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兰
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标准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供电所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单位,标准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建设标准化供电所就是要让所内的全体员工人人知标准、人人讲标准,用标准化开启优秀服务之门。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提升供电所管理;
1 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标准化建设是提升供电所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标准化工作不仅是技术工作的基础,也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标准体系是塑造电力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保证和手段,是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标志。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健全并应用好标准体系,才能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为提高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
其次,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服务越来越成为做好电力营销工作之根本,要营造好和谐的客户关系,供电所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必须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把标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水平,规范供电服务行为,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打造优质的服务营销品牌,是供电企业创建“一强三优”的必要前提。
与此同时,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开展优质服务。电力涉及千家万户,电力行业服务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就能在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能否建立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关系。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服务,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四个服务”,即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出了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员工服务“十个不准”。
最后,电力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全面实行标准化建设,强化优质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服务对象对电力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不仅要向市场与消费者提供电能传输的服务,还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功能、新业务,为市场与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终身服务。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强化服务,牢固树立“以发展为主线,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管理理念,以崭新的服务面貌,树立起崭新的企业形象,进而去赢得市场,促进发展。作为电力企业的基层单位,供电所的各项工作上还有所欠缺。管理能力的增强,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面貌的改善等,无不呼吁着所内标准化建设的实行。标准化建设,不仅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我们供电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2 供电所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电力企业成为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舆论攻击的热点,这些都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供电所重新调整人员后,大部分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存在年龄上的差距、文化上的差异、业务素质上的高低(有文化的不会干,会干的没文化),造成服务水平、服务观念上差异较大,部分员工对优质服务紧迫性认识不足,服务意识淡薄。
3 供电所推行优质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供电系统中的人员职责界限模糊
我国电力系统是逐级划分的,等级越低,管理越松散,这种情况在我国县级的供电系统管理中更为明显。在县级供电所中,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非常模糊,使得大部分人会重复相同的工作内容,包括进行用户的收缴电费、解决供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以及生活中的用电问题等。若是供电所员工的职责划分不清楚,当用户用电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不良现象,很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供电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人员素质低,基层老龄化严重
由于体制改革等种种原因,供电系统人员相对复杂,特别是基层供电所,存在难管理、不受管理的“放烂”现象,另外员工年龄偏高,特别是农电接管人员大部分在50岁以上,理论专业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水平低下;新进员工实操技能水平短板明显,这种因人员结构不同、工作作风和技能等因素引起的管理难度显而易见。
3.3 供电所的安全管理较薄弱
对于供电所来说,安全是管理的基础,若是供电所的安全工作氛围不高,所内的管理人员很难对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的认识,更难以将其落实到实处。供电所管理人员的安全电力知识的学习,通常只以文章的学习、通报为主,却没有实际的操作锻炼以及工作人员的全面参与。在农村电网的管理方面电网安全警示、杆塔编号等补充不到位,会给供电所的安全工作带来较大的阻碍。
4 供电所建设的若干建议
4.1 注重生产营销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坚持探索总结,固本创新,逐步实行工作指标化、常规工作制度化、业务工作流程化、基础工作规范化。避免工作质量标准的随意性。针对存在问题和漏洞,采取措施,拾遗补缺、完善管理。通过加强供电所管理标准化建设,严密细化内部管理体系,推进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
4.2 强化学习培训,使全体农电职工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标准化”的目的、流程和意义,更加明确本岗位职责、熟悉了用户服务工作流程、理清干事标准、注重痕迹化管理,以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改进服务工作。员工要把“标准化”工作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打造一支工作有激情、服务有真情的农电和谐团队。
4.3 严格按照国电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全面落实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提高供电所职工的服务意识,将承诺服务、优质服务的理念贯彻到基层的每一位职工。进一步规范供电业务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认真做到有诺必践,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规范服务窗口建设,规范窗口人员的岗位行为,树立电力良好形象,努力做到让用户满意。坚持透明化服务,保证用户知情权,坚持不搞服务过程中的“特区”。对各项营销及服务政策做到阳光操作,执行到位,绝不厚此薄彼,切实做到廉洁自律,一身正气,展现新时代农电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4.4 作为服务型企业,国网公司“一强三优”战略目标中,明确“服务优质”的内涵为:事故率低,可靠性高,流程规范,服务高效,社会满意,品牌形象好。绝不在标准化服务上打折扣,克服服务的随意性。要认真按照用户服务的要求,用心把每一项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做好,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供电所服务的标准化,体会到电力服务的优越性。在服务中开拓市场、寻求发展,赢得广大客户的真诚信赖,才能创造良好的企业信誉。同时,供电所员工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扬服务人员的个性和活力,积极主动地为居民用户提供具有特色的服务,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形式,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自选动作,突出个性化服务。
4.5 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是经营服务的动力。其核心是岗位责任制,即要岗位有责任、责任有目标、目标有考核,考核有奖惩。切实体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考核到人,奖惩分明。要完善约束机制,健全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规范、标准,,使岗位员工自我约束,规范服务。将优质服务与监督、监察与检查相结合,严厉查处损害企业形象的违纪违规行为。
5 结语
供电所要不断的依靠标准化管理、优质服务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靠自身的不断完善来拓展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会取得丰厚的利润,而面对“新农村”的挑战也会信心百倍,从而大步朝着“电网坚强、持续发展、管理科学、服务优质、供用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的供电所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王生辉.关于提高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水平初探[J].电力系统装备,2017(11):184-185.
[2]解翔.提高农村供电所电力营销管理水平之浅探[J].农村电工,2017(9):15.
[3]项文菲,朱安安.对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2252.
论文作者:贺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供电所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优质服务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