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市场购买力转移的基本分析_购买力论文

中国消费市场购买力转移的基本分析_购买力论文

对我国消费市场购买力分流的基本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购买力论文,消费市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消费需求不足,确切地说是即期消费需求不足,而市场购买力分流正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根源。我们这里讲的购买力分流资金是指居民收入中本该用于即期基本消费品的市场开支移作它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1978—1998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3倍,剔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7%。 然而消费依旧未能回升,消费品市场严重疲软,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年来增长的居民收入到底去了何方?本文就这笔分流资金的有关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一、购买力分流资金用途及估量

1.购买力分流于储蓄。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达18%,储蓄率也高达30%以上,远远超过GDP年均增长11.4%和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2.8 %的水平。那么,如此高的居民储蓄率究竟靠什么来支撑呢?我们认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居民消费品市场上分流出来的资金转入到了储蓄中。究其深层原因,随着行政机构改革由中央向地方扩展和国企改革的深入进行,职工大量下岗待业的现象不可避免,从而使居民防范意识增强,收入预期大为减弱,其消费行为变得相当谨慎,对消费品的购买持观望态度。加之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引致积累准备期的到来,我国消费结构由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千元级家庭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私车、住房等几万元或十几万元级高价值商品为主发展。高收入者“该买的都买了”,正等待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中等收入者“好的付不起,不好的不需要”,也只好储币等候。这笔高速增长、数额巨大的过度储蓄资金直接减少了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使商品市场长期低落,造成消费市场上的部分购买力分流。据《中国财政年鉴1998》提供的资料及《中国金融》1999年第3期的有关文章,5年来仅城镇储蓄就分流资金13855.53亿元(如表1)。

2.购买力分流于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股票市场逐渐壮大起来,股票投资愈来愈成为公众投资热点。一般说来,广大投资者普遍获利能够激发消费热情。因此,“充分利用股市财富效应刺激消费需求”是世界上主要股市所在国都采用过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然而在我国,由于正处于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效益普遍不太理想,连续几年的低迷行情使许多股民深套其中,无利可获。今年5月中旬以来, 发起反转行情的股市给公众的示范效应仍是极少数股票操纵者赚取暴利,大多数人成为砧上之肉。广大公众的股市投资不断被吞吸到极少数暴富者手中,而这些极少数赢钱的大户资金多,买进股票多,出货变现不太容易,大多数散户资金少但往往输钱又不愿忍痛抛股认赔,只好压缩日常消费支出挪出资金作长期投资打算。这样中国的股市不但没有激起公众的消费欲望,反而扩大了贫富差别,并进一步窒息了公众的消费欲。到去年末沪深两市开户人数已近4000万,按每个散户资金1万元估计,总资金达4000 亿元。如果其中的1/4或1/5的资金不是出自定期储蓄,而是出自活期储蓄和生活缩减,证券市场对即期购买力分流则达800~1000亿元。

表1 1994~1998年城镇储蓄分流资金情况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镇居民家

庭人均可支 2577.4 3496.2 4283.0 4838.9 5160.3 5425.0

配收入(元)

城镇储蓄存 11627

16703

23466.7 30850.0 34726.5 40246

人均可支配 35.622.5 12.98

6.645.1

增长率(%)

与人均收入

增长率相适 ( )

15767

2046126513

32898 36498

应的城镇储

蓄存款余额

(亿元)

储蓄分流936.2 3005.8

4337.3 1828.13 3748.1

资金(亿元)

3.购买力分流于延期消费。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可分成即期消费和延期消费。即期消费的项目主要是吃、穿、用、行的日用消费品和工业品;延期消费主要通过从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为自己医疗、养老、购房等进行积蓄。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结构,从过去以即期消费为主向逐步增加延期消费支出发展;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费从过去由国家或单位统统承包向逐步由居民个人承担部分支出发展。这就使职工和居民个人收入中延期消费支出有较大比重的增加: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公积金制,个人负担工资总额6%;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2%;部分医药费个人负担1%,子女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家庭负担等等。 然而在各项体制改革集中出台但尚未完成的转轨时期,新增的居民收入往往不足以抵减这一系列新增的支出,居民则不得不相应减少居民即期消费支出,进而引起当前消费需求不足。同时,这批用于延期消费支出的资金,并没有得到有效运用。以住房为例,到1998年末,全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归集累计达1110亿元,另外近年有10亿平方米的公房出售,收回资金在1000亿元以上。但是这笔资金约有90%闲置在账上,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在已用的住房公积金中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将住房公积金投资于商品住宅开发建设较多,用于职工个人购房、建造、大修理自住住房贷款份额较少。大部分居民购房能力差,商品房市场上需求严重不足,大批商品房积压滞销,到1998年底已超过8000万平方米无人问津。由此可见,房改、医改等一系列刺激延期消费的政策与扩大投资政策操作上协调不够,不但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而且拖累了原本寄予厚望的住房商品化进程。

以上3笔大账总算起来,这5年来购买力分流超过18418亿元,占5年来城市居民收入的22%以上,平均每人每年有1000元的资金从即期消费市场转作储蓄或投资。实际上,许多中小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要求其职工集资入股也分流了部分即期消费支出,所以工薪阶层即期消费分流资金远高于此。

表2 居民即期消费市场购买力分流状况(亿元)

年份 19941995199619971998累计

储蓄分流 936.2 3005.8 4337.3 1828.1 3748.1 13855.5

投 沪深市场 1300210032003900 10599

开户数 (万户) (万户) (万户) (万户) (万户)

分 股市分流 250150 200200 800

住 个人购200 200200 200200 1000

房 买公房

货 当年归110 90 103 407400 1100

币 集住房

化 公积金

养 养老金(288)

113.165 11 477.3

老 统筹当

社 年结算

保 社会保86.84

106.25 113.14

4244451175.23

险商业

化进程

合计 1621.0 3765.3 4968.4 3070.1 4993.1 18418.0

资料来源:

1.储蓄分流数据来源于表1 , 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房地产年鉴1997》,《中国经济年鉴1997》,《中国劳动》1998年第4期, 《经济大参考》1998年第10期。

2.个人购买公房支出假定各年平均分配。

3.养老保险当年结余数1994年是此前几年的累计数。

二、改善购买力分流的建议

1.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居民收入预期。

近年来的城镇居民储蓄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下岗、待岗等失业人数增加,广大居民收入预期不乐观,不得不通过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进行自我保障。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速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尽快扭转国有企业亏损的困难局面,缩短阵痛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增加用于救济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的财政预算,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

2.扩大消费信贷,加速消费结构升级。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贷款规模的比例只有1%, 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0%至3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银行要认识到消费信贷的积极作用,认真把这项业务开展起来,要加大对消费信贷的宣传,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好消费教育,增强人们对新的消费观念的认识,要通过扩大消费信贷,缩短居民进入高一级消费的时间,尽快形成万元级商品的消费热潮,加速消费结构升级。当前主要应简化住房抵押贷款手续,放宽抵押条件,为住房和汽车分期贷款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为其他万元级商品消费提供消费信贷支持。

3.规范股票市场运作,激活居民消费。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说过:当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支出就会增加,对个人来讲,就会刺激投资与消费需求,股市一旦形成钱生钱的财富效应,社会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股市。所以要规范股市运作,通过股市的轮涨行情带动居民消费热情。当股民在股市上获得的财富越来越多时,股民相应提高生活消费支出是很自然的事。目前我国股市发展尚未成熟,机构操作市场时有发生。因而要完善股市监管规范和上市公司回报方案,扩展投资者受益面,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防止大股东操作市场。国家宏观上还要继续扶持证券市场投资者,降低印花税和交易费用,以普遍看涨的行情刺激消费。

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各项政策措施。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规模扩大的直接原因。近几年,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GDP 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支出预期增多部分抵消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导致居民即期商品消费减少。因此要启动最终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必须在时机把握方法的选择、效应预测等环节上注意不要发生政策措施冲突与政策效应抵消的问题,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在住房、医疗、保险、养老、教育等改革措施集中出台的同时,相应提高广大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尤其要努力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各项政策的抵消程度。

标签:;  ;  ;  ;  ;  

中国消费市场购买力转移的基本分析_购买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