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低电压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论文_郭君竹

农网低电压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论文_郭君竹

扬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 江苏省仪征市 2114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的用电量也逐年攀升,但农村电网低电压问题却日益显现。文章主要阐述了农网低电压问题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分析了农网低电压的原因,探讨了农网低电压问题的综合治理,重点研究了解决农网低电压问题的技术策略,以期为农村电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关键词:农网低电压;形成原因;治理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资金的持续投入,农网供电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受国家改善民生政策的刺激,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用电负荷增长迅速,家用电器等生活用电比例逐年增加,农村电网供电压力也随之增大,农村部分地区低电压问题再次突显,有的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供电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共服务保障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改善农村电网供电质量,是广大农电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供电企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1农网低电压的特点

我国农网低电压的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在近几年不断加剧,对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首先,农网低电压的季节性特点比较突出,春夏两季是低电压问题最为严重的季节,根据某县级供电公司的统计,2014年春夏两季接到的农村低电压投诉数占到全年低电压投诉数的80%以上。其次,农网低电压也具有时段性特点,午高峰与晚高峰是低电压问题出现的主要时段,其中尤以下午6点至晚上10点的低电压问题最为突出。另外,农网低电压多出现在偏远山区、集镇、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化特点显著。

2农网低电压的形成原因

2.1用电负荷快速增长,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遍使用,特别是受“家电下乡”政策的激励,空调、取暖器等大容量电器普遍进入农村,农村用电负荷迅速增加,使得配变满载或过载运行。部分配电台区为应对迎峰度夏及春节尖峰负荷,防止烧毁变压器,虽然采取了更换大容量变压器的临时措施,但受线路卡脖子制约,用户侧低电压现象依然突出。

2.2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部分农网35kV变电站由于负荷增长更换大容量主变时未同步增加无功补偿容量,使得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偏小。另外,有的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在负荷高峰时未及时投入运行。更重要的是,农村的用电负荷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以纯阻性的负载为主如今转变为以感性负载为主要用电负荷。加之,农村电网位于电力系统末端,无功电源本身先天不足,大量无功功率被感性负载消耗,使得配网功率因数偏低,电压损耗大,造成了电压偏低。再加上人们认识比较片面,往往只重视有功而忽略无功,低电压比较严重的一些配电台区都存在无功补偿不到位这种现象。

2.3农村电力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除了用电量增大、线路设备落后等问题,农网运行管理的不科学也是导致低电压的重要因素。一是农网运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三相负荷不平衡,电力设备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长期存在;二是缺乏严格的管理监测机制,运维人员的职责分配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配电网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三是农网对低电压检测、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严重缺乏技术型人才和自动化装备;四是农网用户报装管理的规范化不足,单相负荷无序使用的问题较为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农网低电压的治理措施

3.1严把建设标准,提升供电能力

农网10kV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应选150mm2及以上的型号,大分支线路应选截面为95mm2及以上的导线型号,一般分支线路导线截面不能低于70mm2;新建配电台区变压器容量不得低于100kVA,户均容量不小于2kVA,供电半径原则上不要超过500m;低压主干线路应根据变压器容量大小选择截面型号,最小截面不能低于95mm2,低压分支线路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导线应选截面为70mm2及以上的型号;接户线应选截面为16mm2及以上的导线型号,减小电压损耗。

3.2优化无功补偿

在400V线路末端安装自动投切的无功补偿器,向线路输入容性无功,从而减少线路总的无功,农网无功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网优化、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农网无功优化应结合电压无功专项规划,采用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调压与降损相结合的补偿策略,选用成熟的无功优化计算方法或软件,计算、分析各种补偿模式的技术经济效益,确定最佳补偿方案。积极推行农网电压、无功数据远方监测、优化计算和控制,实现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制。农村电网供电电压监测点分A、B、C、D四类,各类电压监测点都必须装设自动记录型电压监测仪。其中D类电压监测点的设置原则应每百台配变至少设2个监测点,配变总数超过2000台的,超出部分每200台至少设一个监测点;每个供电所至少设2个监测点;较大的乡镇(含县城)至少设3个监测点,一般乡镇不少于2个监测点;每个35千伏变电站供电区域内至少设两个监测点,要设置在同一配变台区下的一条低压干线的首末两端;新农村电气化村每村至少设置一个监测点。

3.3建立完善的农网低电压预防机制

配电网的稳定运行不仅需要资金与技术支持,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农网运行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农网低电压预防机制。供电公司应根据用电量统计数据进行科学调度,加强对农网线路与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提高配电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根据区域性用电差异对变压器进行改造。另外,必须重视农网低电压预防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杜绝低电压问题的出现;基层供电企业应根据本地区负荷预测数据,在用电高峰期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避免低电压问题的出现。

3.4进行台区分容,缩短供电半径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低电压问题的措施。每年迎峰度夏之后,运行部门要根据设备负荷测试记录和低电压报修记录,将超重载和出现低电压的台变的整改安排到来年的改造计划中。对于出现低电压的台区,如果是由于负载太大而导致的低电压,要安排台区分容,缩短供电半径。如果新增供电点有困难,可考虑将负荷转移到就近的其他变压器。但要考虑2个因素:一是该部分负荷转移过去后会不会导致新变压器超重载;二是该负荷的用户对于新变压器,供电半径是否偏大(城区300m、农村500m)。若上述2点有一点不能满足,还是必须要进行台区分容,缩短供电半径。架空线路有困难可采用高压电缆,三相变安装有困难可采用单相变供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网低电压治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长期而又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负荷日益增长且复杂,往往是今年低电压治理刚完成,明年就会因用电负荷的增长,再次产生新的低电压问题。因此,对于今后的农网低电压治理,应构建长效综合治理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方案,在升级治理的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提高技术才是关键。要重视农网新技术的运用,努力提高农村的用电质量,改造升级农村电网,为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电网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炜.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7,(3).

[2]张慧杰,东里钊.农网“低电压”问题软治理[J].农村电工,2018,(2).

[3]徐强.农村低电压治理与农网升级改造[J].电力事业,2018,(4).

[4]李爱玲.农村低电压现状分析以及改善讨论[J].科学与财富,2018,(9).

[5]何峰.宁夏盐池县10kV配电网电压控制和保护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论文作者:郭君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农网低电压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论文_郭君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