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星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探析在防控小儿手足口病感染的过程中,联合应用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护理措施所产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间接收的9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办法,联合护理组在个性化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果:联合护理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较低,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受广大家长对疾病认识不足的影响,极容易因一时不注意导致小儿感染手足口病,因此,护理人员应在予以患儿个性化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家属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规避可能导致感染的不良因素,提升患儿的身体健康程度。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个性化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136-01
小儿手足口病主要发病部位为手、足和口腔粘膜,该疾病在2-5岁的儿童群体中多发,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实践研究证实,飞沫传播是小儿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渠道,且由于儿科患者的数量较大,极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现象。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间接收的9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患者:男女比例:22:25,年龄区间:8个月-5岁,平均年龄:3.04±0.12岁。联合护理组47例患者:男女比例:23:24,年龄区间:1-5岁,平均年龄:2.98±0.77岁。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为主,护理人员应叮嘱患儿家属每日为患儿刷牙两次,提升患儿口腔的清洁程度,针对出现口腔糜烂症状的患儿,应为患儿口服鱼肝油,并将鱼肝油涂抹于患处,促进糜烂处的早日愈合。同时,护理人员应每日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患儿因抓挠皮肤而感染。此外,针对出现头痛、面色苍白和哭闹不止症状的患儿,护理人员应采取科学的安抚措施,并采取对症处理办法。
联合护理组:促进个性化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方法的联合应用,具体如下:
1.2.1个性化护理
(1)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予以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儿交流,缓解患儿因环境陌生而产生的不安心理,促使患儿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环境,(2)护理人员应采用淡盐水冲洗患儿口腔,针对出现口腔溃疡症状的患儿,应为其口服康复新口服液,以此来降低患儿的痛感,防止溃疡面持续增大引发的感染。(3)护理人员应尽量为患儿安排容易消化的食物,严禁为患儿安排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体温的测量,针对温度超过38.5℃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注重采取物理降温形式,促进其体温恢复正常,必要时可予以其羚羊角口服液治疗,剂量为5ml/次,每天2次。(4)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患儿的日常玩具、食盒进行消毒处理,尽量避免患者接触,阻断感染发生。
1.2.2健康教育
(1)护理人员应采取健康宣教的形式,向患儿家属阐述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使患儿家属明确小儿手足口病的诱发因素、传播途径和防控策略。(2)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儿家属,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不能够一劳永逸,因为一旦患儿出现感染现象,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发病。同时,由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速率较快,因此,患儿家属应尽量减少患儿与其他人的亲密接触,并注重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患儿出现持续发热和哭闹状况,应立即将其送至医院就诊。(3)护理人员应引导患儿家属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打喷嚏时遮掩口鼻,营造良好的室内通风条件,确保患儿的睡眠时间充分,提升患儿自身对病毒的抵抗和免疫能力。(4)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患儿与外界接触的时间和频率,对探视人数和频率进行合理安排,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感染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护理组和对照组患儿感染手足口病的概率分别为10.64%和46.81%,联合护理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分别为76.60%和95.74%,提示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作为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概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儿童一旦罹患此病,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干预,极容易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性形成威胁,病情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呼吸衰竭。由此可见,对患儿实施科学的护理对策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在口腔粘膜处会伴有疱疹,其咽喉部会出现瘙痒和疼痛难忍的症状,这也对患儿的进食能力形成威胁。因此,针对出现疱疹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患儿的饮食和饮水的数量,防止细菌在口腔内部滋生,降低口腔感染的风险[1-3]。
本文作者通过对94名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后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对小儿手足口病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欠缺,这也为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这部分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发现,其对小儿手足口病症状、传播途径和防控对策的了解程度显著提升。这也充分验证了健康教育对小儿手足口病防控的价值[4-5]。
综上所述,应实现健康教育与个性化护理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
参考文献:
[1]梁凌云.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护理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3):179-180.
[2]牛峥彬,崔妮,姚洁,贺延丽,王旭.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1):171-172.
[3]刘春英.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护理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3):169-170.
[4]陈杜娟.探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850.
[5]伍中华.舒适护理模式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214-215.
论文作者:石新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患儿论文; 手足论文; 小儿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防控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家属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