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于课外阅读论文_李淑绵

让学生乐于课外阅读论文_李淑绵

福建省南安市水头中心小学 362342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的总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三、四年级为40万字,五、六年级为100万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么多的阅读量,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巨大的阅读负担转化为本身的、内在的阅读需求,让学生乐于课外阅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首先,我认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告诉他们“这些内容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故事无穷无尽”,从而把孩子们从爱看电视引向爱看课外书。其次,我们可以针对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利用晨会、班队会课给孩子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树立阅读的榜样。可让一部分学生先走一步,引导他们先去看书,带头脱“贫”致“富”,然后,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讲故事,让他们带领其他同学读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再次,我们还可根据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特点,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及精神食粮,领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无穷乐趣。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在班级里办个“图书角”。让班里学生人人参与,共建精神宝库。首先发动学生尽其所能,有的去书店里精心购买书籍,有的从家里认真挑选适合大家“口味”的书。其次,通过民主选举班级图书管理员、小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讨图书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借书登记、还书记载、护书公约等规范的管理程序。让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也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在管理过程中,针对一些管理缺陷,出谋划策,及时调整,使管理最优化。

2.自己动手设计“小书房”。家庭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需要的,要鼓励孩子在家里创建自己的书房,为自己营造一个“读书天地”。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一个自己的书房,如在墙壁上挂自己喜欢的名言,或画上自己喜爱的画,挂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玩意儿,订上一份自己喜爱的读物,自己动手给书籍编号……让孩子们在亲手设计的小天地里享受读书的乐趣。

3.自主设计课外阅读栏目。在班级的黑板报开设“好书介绍”、“读书心得”,在年级橱窗增设“读书乐园”、“好书伴我行”……形成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1.读一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遇到读不懂的字词,就要借助工具书来阅读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难理解的词句要反复地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直到理解为止。如“聪明”、“牺牲”等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同的人物形象中意义截然不同。

2.想一想。在阅读中,读到优美词句、精彩片段,要求学生动笔划一划,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读完后就要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

3.抄一抄。抄录美词佳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以便今后运用。一旦发现学生运用了课外书或读书笔记上的新词,教师应该立即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

4.写一写。“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而且要求他们在读书过程中随读随记;不仅记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其中的好词佳句,还要写下读后感。这样不但使学生真正将一本书读懂读透,还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四、交流展示读书成果,巩固阅读兴趣

1.课前3分钟展示法。每节语文课,课前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方式有背诵古诗、讲小故事、谈读后感等。刚开始时,可能只有一些表达能力较强或胆子较大的学生积极参与,不久,全班学生会对这个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时还会出现争先恐后的情境。

2.手抄报、读书笔记展示法。我在班上开辟了一个“课外阅读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如手抄报、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展示的文章分两种:一种是只要个人满意的作品随时都允许上“展示台”,没有时间限制;另一种是将小组评议后认可的作品予以展示。我们做法是定期评议,一日一次。孩子的上进心很强,总是不甘示弱,“展示台”里的内容不断更新。这个展示台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继而从成功中获得动力,不断增强读书的兴趣。

3.故事会、朗读会展示法。孩子们喜欢听故事,更有许多同学喜欢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我抓住孩子们这一爱听、爱讲的兴趣点,不定期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孩子选择的故事比较长,由于记不牢,讲起来结结巴巴,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听的同学也不耐烦,这样反而打击了一些同学的积极性。后来我建议,如果选择的故事长,可以小组合作,几个人分段讲,还可以朗读故事,朗诵诗歌、儿歌等等。这样既避免了前面所述的情况,又增加了学生听和讲的兴趣。

总之,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使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保持一种比较稳定的阅读兴趣,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一个舞台让自己的才华尽情施展,将会让孩子们更加乐于课外阅读。这样也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李淑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3月总第1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让学生乐于课外阅读论文_李淑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