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探讨论文_张卫斌

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探讨论文_张卫斌

41018119870503xxxx

摘要: 道路是建在地面以上的,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质的疏松、强度,地下水的深度等都会影响到道路的安危。所以,为了确保道路地基设计的准确性,就必须有道路沿线的地质资料作为科学依据。只有对道路沿线的地质资料有个全面的了解、准确把握才能更好的对道路地基进行设计。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任务;规范运用

引言:在市政道路工程地质进行作业之前,对地质的勘察必不可少,地质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测的情况,勘探工作是为了降低风险和保证对公路作业可行性,在勘探过程中可以排除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市政道路工程地质整体得到良好的保障。

1 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1.1 勘察目的

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道路区域内的岩土的设计参数。

为道路中的桥梁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

1.2 勘察任务

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程设计、地基整体稳定性分析等工作提供地层分布资料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

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对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特性作出评价,结合本工程性质,对基础型式及相应的持力层进行分析论证。

2 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

道路勘察前必须取得下列图纸和资料:应具备附有标明坐标、道路走向、桩号和现状地形的道路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或附有标明坐标和现状地形的广场、停车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应知道道路的类别,路面设计标高、路基宽度、选用的路面结构组合类型和排水方式,以及地下埋设物概况等。另外,应知道沿线各地段路复杂程度及道路所在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机当地道路工程经验。

3 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任务

3.1选址勘察

①对工程场地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震、矿产资源和工程地质信息以及气候、自然条件等信息进行收集;②工程现场实地踏勘,初步了解场地的土层结构情况,形成原因和大致成型年代,主要土层、地下水位等情况; ③对附近区域的建筑物规模、结构、地质资料等情况有所了解;④工程场地地质情况复杂,现有资料不能不能准确反映地质信息,应当进行必要的地质测绘及勘探工作。

3.2 初步勘察

初步勘察是在场经批准后进行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作前要掌握选场报告书,要了解到建设项目,类型,规模,建筑面积及建筑物和工艺设施的有关特殊要求,包括主要建筑物名称,最大高度,最大荷重,基础的一般与最大埋深及主要设备等情况;要取得 1/1000-1/5000 带有坐标的地形图。图上标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预计分布范围与初步勘察边界线。

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对场地内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并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方案及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资料和建议。

初步勘察的主要任务为:初步查明地层,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初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及冻结深度;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对设计烈度为7 度或 7 度以上的建筑物,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初步勘察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一般是: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根据需要和场地条件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在上列工作基础上进行勘探,测试工作。初步勘察分四部分:

3.2.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可以指导工程地质勘察方案的制定并作为工程地质评价的基本资料。主要内容如下:划分地貌单元,研究其形态特征,研究地形,地貌的演变过程;划分地层,调查鉴定岩石和土的性质,成因,类型,时代,分布范围;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各地层的性质;进行地质构造的调查,调查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研究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分布,以育程度及对场地的影响。调查研究当地建筑经验。

3.2.2勘探点的布置与孔深的确定

初步勘察阶段勘探点的布置应主要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在这勘察阶段,设计上尚未进行场地建设的具体规划,勘察人员对建筑和工艺要求方面的了解尚是粗略的,有可能了解到的只是各建筑区段的初步规划。因此,勘探工作的布置,在主要考虑地质因素的同时,只能一般地顾及各建筑区段建筑物的配置因素和有关工艺要求。

3.2.3取样与测试

这里的取样,系指采取供试验的试样,包括原状土样,水样及岩石样而非指作一般目测鉴别用的岩土样。岩石、土、水的试样的采取均要掌握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选取土样的时候要注意地层分布特点和土的均匀性,尽量做到平面上和剖面上均匀分布,并有代表性。取试样或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主要按照地层情况掌握。当地层稳定,土质较均匀,可放宽取样间距。岩石试样的采取,不一定照搬前述原则,而可按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采取并决定采取数量。水样应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规定进行。测试可以选择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方式。

3.2.4水文地质工作

在初步勘察阶段要初步查明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水文地质条件。为此要调查研究地下水类型,含水层性质,补给和排泄条件,实测水位深度,初步确定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当地下水有可能浸没或浸湿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3.3 详细勘察

3.3.1 目的

①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建筑地基,提出相应建议;②为建筑地基设计提供详细的地质工程资料;③为建筑地基的加固和处理提供工程资料支持;④为不良地质情况的防治提供地质资料。

3.3.2 主要任务

①详细勘查主要采用的手段以原位测试、勘探和室内试样检测为主;②复杂场地或一、二类建筑物,详细勘探点宜按主要柱列线布置;对其他场地和建筑物可沿建筑物周边或建筑群布置;对重要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③要以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原则钻探勘探孔深度。如果地基需要进行变形验算,部分勘探孔可以底基层压缩深度;④对场地进行详细勘探时,原位测试井、探孔数量级所取地质试样,应依据地质的复杂程度、建筑规模或类别进行确定。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部位,应依据设计要求、地基情况进行确定。

3.4 施工勘察

施工勘察不是一个固定的勘察阶段,而是一定的需要下进行的勘察工作,其目的是配合设计,施工单位,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不仅包括施工阶段的勘察工作,还包括可能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的勘察工作。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弊端,直接影响了勘察的质量以及作用,公路主管部门、施工方、勘察及监理等站在各自的立场肯定都有各自的体会和认识。由于体制方面的惯性作用,多年来形成的设计与施工脱节、勘察与设计脱节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建议相关部门选择部分项目作为试点,及早探索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设管理、勘察设计管理体制,逐步和国际接轨,进而将地质勘察的作用真正地全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韦俊行. 欧家村水电站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教训与启示[J]. 水力发电, 2017, (02)

[2]邱贤荣. 浅论地质勘测各阶段技术要点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 (08)

[3]刘涛,甄星灿. 某高层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实例分析与加固处理[J]. 建筑结构学报, 2016, (02

论文作者:张卫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探讨论文_张卫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