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多发性骨折且并发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当中,给予患者综合性较强的急诊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4例多发性骨折并出现缺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其急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多发性骨折且出现缺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多发性骨折;急诊;综合护理;缺血性休克;不良反应
目前,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遭受高能量创伤而出现多发性骨折的患者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多发性骨折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失液、失血情况,患者体内有效循环血量会出现明显下降,进而造成多脏器功能性障碍,患者很容易出现缺血性休克[1]。对于这类患者来讲,如果护理人员未能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就可能造成难以挽留的严重后果,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2]。我院针对此类患者分别选择两种类型护理方案,收到不同的临床反馈,现根据具体研究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因多发性骨折被送至我院诊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骨折后出现缺血性休克症状,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及综合组,每组各37例对象。常规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18—61岁;综合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急诊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详细检查与评估分析,对其生命体征予以监测,协助患者接受各项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部损伤、颈部损伤等,如果患者情况较为严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处理,观察患者的皮肤及骨折肢体的血运情况等,还要适当垫高患者的骨折肢体,帮助血液及时回流。
综合组患者则需在上述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急诊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 气道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让患者以平卧位躺好,对患者气道当中以及口腔内部的分泌物、异物等进行及时清理,确保患者气道顺畅。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尽快消除患者缺氧症状,必要时为患者选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休克护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缺血性休克症状,护理人员应当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患者的血压、尿量等主要指标,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并且及时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以免其心脏与脑部等严重受损。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干预,如果患者出现二次休克,需要遵医嘱选择多巴胺等药物治疗。
1.2.3 并发症预防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定时翻身,避免患者身体长期受压之后出现褥疮,并且确保患者病床的干燥与清洁。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深呼吸,并且根据情况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等方式,以免其肺部出现感染。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加速患者血液循环,以免患者出现静脉血栓。
1.2.4 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适当转移注意力,避免患者过于关注疼痛感觉,并且需要多安抚患者,还要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或者镇痛泵缓解痛感[3]。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类型护理干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予以简析。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研究过程中的数据计算方面选择SPSS21.0软件包进行操作,选择t值进行结果验算。若两组实验对象的计数资料被代入验算包后结果显示P<0.05,即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常规组患者出现9例不良反应情况,综合组中仅有1例,数据对比X2为7.400,P=0.007<0.05。
3.讨论
多发性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一般受到高能量创伤,这类骨折患者一般会出现较多的失血,身体有效循环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很容易出现缺血性休克[4]。针对此类患者,除了必要的急诊救治,急诊护理也必不可少[5]。因此,为患者选择科学的护理方案至关重要。
在这类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当中,常规护理主要集中在患者体征的观察与相关指标的监测方面,这样无法确保患者护理工作的全面性,从而无法保证患者的预后情况与恢复速度。我院在此类患者的急诊护理当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会从多方面入手开展一系列综合护理,针对患者的气道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预防与休克症状选择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多方面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恢复,也能避免患者护理工作出现严重漏洞,这对于患者的护理十分关键。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临床护理。在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后可看出,综合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也直接反映出综合急诊护理在临床应用当中的明显优势。
结语:
对于临床中多发性骨折合并缺血性休克症状的患者护理方案选择来讲,给予患者综合性较强的急诊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这对于患者的预后及病情恢复十分有利,该护理方式可作为此类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杨晓燕.对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进行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64-65.
[2]蒋小玲.骨盆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02):548-549.
[3]马秀春.对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4):211-212.
[4]王晶.对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体会[J].双足与保健,2017,26(12):134-135.
[5]刘慧,李忠海,张春丽,双峰.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4):133-135.
论文作者:王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多发论文; 性骨折论文; 常规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情况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