命的兴起,伴随世界信息化的启动,一系列新技术,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感测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为全球化、市场化、一体创造了条件,它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全球化、市场化与一体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②世界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市场化与一体化的实现。信息化首先促进企业与企业集团间、区域集团与国家间,以及在经济上各部门与各地区的改革和开放,其次,国际信息网络将使全球结合为一个紧密的信息整体,作为战略资源的信息资源的获取、开发与利用更易于实现,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从美国开始日益风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以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缆为骨干的联系全世界的双向高速与大容量的电子数据传递系统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全球化、市场化与一体化的发展;③信息化成为各国综合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各自重要的发展战略,因此,世界各国在参与全球化、市场化、一体化的同时,更着重考虑加速信息化的进程,以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地位并发挥作用。发达国家希望通过信息化战略保持其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科技领先优势,进而在世界经济中继续占据领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依靠信息化战略,加快其经济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差距,从而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应有作用。因此,信息化的发展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将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通过信息化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与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问题的提出
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类型与特点
第二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为了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国家实施了许多类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注:王文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见《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如(1)依据国民经济系统开放程度分为: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2)依据战略目标选择分为: 传统的发展战略、 变通的发展战略、激进的自主发展战略;(3 )依据生产力布局分为:平衡增长战略、不平衡增长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4)依据投资方式分为:外延型发展战略、 内含型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型战略,等等。依据这些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进入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过程”,呈现出一种以“后发优势”为特征的赶超型经济。所谓“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后起国家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发展新兴产业,实行超越战略;②后起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相近的产业,跨越众多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发达的现状,给他们的未来发展作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但因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所示范内容的盲目攀比和急于求成,使这些后进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常出现以过高的预期值来代替切实可行值的趋向,结果产生了种种“洋冒进”式的超前效应。如舍弃农业的稳定发展而过度扩大工业,在工农业还没到适度发展时便片面加速第三产业仿效发达国家的高额消费模式,使得这类国家出现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间的严重失调。这也就是格申克龙曾表述过的落后国命题:“一个国家越是落后,人民消费压力就越是沉重。……一个国家越是落后,其农业在为工业发展拓展市场方面就越是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注:(美)格申克龙:《从历史观点看经济落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2年版,第353页。)我国做为发展中国家, 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建国以后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了诸如50年代的“学习苏联先进技术”、采取“赶美超英”等战略。这些战略共同特征均为“赶超”型战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据我国第二次工业普查统计显示,国有大中型企业核心技术装备大都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仅占12.7%,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9%(注:陈凡等:《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评述》,见《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5期。)。 缓慢的产业技术进化速度造成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投入、低效益、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最终采用效果差、产品结构单一等缺陷。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如汽车、半导体与银行服务业,我国的工业经济技术始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要弥补这样的差距仍需数十年的努力。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把握新的机遇。
纵观世界某些原本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历程,可以看出在一般的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包括科学技术实现“赶超”。现代工业经济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宏观与微观的管理经验和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模式,各自的利弊得失也显示出来。后进国家如能吸取那些已被证明是有效而且适合本国实际的经验,无疑会加快发展的速度,甚至得以赶超先进国家。然而,“后发优势”并非是自发性的,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作为实现的基础。比如当国际秩序所决定的利益结构向发达国家倾斜时,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和赶超努力就难以取得明显的成效。有关对发展中国家长期增长原因的分析,并不能证明贫穷国家生产率的增长高于发达国家,不论从全国或部门的水平来看都是这样;发展中国家并不会自动地从低收入的状态获得好处,相反它们必须加倍努力来掌握技术。(注:唐永胜:《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选择》,见《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3/4期。)面对世界信息化的迅猛潮流,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这是一次新的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可以凭借自己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跃式发展,提前(相对于工业化而言)进入信息化时代,并利用信息化来推动和改造工业化,甚至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模式。对于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尽快摆脱不发达状态,迅速发展生产力,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就是在实现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同时,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目前人们对于何为“后发优势”,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仍有不同见解(注:邬昆:《发挥后发优势与实现跨越式发展》,见《系统辩证学学报》1997 年第2期。)。
2.后发优势与信息化发展
后发优势理论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国际分工、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动态比较费用学说(注:陈淮漏:《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后发优势说”指出,后起国家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在同样的资金、资源、技术成本的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只要在国家的保护和扶持下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与先进国家在其传统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分工领域内实行赶超。格申克龙也通过对后起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提出“相对后进性”假说,即在初期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NP来测定)越低,其后来的经济增长率就越高(注:A.格申克龙:《经济后进性的历史解析》,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意味着该国的技术水平比其他先进国家落后,因此从先进国家引进技术的可能性就大。然而,迄今为止,成功地利用后发优势并取得实际成绩的也只有亚洲的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努力推行其工业化过程中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正如斯图尔特所指出的那样,比起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后进国家,二十世纪的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更大,且后进国家比以往更难以缩短其差距(注:(美)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有证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结构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可以说,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其工业化进程中面临后发优势逐步丧失的困境。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都试图以某种方式来打破这种不利局面,然而不仅收获甚微,而且在本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进程中普遍面临“后发优势”丧失及向“后发劣势”转换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市场存在着非均衡现象、非经济因素会对经济发展过程产生很大影响,如缺乏战略性考虑及一些政治性变动因素、政策体系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等。另一方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识到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在战略制订与发展过程中往往将技术与经济隔裂开来,存在着科技“边际化”问题(
注:Hyung Sup Choi.,Science Policy Mechanism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Developing Countrie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Change.Vol.33,1988,279—292.),即由于研究活动脱离生产、缺乏足够的将研究成果转化到工业应用领域的工程化能力所造成的R&D 效率低下。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一道迎来了世界范围内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在加快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范围的资源重新配置的同时,也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为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发展中国家利用其后发优势,可以在某些领域里的发展跃过低级阶段。如在信息技术领域内跃过某些过度性技术, 可以用光纤代替铜缆, 用内联网(Intranet)代替局域网/区域网,用光盘代替磁带等等。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经济信息化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装备,跳过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某些发展阶段,节约巨大的研究开发投资及宝贵的时间,发展信息经济,在较短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因此,信息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信息通信革命的迅速进展及全球信息网络的日趋形成,也可能使发展中国家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发达国家是在完成了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中国家却是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的,因而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任务,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一种严峻挑战。
3.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国而言,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体现在:(1 )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2 )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产生的倍增和催化作用,将大大改善产业的技术状态和管理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3)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运行, 极大改善信息流动的通畅,促进全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提高政府管理和决策的效益和质量,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4)信息化的发展对各类信息装备和信息服务产生新需求, 创造出巨大的市场规模,使我国信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5 )各类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为“科教兴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实国情又决定中国信息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主要体现为:(1)信息化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而中国现有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财力不足,难以在较短时间里筹措足够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2 )中国信息技术及产业正在成长过程中,支撑信息化所需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尚有相当缺口,中国幼稚的信息产业承受着跨国公司的强大冲击;(3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部门分割、条块分割、行业垄断、无序竞争仍然大量存在,在实施统筹规划,有效协调上存在阻力;(4 )全球信息网络的延伸,国际良莠信息的传播,处于这种利弊兼有的格局中,如何保护国家主权、信息安全和民族文化面临考验;(5 )全民的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都亟待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各类人才稀缺,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等等。
在这样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十几年来,中国信息化从零起点实现了信息基础结构建设上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与经验,建成了世界第一大电视广播网络和第二大程控电话网络。并且在技术起点和质量上都接近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成功的跳过黑白电视发射和电子管彩色电视,以及纵横制和准电子电话交换网的两个技术阶段(注:杨培芳:《中国信息化发展状况》,见《科技日报》1997年11月23日。)。中国对以网络为核心的技术应用领域,极大地缩小了与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 以Internet 为例:1995 年中国的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建设时,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仅有1至2 年; 到1996年上海建设基于公共信息服务网“上海热线”(ShanghaiOnline)时,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已不到半年时间。在这样一种全新的Internet技术革命面前,我们与国外差距之小是我国IT经济发展的契机所在(注:田潮宁:《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见《计算机世界》1997年第11期。)。再如在计算机领域,286机型诞生于世界是1982年, 而在我国是1987年,中间相差5年;到386时代,我们比世界晚2年;可在1991年, 486芯片问世不到半年,联想就拿出了中国第一台基于486芯片的台式电脑,我们和世界的差距已不再以年来计算;1993年,奔腾芯片问世三个月以后,联想推出了自己的奔腾电脑;1995年11月2日,中国第一台基于PetiumPro处理器的“奔月”电脑问世,这和Intel公司在美国的发布只差一天!到PII芯片发布时,已经不是一家、两家, 而是一大批民族品牌的电脑厂商与世界同时发布(注:杨元庆:《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见《计算机世界》1997年第10期。)。另外,我国还拥有雄厚的智力资源和计算机软件后备大军的优势,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探索出发展对策,中国有可能在信息服务市场上形成高起点,发挥跨越式的后发优势,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强调跨跃式发展,我认为并不是否定事物一环扣一环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因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人类文明进程的环节是不能跨跃的,但就局部(如某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发展的某些环节又是可以跨跃的。强调跨跃式发展,是指没有必要重复别人已走过的某些“过渡性环节”。比如模拟信号的通讯技术,西方走了一二百年,现在数字化通信技术已经很成熟,中国作为“后来者”,就可绕过这段弯路,直接走数字化通信的道路。对此,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同时又指出“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纵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跨跃式战略,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推进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因此,进行国民经济信息化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标签:后发优势论文; 信息革命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一体化战略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全球化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