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实效性论文_楼彩云

楼彩云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运用已经普及,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也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但中职学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低下,造成教学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对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基础差,师资能力不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明确教学目标。设置以就业和升学为导向,以技能模块为核心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课程,提高师资水平,开发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其中,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是保证本专业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实效性

一、当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有偏差,直接导致其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不科学、从而对教学目标贯彻不到位,从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社会群体还是一般教育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认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就是会计专业加上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没有意识到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是差别的,这种对专业培养目标认知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降低专业教学的实效性。

2.专业学习要求高和学生基础差的矛盾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职学生通过中考选拔后进入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差异性大,大多缺乏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教材知识系统性强,理论起点高,内容枯糙深奥。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很难适应专业化教学。如学生一入学就学习《基础会计》,学习借贷记账法等知识点,仅靠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有困难,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会失去学习的热情,严重影响到后续专业学习。但像浙江省新改课程把课程改程走进会计,原始凭证处理等,又把会计知识人为的分裂,缺乏系统性。

3.新技术新法规的不断出现和教材老套的矛盾影响教学实效性

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新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层出不穷,新的会计和税法法规在不断的政策性调整,现有的教材和会计专业软件一旦确定就会延续多年不变,如2016国家在出台营业税全面改增值税政策后,教材和会计软件上相关内容都没改变,教师对新专业知识学习动力不足,习惯于利用原有的会计软件和教材,没有与时俱进,向学生传授的知识陈旧落后,导致专业教学实效性降低。

4.教学资源单一,教学设施投入重硬件、轻软件影响教学实效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学校纷纷更换一些陈旧的教学设施,基础设施在硬件方面符合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的要求,但应用软件安装数量少或都已经落后,甚至是企业都不再使用的系统,应用软件没有及时得到更新。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不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来学习。脱离了实际的教学,即使教师教的再出色,学生学的再好也是在做无用功。还有市场上开发的专业教学特色的应用软件少,购买具有强大财务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如用友ERP-U8,金蝶K/3等)费用巨大,动辄需要几十万,多至上百万,并且还不时的需升级更新,学校教育管理者会认为这部分投入不值得。更有认为教学资源就是教材和校内实训设备,没有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造成教学资源单一,影响教学实效性。

5.教师教学理念旧,教学方式单一,综合能力不强影响专业教学实效性

大多数中职教师都是从学校一毕业,就步入工作岗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虽然国家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建设,鼓励教师下企业学习。但由于学校课务重,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双休日去企业挂职,这样工作就对教师个人生活造成冲突,下企业挂职研修就停留在表面。还有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教师只是挂职,不能兼职,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很多企业并不愿意外人接触企业的财务机密,教师与行业零对接很难。随着会计政策不断调整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教师没有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知识和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单一,专业综合能力不强。造成专业教学实效性不高。

二、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实效性途径

1.明确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和会计理论与技能基础,能熟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会计及管理日常业务的专业技能人才。所以会计电算化专业决不是普通会计专业课程加会计电算化一门课程那么简单,除设置会计基础理论课程和会计专业技能课程外,必须同时设置计算机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目标要求我们人才培养必须以技能为核心,优化课程组合,实施分模块教学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按照社会对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对课程技能模块重新建构,将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方向性模块:财会办公自动化方向和财会证券投资方向,每一方向性模块对应三个技能目标模块:基础技能模块、核心技能模块和能力提升模块。每一模块对应不同的职业技能资格认定水平。在能力提升模块,设置就业与升学模块,为就业作好准备学生主攻专业技能提升,为升入高职院校准备的学生主修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这样解决了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差异性,便于教师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学习目标方向明确,动力足。各技能模块对应课程设置见表1。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1)整合现行专业教材,实现课程内容与教材的对接

浙江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大改善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但新的课程内容缺少理论支持,并且把会计核算的内容人为割裂,课程之间缺少关联性。按照课改后教材,原始凭证的编制,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登记,财务报表与分析,学生要认识记账报账算账这一完整会计核算流程,要从高一学到高三,不利于高二会计电算化等技能课程的学习。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吸收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老教材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结合新教材,编写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可以先做后学,也可以先学后做,做到教材真正适合学生,服务好学生。如用友ERP-U8这个电算化应用软件,根据软件本身的操作使用教程,量大,可操作性差。按项目编写简单的校本操作教材,模拟仿真现实业务,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就学会了技能的运用。编校本教材时,最好编成活页式教材,每一年根据科技发展、财经政策法规调整、生源变化进行适当补充或更新,使教材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保证学生学到的都是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让教学具有实效性。

(2)依托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为了让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方向性模块的三阶段设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如表1)。把职业资格标准细化。按各标准要求构建技能训练模块,以实训来带动理论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如参加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考核时,在高二第一学期上《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时,每周一节理论课在教室上,三节操作课在机房上,上机操作时加深理论,到第二学期技能强化时,学生已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的要求,通过这样的考核训练,教与学都获得了实效。

(3)全方位开发教学资源,从校内到校外,由课堂至网络,变封闭到开放

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建立校内实训室:包括建设仿真实验实训场地,ERP企业经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财务综合实训室、传票录入室等。为解决学生实习和教师调研困难的问题,建立校内专业代理记账公司。在校内创立创业孵化园,学生体验了从采购,销售,收款,记账,核算收入和成本这一流程,学生学到的专业技能知识在学校创业平台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外聘企业工作人员给学生上课,让学生顶岗实习等。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知识转化具体生动的知识,制作课件,利用数字化资源,共享网络课程,视频,动画,音频,组织学生网上讨论等。教学资源单一到多样,由封闭到开放,增强演示性实训,提高教学实效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中职教师最缺乏的就是实战经验,学校可以让教师从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中,每周让教师抽出一天时间下企业挂职研修,允许教师兼职,让教师成为企业的一员,企业才会让教师接触到财务核心,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学校要加强培养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以点带面,建立一个爱学习,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团队。请专家来校讲座,送教师去外培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出台的财经法规等。尝试互联网+教学,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新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让教师队伍永保战斗力。

教师真正有实效的教,是教师能利用最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知识,并且学有所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去反思交流、自我充电。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生真正有实效的学,是使学生真正回归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利用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趣味中体验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目标有追求有思考,厚德精技,茁壮成长。

附: 表1 会计电算化专业模块化课程设置一览表

参考文献:

[1]鲁 芳,廖新媛.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5).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322000)

论文作者:楼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实效性论文_楼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