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对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影响论文_张嵘

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对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影响论文_张嵘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也逐渐兴起,其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还缺少相应的依据。由于装配式建筑所提倡的模式就在现场对工厂所生产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完全不同,主要强调对建造工艺的再造,因此,传统的造价依据不再适应于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而且因为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应该积极的对其工程造价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式;影响

1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

1.1建立装配式建筑计价体系的必要性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施工过程、价格构成等方面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有较大差异,之前的工程造价计价体系构建未出现和考虑新型建筑方式。因此,构建一套既能适应装配式建筑特点,又能与传统计价有所搭接的计价体系,对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装配式建筑计价体系构建

装配式建筑打破了传统的现浇,湿作业的建造方式,无论是前期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工厂的预订运输还是现场的安装,所采用的都是装配式的建造方式。其中,传统的现浇式建筑强调的是对柱、墙、梁、楼梯和阳台等都进行现场的浇筑,而装配式建筑侧重的主要是对成品混凝土构件的购买,二者之间的建筑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于现浇式建筑的工程造价体系完全不适应装配式建筑,因此必须针对装配式建筑构建一套完善的计价体系。

2装配式建筑对计价依据的影响机理

传统的浇筑式建筑到装配式建筑的转变,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建筑的施工阶段从现场的施工转变为进入工厂进行建筑项目混凝土部件的生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原始的建筑项目成本计算的做法不再适用于新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而是在成本计算的过程中,需要与建筑项目的部件制作的价格相结合。建筑的部件制作已成为部件厂的生产的主要内容,原材料消耗和使用对成本的影响也已减少,所以装配式建筑项目需要做好建筑部件价格的市场调查。随着建筑物装配效率的提高,装配式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地反映了技术安装定价的特点,生产定价方法被安装定价的方法所取代。成本管理方式从现场生产定价转向市场竞争当中去转变,因此,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的工作中需要更加重视市场价格。

3混合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

3.1混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由于装配式建筑要求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都相对的较高,因此很少有国家能够完全满足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而大多数国家主要采用的是混合装配式建筑形式。而将现浇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3.2混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组成

(1)通过对现浇式和装配式构件项目名称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混合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既可采用现浇式又可采用装配式进行建造,少部分混凝土构件仅可使用现浇式或装配式一种方式进行建造。

(2)通过对比现浇式和装配式构件的计量单位可以发现,混合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产品的特点,既可以像现浇式构件那样使用尺寸计量,也可以使用根、块、套等计量单位进行计量。

(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发布时间较早,装配式建筑经过快速发展阶段后,混合装配式构件种类和形式更为多样。例如,原来的计量规范中没有预制混凝土墙的相关项目内容,而现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在预制装配式构件中占有重要地位。

4传统消耗量定额与装配式消耗量定额对比

4.1以墙为例的消耗量定额对比研究

装配式混凝土的墙结构相比于现浇式混凝土墙结构所涉及的内容的非常少,仅包括安装工程,完全不需要考虑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模板工程等内容,消耗的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内外墙板。其中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安装还涉及注浆、嵌缝和打胶等工作,其虽然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但是发展速度却非常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使用的定额子目数量非常的多,因此应该详细记录构件接口处的消耗量定额子目。

4.2以板为例的消耗量定额对比研究

(1)区别于现浇式混凝土板结构涉及的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装配式混土板结构仅涉及安装工程。预制混凝土整体板、叠合板、阳台板、空调板归为材料消耗量之一。

(2)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构件安装的定额子目中还包括套筒注浆、嵌缝、打胶的工作内容。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的建造方式,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涉及的定额子目应该远超于此。可见,构件接口处的消耗量定额子目不够详细。

(3)定额子目在《房屋建筑和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和《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中有相互的对应关系,现浇式“平板”对应装配式“整体板”“叠合板”,现浇式“悬挑板”对应装配式“空调板”,现浇式“阳台板”对应装配式“叠合板式阳台”“全预制式阳台”。

4.3以楼梯为例的消耗量定额对比研究

因为装配式楼梯相比于传统的现浇式楼梯建筑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技术发展的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具有可靠性高、复制率高等特点,极大地降低了工业化的成本,所以,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都是装配式楼梯,从而完美取代了传统湿作业方式对楼梯的建造,促进了建筑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不过由于装配式混土楼梯结构的建设也只涉及了安装工程,消耗的材料为预制混凝土楼梯,传统的现浇式建筑工程的工程计价方式对于装配式建筑也是完全不适应的,因此需要重新构建出适应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体系。

5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措施

5.1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建筑工程的技术和物品清单的各项内容必须完整和详细,以避免丢失或遗漏的项目。在确定项目内容时,应区分设计文件、标准技术规格、投标文件的不同要求和项目具体特点的内容。完成项目的定量估价,措施清单应当合理,措施草案应能反映与常规建筑计划有关的项目,并避免忽略这一要素。由于不同的建筑计划和建筑组织设计所需的工程费用差别很大,建筑计划和建筑组织设计必须合理化,并在设计阶段加以证明和论证。项目的特点为定额列项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所以必须是全面、准确和可靠的。所描述的特性必须能够反映清单要素的实质内容,并符合建筑项目价格的要求。由于装配式建筑物中安全控制的差异,凡计量规范中的项目特征中未描述到的其他独有特征,由清单编制人视项目具体情况确定,以准确描述清单项目为准。

5.2施工阶段与结算阶段的管理策略

一方面,规范管理签证,科学采用工程变更估价原则。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导致承包单位对项目的认知不够全面,施工中极易出现修改施工技术方案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工程变更,而工程变更是施工阶段影响工程中造价稳定性最关键的因素。但如果工程变更问题不可避免,也要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时间、工序、施工条件等进行合理的变更估价,保障估价原则的有效运用,并分析引起变更的因素,减少变更估价原则缺陷的影响,保障工程变更规范、合规,并取得变更签证,避免在结算环节出现纠纷。

另一方面,明确措施项目变更的责任主体,合理实现措施费用变更。在工程建设中,承包单位更改招标文件中对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的规定十分普遍,但是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其属于承包人的权利,但是更改后产生的措施费用变化,也由承包人个人承担。因此,对于措施项目变更情况一律不得调增价款,如果最终引发质量功能发生变化,发包人可以酌情调减价款。

结论

简言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科学的成本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不仅必须从现场生产定价转向市场竞争定价,而且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模式,以优化装配建筑成本管理过程,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物建造费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彩莲.基于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探究[J].四川水泥,2019(04):342.

[2]高乐,王佩云.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9):181.

论文作者:张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对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影响论文_张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