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脂肪酸属于脂肪乳剂,将其用于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效果显著,为了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重点探讨了脂肪酸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增强局麻药解毒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脂肪酸;局麻药;心肌毒性;药理机制
引言:随着局麻药应用的日渐广泛与普遍,其引起的中毒问题愈加严峻,但目前,尚无特效的局麻药解毒剂,从而影响了临床疗效。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脂肪乳剂给予了高度关注,报道了其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的相关内容,但因其成分复杂,难以明确其药理机制,同时因其含量较低、效果欠佳、输注困难、不良反应较多,因此,有关脂肪酸的研究逐渐成为了热点。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1 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
1.1 局麻药中毒
通过调查可知,局麻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阻滞,同时也常见于椎管内麻醉,通过阻滞细胞膜上Na+通道而发挥作用的。但用药后极易出现心肌毒性。据统计,外周神经阻滞过程中,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局麻药中毒发生率相对较高,在6~20/10000左右。局麻药中毒的成因为:药液进入血管、药剂用量过多,使机体难以承受,患者临床表现以心律失常为主,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休克。
1.2 药理机制
一是,抑制了肉毒碱脂肪酰转移酶(Carnitine acylcarnitine transloase,CACT),国外学者经报道指出,局麻药中毒与其抑制CACT有关,CACT具有维持心肌功能的作用,主要是对脂肪酸进行了转移,使其达到心肌细胞内,经氧化反应,随之生成了满足心肌需求的物质。但局麻药抑制了CACT,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因此,临床工作者应用了脂肪酸乳剂,避免了局麻药对CACT的抑制,为心肌细胞提供了必要的能量,从而保证了心搏功能。
二是,影响了心肌线粒体代谢,经研究显示[1],局麻药应用后,心肌线粒体代谢速度减缓,影响了心肌需求物质的生成。通过学者进一步研究证实,局麻药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抑制性配体结合二者呈等级关系,即:低浓度的局麻药,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三是,改变了离子通道,钠通道包括2000个氨基酸,其为多亚基连贯结构,具体分为4个区域,各区域既保持独立,也相互贯连,其中的间孔对Na+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且存在局麻药的结合受体。局麻药属于Na+通道阻滞剂,无选择性,一旦组织中的药剂浓度增大,便会阻滞Na+通道。局麻药阻滞作用强弱直接影响着其功效,如果较强,则会引起毒性反应,而较弱,便可达到镇痛功效。以布比卡因为例,其阻滞表现形式为快进、慢出,因此,此药物具有见效快、持久性等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脂肪酸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
2.1 脂肪酸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
国外学者以实验动物大鼠为研究对象,给予局麻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肌毒性反应,给予脂肪酸后,扭转了局麻药中毒,此结果表明,局麻药心肌中毒应用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脂肪乳剂是由卵磷脂、丙三醇与大豆油乳剂等构成的,经研究显示,其含有多种天然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棕榈酸等,其中长链脂肪酸占有较高比重,其次为中长链脂肪酸,而短链与超短链脂肪酸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国外学者经研究证实,与长链脂肪酸相比,中长链脂肪酸可有效扭转局麻药中毒。当前,英美学者均研究报道了脂肪乳剂应用局麻药中毒的应用,具体的治疗药物为20%脂肪乳剂,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证,在手术室、产房等方面的应用日渐广泛与普遍。
2.2 药理机制
通过国内外学者研究可知,脂肪酸用于局麻药中毒,改善了心肌酶谱及心电图,但其缺点为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目前,关于脂肪酸逆转局麻药中毒的药理机制存在争议,相关的报道如下:
2.2.1 脂肪池
国内学者[2]以布比卡因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脂肪酸,其结果显示恢复了心室收缩功能功能,增加了冠状动脉血流供给,避免了血管极度舒张,防止了休克问题的出现。布比卡因作为局麻药,其具有较强的脂溶性,而经脂肪酸作用后,调整了其分布情况,降低了其浓度,缓解了中毒反应,提高了血管阻力。同时,脂肪酸还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分离了局麻药,使其回到循环池,待其代谢后,促进了心肌细胞功能恢复。国外学者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给予布比卡因,并出现了心脏停搏问题,此后利用脂肪酸,经灌注治疗显示,治疗后的心肌细胞中布比卡因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
2.2.2 能量代谢
经学者[3]研究证实,脂肪酸逆转局麻药中毒,主要是通过缓解心肌能量代谢实现的。一方面,CACT,脂肪酸缓解了CACT受抑制程度,为心肌细胞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恢复了其能量供应链;另一方面,线粒体,脂肪酸减轻了局麻药对线粒体的抑制。
2.2.3 NO
通过动物实验显示,脂肪酸应用后,心肌内NO浓度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显著,同时改善了心肌细胞内代谢酶的功能以及其供氧、供能等情况,使其恢复了正常功能,逆转了局麻药中毒[4]。
2.2.4 离子通道
局麻药对钠通道与钙通道均有着直接的影响,经实验研究显示,脂肪酸应用后,细胞内钙离子所占比重高于应用齐纳,同时促进了各通道的稳定性,避免了心律失常的出现[5]。
总结:综上所述,脂肪酸作为局麻药解毒剂,有效逆转了局麻药毒性,本文综述了其药理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保障,相信,日后,脂肪酸与局麻药的应用将更加安全与有效。
参考文献:
[1]欧阳欢.脂肪乳治疗酰胺类局麻药毒性反应研究进展[N].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15(07):618-621.
[2]高晶,刘超.脂肪酸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4,14(07):731-733.
[3]彭志友,薛庆生,封小美,等.脂肪乳剂治疗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1(01):29-32.
[4]徐旭仲,唐婉,施克俭.脂肪乳剂在局部麻醉药中毒解救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06):700-702
[5]陆蓉,柯博熙,王涵.乳剂治疗酰胺类局麻药中毒研究新进展[J].海峡药学,2011,12(06):123-125.
论文作者:时晓光1,于主花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局麻论文; 脂肪酸论文; 心肌论文; 毒性论文; 乳剂论文; 药理论文; 了局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