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香港教育_香港教育论文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香港教育_香港教育论文

在经济转型中的香港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教育在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很好的配合。8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经济步入转型期。分析香港教育在这一时期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但对于全面了解香港教育发展的整个历程,而且对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借鉴香港教育的成功经验,都有重大的现实主义。

一、香港经济转型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战后的香港,经济凋零,民不聊生。40年代末,它甚至还比不上当时的上海和广州繁荣。50年代,香港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建立起了人力密集的低科技制造工业,如纺织业、成衣制造业。60年代,香港开始引进和扩展了一些以技术为主的轻工业,如电子、塑胶产品制造业等。从此,香港从一个以传统的转口贸易为主的商埠向“工业贸易中心”转变,香港史上称之为“工业革命”的时代开始了。到了70年代,香港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第二产业继续发展,第三产业迅速上升。进入80年代,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香港演变成为世界上一个主要的产品制造、贸易和金融中心。30年间,它的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势头。近10多年来,它又抓住新的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改革开放之机,一方面将大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厂家向相邻的珠江三角洲转移继续发挥其发达的出口加工区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以高新科技为标志的经济转型期。

香港经济从60年代开始起飞,80年代中进入繁荣期,这期间有香港教育的一份贡献。其主要特点是,1971年实现普及小学,1978年普及初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量生产第一线急需的操作工、技工、技术员和技师;控制大学学位教育的发展,大学仅着眼于培养少数精英。这样的发展战略,适应香港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了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直到8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步入转型期,当局和工商界人士预感到面临新的挑战,于是采取对策,着力提高培养人才素质和科技发展水平。以1986年筹办香港科技大学为标志,接着1989年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直至1992年教育统筹委员会第5号报告书描绘的“21世纪教育玫瑰园计划”,勾画出了这个宏伟蓝图的主要轮廓。

二、经济转型中相应的教育对策

为了迎接香港经济转型期的来临,香港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教育对策,其中包括:

(一)巩固普及教育成果

在实施9年义务强迫教育的10年之后,香港教育界在1989年对义务普及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由香港21个教育团体组成的一个“检讨9年免费教育联会”,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于1990年提出了一份《检讨9年免费教育意见书》。面对普及义务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意见书》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使所有来源不同的学生都享有进入学校读书的权利。在实行义务强迫教育的今天,教育体制不应再如精英教育时期只具有“挑选”的功能,而应该是为来源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服务”。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从“挑选型”向“服务型”转变。为此,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重视幼儿教育,逐步解决小学全日制问题;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特别关注。

所有这些措施,目的是巩固普及教育的成果,提高居民教育素质,改善社会风气,为配合经济转型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提高工业教育水平

香港的工业教育是它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香港的工业教育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80年代末,香港共设有8所工业学校和16个工业训练中心。随着香港经济转型的需要,近年,当局重新组建了这个工业教育体系。在原有8所工业学院的基础上,增设了一所科技学院,另将一所工业学院改建为科技学院。两所科技学院已于1993年正式招生,主要开设从两所理工学院“下放”的课程,包括16项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和22项部分时间制高级证书课程。课程的层次介乎理工学院与工业学院之间。目前,除2所科技学院外,还有7所工业学院和19个工业训练中心。这个工业教育体系每年可提供全日制学额13000个,部分时间制和夜间制学额约5000个,还可为32000人提供职外训练,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从操作工到技师的各种技能等级的人才。此外,政府还要求,两所理工学院在提升学位课程比重时,仍应保留约三分之一的非学位课程,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香港的工业教育结构,一改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训练将军而非士兵”的模式,为其工业转型造就一支庞大的工业技术大军。

(三)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在香港的工业革命年代,大学的发展速度受到严格控制,在校生年增长速度维持在4%左右。80年代初,适龄青年进入高等学校的比率只有3%,80年代末也不过9%。但是,当香港经济转型即将来临时,政府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突出地表现在:第一,香港科技大学的提前招生。1986年开始筹建的香港科技大学,目的就是为发展高科技准备人才,原定1993年正式招生,实际上提早在1991年正式开课,第一届招生700人,1992—1993年度已有2300多名学生,预计到1996年,全日制学生可达7000人,研究生将占20%。政府为创办这所现代化的研究型大学,第一、二期建筑和设备费拨款达29.7亿港元;第二,公开进修学院的成立。为使广大在职人士能有机会进修高等教育课程,政府于1989年开办公开进修学院,设文学学士、理学士、商业管理荣誉学位课程。每年招生两次,入学人数很多。至1991年上半年,已向24000人提供了学位课程。1993年11月,学院举行第一届学位颁授典礼,第一批161名学生率先修毕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课程。公开进修学院的成立为香港的高等教育开开创了新局面;第三,政府推行“突进式”高等教育扩展计划。为适应香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当局于1990年通过了一个扩展高等教育的发展计划,采取“突进”的方式,计划到1994—1995年度使香港适龄青年修读学士学位人数的比率,从原计划的12.9%跃升到18%,如果加上高等学校的非学位大专课程,将会有25%的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个大展宏图的计划。为了执行这一扩展高等教育计划,从1992年起,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每年将增加30%以上,还计划把两所理工学院和浸会学院升格为大学,并给政府资助的7所高等学校下达了每年的招生人数。看来,计划规定的指标将按期完成,由于高等教育是直接与经济、社会发展挂钩的,面对香港经济转型提出的挑战,高等教育作出的灵敏反应是完全符合规律的。

(四)成立香港研究资助局

从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科学研究迟迟末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政府也从末把高等学校看作发展科技的重要方面军。发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才为政府所认识并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面临经济转型期,要发展香港的高科技、高产值产业,不依靠高等学校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仅靠过去那种“拿来主义”的办法是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因此,为确保对研究项目长期稳定的支持、统筹对高等学校研究活动的拨款,政府于1990年成立了香港研究资助局,隶属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之下,自此,每3年一次的拨款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极大地增强了各高等院校研究工作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拨款资助的项目中,大多数属于应用性、开发性的高科技研究项目,例如生物及医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平均每个项目资助金额逾60万元,这是政府掌握的使研究项目导向经济转型主战场的有力杠杆。

三、教育为经济转型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教育的主导功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它具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社会生活的理想性,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先导作用”。在未来经济高度繁荣,文明昌盛的社会,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崇高的品格,使人与人之间开展健康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达到社会的整合,这是教育所肩负的深层次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社会在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打好浓厚的文化根基。我们看到,香港教育在香港经济转型中扮演的不仅仅是短期的、功利的角色,它还充分考虑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更长远的价值。近年来它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中一些就具有这样的意义。

百年树人,质量第一。首先,抓教育,必须从幼儿教育抓起。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香港政府一改长期不过问幼儿教育的状况,最近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幼稚园办学条件。

其次,抓教育,必须以教师为本。1992年公布的教育统筹委员会第5号报告书,描绘了香港教育未来绚丽的景象,被称为“21世纪教育玫瑰园计划”。报告书的重点在于加强师资培训。一方面要求增加小学教师中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到2007年,最少达到35%。与此同时,缩小中、小学每班学生的人数,从现在每班40人减至35人。减轻教师的非教学工作负担,全面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师薪酬,极大挽留人才。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和加强师资培训,政府正在积极筹建一所能颁授学位的“教育专业学院”,以提高教育学院的地位,鼓励品学兼优的青年报考师院,献身于中小学教育事业。

为了实现“教育玫瑰园”计划,政府拟在今后15年内增加235亿港元的额外拨款,主要用于师资培训和改善基础教育的条件。

标签:;  ;  ;  ;  ;  ;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香港教育_香港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