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探究论文_孙琼

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探究论文_孙琼

重庆市丰都县市政园林管理所 408200

摘要:当前,随着建设环保型社会的呼声愈来愈高,如何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就成为园林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如何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探究

导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无疑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若人们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要使得城市居民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就不容忽视。实践证明,城市中最贴近自然环境的建设就是园林绿化建设,园林的建设不仅可以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更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1.合理选择园林植物

为了能够构建节约型的园林,就必须要对园林植物的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并且要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由于乡土树种通常具有较强的耐性,而且在种植方面所消耗的成本较低,种植存活率很高,更重要的是养护方面较简单容易,所以在城市绿化建设时可以首先考虑选择种植乡土树种[1]。不仅如此,为了有效构建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要充分考虑诸多基本要素,例如形态、色彩等等,还要充分重视对不同种类植物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充分确保园林植物的自由生长,使其能够健康茁壮生长,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健康的植物群落,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三分种七分养”,种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养护的质量直接影响植物是否能良好的生长,进而构建出和谐健康的节约型园林。

2.节约型用水设备的建立

节约型用水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实现用水的多样性。用水的多样性表现在绿地灌溉中充分的利用雨水、河道水等多种水资源,将节约型绿化灌溉应用到绿化建设工作中。公园内树种种类较为复杂、种植密度较大,且种植面积广,因为缺乏地表水的养护,在旱季时就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灌溉,而且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现实园林绿化管护工作中,为节约水资源和劳动成本,一些园林绿地建立了滴灌、喷灌等多种绿地灌溉设备。推进集雨技术是节约型用水设备建立的关键,雨水收集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下沉式绿地模式来实现,以减少园林养护管理中对水资源的浪费。海绵城市就是利用对雨水的收集蓄水,在需要时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利用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大力推广。在城市绿地中,中水利用也是一种不错的节水型选择。中水利用在降低自来水供水消耗的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保护自然、降低水源水量的作用。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中水冲洗厕所、灌溉园林和农田等已大量使用。

3.积极提倡循环再利用型园林绿化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剪枝、枯枝落叶、残花等园林垃圾的总量越来越大。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做法是把这些枯枝落叶等绿化废弃物作为一般城市垃圾运到垃圾填埋场倒掉或是焚烧,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的压力,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易造成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断裂,城市土壤肥力得不到自我维持,不符合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城乡废弃物如枯枝落叶、工厂下脚料、生活垃圾等生产成为再生土、堆肥,替代自然土壤用于城市绿化用土和土壤改良。我所在的城市丰都,是肉牛之都,每年肉牛出栏数在一万头以上,产生的牛粪经过高温发酵等系列加工处理后用于园林绿化中,用农家肥代替工业化肥,不仅降低了园林成本(化肥成本在2000元/吨左右,农家服成本在400元/吨左右),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对土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板结),而且还经济实惠,更是解决了牛粪处理难的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园林绿地使用农家肥后,不仅提高了城市园林绿地的肥力,更促进了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肥效期还长。这样处理在成本上降低了园林绿化造价,更突出了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4.优化节水型植物配置

要想长时间保持园林绿化成果,还必须将节水型的植物配置进行优化,确保各类植物能够互相协调生长。例如,乡土植物对原产地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相对于其他植物有种植成本低、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低等优势,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城市自然和谐的本土风貌特点。从体现生态性、可持续性、地方性的角度出发,园林植物的配置上要根据典型乔、灌、草在不同生育期、不同季节、不同水分胁迫、不同配置模式下的耗水规律和需水特征,大力推广耐旱的树种、节水型的植物群落和节水型的新植物材料。以乔、灌、草结合的复合配置模式为主,与疏林草地的模式相结合,尽量减少需水量大的草坪种植面积,以达到节省管理成本的目的。在丰都,我们以栽植耗水量较少的乡土树种为主,如以黄葛树、各式花灌木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不仅丰富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而且节约了园林绿化建设栽植补种成本。

5.优化灌溉系统,提高设备节水性能

目前,喷灌是比较常见的植物灌溉方法之一,其具有灌溉均匀,提升空气湿度,冲洗植物叶片,保持花草树木鲜嫩、改善小气候环境等优点,一般运用于密植或低矮植物种植区域。不仅如此,喷灌方式类型较多,对于地被植物或草坪采用的是地埋式喷头的方法;对于灌木区则运用是低射喷头的方法;对于乔木区运用的是高射喷头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在不合适开挖管道的区域安装管口,采用胶皮管来对管口进行连接,延长到需要灌溉的区域进行浇灌。除了喷灌外,还有微灌技术,其主要包括了微喷灌,滴灌以及滲灌。和地面灌溉相对比,渗灌用水量少、土壤湿度小、间隔时间短,但其蒸发量以及渗漏量少,所以具有更为优越的节水性能。

6.做好受损植物的管理及修复工作

20世纪90年代在园林建设中一直很流行的管理模式,就是增加地被植物种类,减少草坪的种植面积,这种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但草坪的护理成本较高且成活率较低,所以在园林管理中常常用常青藤、三叶草、麦冬等植物来代替草坪,这种模式既改变了景观效果的单一性,也节约了园林生产成本。而要想做好受损植物的管理及修复工作,只改变单一的植被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自然灾害破坏的园林树木进行及时的更换。城市园林建设还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园林建设中尽量选择和城市环境相适应且生命力较强的植物。例如,在重庆,园林种植中尽可能选择能耐高温又耐寒较好的植物,而红梅、丁香、迎春等都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自然环境,并且观赏价值较高。所以说为了避免因选择植物不当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发生,就必须对园林植被的生长特性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营造出城市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在种植完植物以后,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必须做好,有的植物在种植期间可能会出现缺水的情况,所以增加灌溉次数也很重要。在植物开花时节设立一定的温馨提示标语,如“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等,尽可能避免人为原因对植物造成的破坏。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有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十分重要。因此,要改进园林植物修剪技术、完善灌溉系统、建立园林病虫害控制体系,同时做好科学的管理,做好受损植物的修复工作、提高绿色垃圾的利用率,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推动绿化养护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马雪明,鲍金艳.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实践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138.

[2]陈鹰,陈翠蓉.对节约型的绿化养护管理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7,(06):244+246.

论文作者:孙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探究论文_孙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