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重大意义论文,阶段论文,理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科学命题是由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其正式形成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回顾这一历史事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历史过程应包括闸门的开启、理论的直接酝酿、理论的逐渐正式形成这三个阶段。就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来讲,它是对列宁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继续,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三个历史阶段
1、列宁时代晚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闸门的开启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设想社会主义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史称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实现了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在自身范畴内实行统一的计划调节和按劳分配的社会,是阶级和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已经消亡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将没有商品、货币,由商品经济发展为产品经济,其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①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列宁对商品、货币和市场问题的认识,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设想的基础之上。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同商品生产是不相容的。“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②列宁曾一度试图利用“战时共产主义”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体制(即在全国范围内以高度集中的生产、产品征集和产品分配制度代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对经济生活实行统一管制的政策)“直接过渡”,“消灭货币”,尽快创造条件,实行由计划直接支配的产品经济。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而是首先在俄国这样经济落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上首先建立。这样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的情况,在许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不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根本不具备消灭商品、货币,实行产品经济的条件,所以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在特定的一段时间里的历史条件下(苏俄在1918—1920年处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特殊历史时期),它曾经起过有益的作用。但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结束之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结果只能是:经济战线遭受严重破坏,工人和农民产生不满情绪,被推翻的阶级敌人也借此到处兴风作浪。为了扭转这一严重局面,列宁在总结这一时期的经验和教训时,于1921年春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12月俄共第十一次代表会议研究:“俄共(布)在经济方面的基本任务,就是领导苏维埃的经济工作,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的精确估计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③
显然,列宁这些探索是很可贵的,它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闸门的开启,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第一个阶段,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产生的萌芽时期。但由于列宁过早逝世,没有来得及从理论上作系统的总结,这种有益的探索就中断了。此后,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又占据了统治地位。
2、50年代中后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是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酝酿
50年代中期,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即实行高度集权管理的计划经济),基本上是搬用苏联的。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启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人民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进行改革。正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缔造者们,又开始从资源配置效率上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初,毛泽东就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讲话和《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研究“社会主义整个经济体制问题”。认为指令性计划范围不应太广,要给地方和企业以权力,“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跃”,让企业有点“独立王国”。④这一时期,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和陈云等都对解决经济体制问题作过一些论述。特别是陈云在党的八大中概括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体制格局。即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⑤。这个意见,受到大会的重视,为大会决议所采纳。八大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按照“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调整经济关系,有初步进展。在工商业和手工业全面改造之后不久,党就一再强调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体手工业、小商店、小摊贩、小挑贩,要长期保持单独经营,并提出要克服统购包销中的弊病,放宽市场管理,允许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由选购和自由推销,允许完成统购和订购任务以后的一部分农产品进入自由市场。八大以后,自由市场有明显活跃,个体工商户有明显增长。1956年12月,毛泽东同工商联和中央统战部负责人多次谈话指出,“这样的工厂”(自发经营的较大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⑥毛泽东的这些讲话,得到中央其他同志的赞同。刘少奇随后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说:“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搞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也不怕。有这么一点资本主义,一条是它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另一条是它可以在某些方面同社会主义经济作比较。”⑦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也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⑧1957年11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四次会议原则上批准了陈云起草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扩大地方和企业权限,适当改变国家直接经营企业的方式,发展一定数量的多种经济成分,在改进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显然,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探索自己道路的过程中出现的可贵的思想。这从理论和实践上再一次对过去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革,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的重要尝试,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第二个阶段,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产生前的直接酝酿。
可惜的是,由于受到1957年“反‘反冒进’”、1958年“大跃进”的冲击,特别是60年代中期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50年代中期一度积极有益探索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被搁置长达20余年,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设想未能付之实践。
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10月中
共十四大召开,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层次的探索,促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步形成。这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的10多年中,我们党对这一观念的转变认识大致上可划分为三个梯度性的台阶。
第一个梯度性台阶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9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党意识到完全实行计划经济的不足,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公式。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指出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应予恢复坚持;同时也指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经验,对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79年3月8日,陈云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指出,过去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是“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计划经济部分、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⑨同年11月26日,邓小平从社会制度性质的角度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⑩把市场经济当作方法,它不影响整个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生产力。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必须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模式。我们党的上述主张,继承了50年代有关探索的成果,并结合新的经济条件,再次为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开通了道路。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以及对不同类型企业分别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改革模式。十二大还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只有通过计划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1983年至1984年的经济调整和整顿,为进一步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村迅速完成由人民公社体制向家庭承包责任制过渡,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也开始发展起来。但与之相比,城市国有经济改革显得慢了些,实践本身提出了全面改革的要求。因此,可以说这个台阶只是局部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开始。诚然,观察历史进步,主要看它提供了哪些不同于过去的新东西。这样来看历史,就应当承认,相对于排斥市场调节的完全的计划经济观念而言,确认市场调节为辅,在认识上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上升了一个理论性梯度。
第二个梯度性台阶是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90年。其主要标志是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为了适应改革实践的要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为全面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并指出“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从而在资源配置的意义上对计划经济概念作了新的阐释。在这个《决定》的基础上,1985年党的代表会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三个方面: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系。从此,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围绕企业、价格、宏观管理三个方面展开。到1987年,原有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活动的作用明显减小,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日益增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始出现“新旧体制并存”。
但这是一种过渡状态,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摩擦。对此,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任务,对改革原则和模式都作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些新的提法把市场和计划看作同一层次的范畴,在理论上确认了市场机制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也使改革模式进一步细化:要依产业种类、企业规模、技术特点确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具体形式,承包制和租赁制是两权分离的有益探索,股份制也是社会主义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发展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发行债券、股票,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制度;要把计划管理的重点转向制定产业政策,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公平税负,按照促进竞争和体现产业政策的要求设税种,确定税率,实行分税制,等等。
十三大提出的改革原则和模式以“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为航标,升起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风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进一步展开。然而,“新旧体制并存状态”下所面临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以致在1988年至1990年中,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困难和阻力,引起大讨论。矛盾推动着改革探索往前走——一种新的改革观念开始酝酿形成。
第三个梯度性的台阶是1990年至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即市场经济概念重新界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并将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制度相提并论。因此,要在理论上说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客观地对市场经济概念加以重新界定。邓小平最早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经济方法。1990年至1992年,他又多次重申这个观点,特别是1992年春南巡讲话中,他着重指出,计划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样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看作是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对市场经济概念作了新的界定。1992年6月上旬,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首次确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并指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国家宏观控制下更加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深刻阐述了这一改革目标的理论原则:首先,从理论范畴上再次申明了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其次,从计划与市场相互关系上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既有计划、又有市场的经济体制,它要“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第三,从市场经济所赖以运行的社会基本制度性质的角度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即“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制。
显然,以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阐述,是我们党的认识向前迈进了决定性的一大步,在理论上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定。
纵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点认识:第一,邓小平在新时期里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渊源于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的理论和实践(即萌芽于列宁时代晚期新经济政策主体思想——“采取市场的经济形式”实现国家经济计划);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历史过程包括三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初的萌芽时期;50年代中期的短暂而又重要的有益尝试时期;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逐渐形成时期。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具有突破性的伟大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科学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一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突破了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传统观点,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把人们从传统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新的重大突破——计划经济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其次,突破了市场经济必然以私有制为基础,公有制同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点。也即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这两大突破,使我们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成熟和深化,这为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独具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它既不同于过去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之相比较,都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理论独具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在它规范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是相通和相似的。如承认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使之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并独立承担这一决策的经济风险;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制定完备的经济法规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是其独具特色的一个主要具体表现。其次,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相比,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从所有制结构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在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的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的条件下运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这既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又有利于市场有序运行,发挥出自己特有的优势。显然,这是与在私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不同的一个主要特征。就分配制度和经济目标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如市场机制、社会政策等)来合理拉大收入差距,又防止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出现两极分化,从而达到逐步地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因此,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又一个主要特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
、划时代的普遍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来看,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实现了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在自身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计划调节和按劳分配的社会。这一设想长时间地、深深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各国经济体制模式。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曾有两次较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是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制定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社会主义一度兴起经济体制改革热潮),但都只是短暂的有限的探索而已,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个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法回避而又没得到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作了圆满的回答。这一科学理论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其次,从实践上来看,我国改革开放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并在实践中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就,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很不景气,形成鲜明的对比。从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呈双位数增长,居世界经济增长率前列,并继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选择的模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最佳模式”。第三,就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状况而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会主义国家要巩固和发展,真正站住脚,防止和平演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新的重大突破,选用市场经济这一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手段和方法,闯出一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以推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在本质上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这对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必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中奋起,逐步走上复兴和胜利之路。
注释: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3页。
②《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12页。
③1921年12月28日俄共(布)中央全会决议。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
⑤⑨《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45—246页。
⑥毛泽东1956年12月7日的谈话。
⑦刘少奇1956年12月29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⑧周恩来1957年4月6日在国务院会议上的发言。
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