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仪之花浸润每一寸心田——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培养策略论文_许倩英 卫有娟 王琴 尹怡然

让礼仪之花浸润每一寸心田——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培养策略论文_许倩英 卫有娟 王琴 尹怡然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翡翠家园幼儿园,231200)

摘要:礼仪修养是当代文明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礼仪教育也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把文明礼仪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幼儿的心灵深处,让礼仪之花浸润每一寸心田。使幼儿接受文明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幼儿园和每个家庭不容推置的责任,我们要善于做生活中的观察者和发现者,抓住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礼仪;修养;教育

一、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深远意义

(一)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3-6岁是儿童文明礼仪学习、品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关键期对于幼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就好比打磨一件工艺品,在还是未成形的状态下时,你可以将它塑造成任何完美的形状,但当它塑造成型时,就再也无法轻易改变了。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更是如此。幼儿早期教育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起点,学前期幼儿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模仿能力强、可塑性高,不仅是幼儿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文明礼仪教育的启蒙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

“礼”是尊重,是文明,而“仪”是体现尊重、文明的形式。礼仪养成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几千年“和”文化思想的沉淀与传承。幼儿期是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最佳期。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希望,礼仪教育不仅对幼儿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也通过幼儿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升全民族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一)个人礼仪修养

所谓个人礼仪修养,主要是幼儿自身养成的礼仪修养行为习惯。一般来说包括仪表仪容、形体姿态等内容,仪表仪容主要是梳洗打扮(包括洗脸、刷牙、漱口、咳嗽等)、穿衣着装(包括穿衣、带帽、穿鞋的技能及装饰美化)等方面,形体姿态主要是坐、立、走、跑、跳、饮食、睡眠等方面的细节规范。如幼儿拥有健康、文明的体态动作,爱卫生,能够使用礼貌性的用语,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等等。

(二)人际交往礼仪

根据幼儿活动交往的场所,人际交往礼仪又可以相应的被划分为亲子礼仪、师幼礼仪、同伴礼仪、社会交往礼仪等。

1. 亲子礼仪

幼儿亲子礼仪主要是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与家庭成员(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与兄弟姐妹)相处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包括请求、应答、敲门、就餐、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感恩长辈、体贴关爱长辈、招呼告别等内容。

2. 师幼礼仪

幼儿师幼礼仪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与幼儿教师交往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包括入园问候、举手发言、学会倾听、寻求帮助、感恩老师、离园告别等内容。

3. 同伴礼仪

幼儿同伴礼仪主要是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包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遵守秩序、感谢帮助、真诚道歉、和睦相处等方面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社会交往礼仪

幼儿社交礼仪主要是幼儿在与他人(含亲朋好友与陌生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包括在家待客、出门做客、探望病人、接收礼物、接听电话、谈话聊天、感谢道别等方面的内容。

(三)公共礼仪

幼儿公共礼仪主要是幼儿出门在外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包括遵守交通规则、有秩序排队、在安静环境中不大声喧哗、公交车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如在图书馆知道不大声说话、不打扰他人,爱惜书本、轻声翻书等文明礼仪;在商场不乱冲乱撞,不大声喧哗,与人说话使用礼貌用语,不破坏环境和毁坏物品等等。

三、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习惯与品质的策略

(一)环境氛围的营造,于无声处感染幼儿

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学习礼仪之道。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我们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着合乎礼仪的环境,这不仅包括物质环境,还包括精神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公共区域,比如在幼儿园大门、门厅、楼梯两侧的墙面,走廊、宣传橱窗等等,可以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礼仪教育内容呈现出来,作为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窗口,用环境无声的表达幼儿园的礼仪教育理念,从而感染幼儿。在家庭中也同样如此,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礼仪常识小卡片、常用问候语图片或者标语、文明礼仪小故事等形式传递给幼儿相应的礼仪教育。

(二)一日生活的渗透,于无形中润泽礼仪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教育有其多样性,各种活动都具有教育的因素,丰富的活动、有趣的游戏是都是幼儿有效的课堂。幼儿礼仪教育还可以跟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结合起来,通过每天的起居饮食培养幼儿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常识。入园离园时和老师问好和告别,盥洗时节约用水不玩水、知道排队如厕、用完香皂放回原处,进餐时安静不说话、不玩弄勺子和食物、不掉米粒、不剩饭菜,玩玩具时有序不争抢,互相帮助友爱,户外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区角活动时共同商量讨论等等。例如,在早上的入园活动,教师可以主动微笑地和幼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交流;玩游戏时,引导幼儿要和同伴互相商量、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轮流玩一起玩。

(三)主题活动的开展,于情景下引导幼儿

集体教学活动也是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我们可以将各种文明礼仪教育内容渗透到五大领域的活动中去,开展相应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把礼仪教育内容转化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能参与的活动。如孩子们通过语言活动《小熊请客》懂得伙伴之间友情的可贵、社会活动《玩具大家玩》体会到大家一起分享玩具的快乐;在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中学会与同伴共同合作探究的力量、收拾桌面的卫生礼仪。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识,还增进了幼儿之间情感表达的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坚持把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和品行放在重要位置,对幼儿的学习给予关注和引导。

(四)榜样力量的塑造,于有形中传达礼仪

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是教育。”模仿是幼儿观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儿好奇心强,正处在学习和模仿阶段,而心理不成熟,往往不能分辨是非好坏,模仿的对象和内容都会影响幼儿对事物对社会的认知,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父母和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老师和家长,要严格要求、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恰当,给予幼儿正面积极的示范。严格要求幼儿,宽以待己的家长、老师不在少数,但往往正是幼儿无意中习得了不恰当的示范又被纠正,使得幼儿认知混乱,无法有效的获得良好礼仪习惯。所以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从细节点滴处注意,纠正一些随意行为的出现,促进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和提高。

论文作者:许倩英 卫有娟 王琴 尹怡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让礼仪之花浸润每一寸心田——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培养策略论文_许倩英 卫有娟 王琴 尹怡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