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兴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26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对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在经过9~12个月的随访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采用依那普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2.05%(P<0.05)。结论: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两药合用不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肌,对心脏后负荷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心力衰竭,且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依那普利;通心络;高血压;心脏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54-01
高血压心脏病是指患者体内循环动脉压力由于长期增高,从而导致了其心脏后负荷过重,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形成了器质性的病变[1]。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昏、乏力以及心悸等。根据相关文献报道,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病率是非高血压患者的2~4倍,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为70%。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令左心室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左心室增大,严重影响了患者心脏的功能性[2]。本文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年龄在34~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1±5.67)岁,其中男29例,女10例,心功能分级为Ⅰ级9例、Ⅱ级16例、Ⅲ级8例、Ⅳ级6例;观察组39例患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1±8.26)岁,其中男24例,女15例,心功能分级为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10例、Ⅳ级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每天1~2次,每次2.5mg,治疗1个疗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为每天2次,每次5~20mg。在服药期间,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情况,避免因用药过度出现低血压现象。
1.2.2医护人员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依那普利服用方法参照对照组患者;通心络每天3次,每次2~4粒。在服药期间,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情况,避免因用药过度出现低血压现象。医护人员均给予两组患者9~12个月的随访。
1.3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心功能分级在Ⅰ~Ⅱ级之间。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心功能分级在Ⅱ~Ⅲ级之间。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降低,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15.0统计学软件上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采用依那普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2.05%(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血压增高,加重了心脏的负荷力,造成左心室代偿不断的扩张,最终形成了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会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头昏、乏力以及心悸等症状,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如何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脏病发生的几率,成了众多医学者的首要话题之一。本文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采用依那普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2.05%(P<0.05)。充分说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采用多种药物治疗远比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要显著得多。
依那普利为Ⅱ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可以降低左心室衰竭患者发生糖尿病和心房颤动的几率,对高血压导致靶器官损坏也能起到预防和减轻的作用,同时也有改善患者心肌重构,减轻心肌肥厚和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通心络胶囊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代表药物,不仅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降脂抗凝的作用,同时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可以明显的缩小和减轻患者心肌缺血现象,增加冠状血流量,改善垂体后叶素的功效[4]。
综上所述,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两药合用不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肌,对心脏后负荷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心力衰竭,且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林宇挺.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1:88.
[2]胡吉亮.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06:93-94.
[3]丁秀杰.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34:125-126.
[4]王川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6:60-61.
作者简介:
王红梅;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年8月;籍贯:北京;学历:本科;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论文作者:王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依那普利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