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浅析论文_郑荣毅 杨忠刚

预制T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浅析论文_郑荣毅 杨忠刚

摘要:随着公路建设不断发展,在交通建设中,桥梁工程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在施工时,应用预制T梁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当前我国应用的预制T梁施工技术已相对成熟,但有一些不足,因此要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性。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预制T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预制T梁施工技术;桥梁工程;应用

1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为例,工程全长为30km,包含9座大桥以及4座特大桥。在桥梁施工中,设计方案中采取了预制T梁施工技术。在施工当中,需要使各个操作环节都满足规范标准,在预制T梁施工完毕后,需对T梁进行静载试验。

2预制T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1预制T梁台座施工

设置台座前,需要检测地基承载力、验算张拉前与张拉后所需承载力,必要时要将2个端头设计为扩大基础。底座采用15~20cm厚C20混凝土,上层铺设5mm厚钢板或者水磨石等其他符合要求的材料。为了防止台座与侧模之间漏浆,在台座两侧镶嵌软橡胶棒。需要根据设计提供的反拱值,在底座制作时预设底模反拱,反拱参数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梁张拉情况进行调整。反拱要按照抛物线设置。

2.2预制T梁模板施工

施工中采用钢模板,并在具体施工前对钢模板整体性能进行检查,保证可以满足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在T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端模、侧模的挠度,时刻观察模板的变形情况,满足设计规范中提出的相关标准。以本工程工艺方案控制标准来说,严格控制模板挠度,通常在宽度的1/400之内,变形不得超过1.5mm。预埋构件部位要提前确定并标注,保障预埋件位置的精准性。底模要制作成小块体积,可以提高运输、拼接的便捷性。分段制作侧模,保证模板拼接位置的紧密性。接缝处要进行刨边对接,避免缝隙过大,不得超过2mm。外模施工当中,尽可能设置在底部位置;采用整体的端模,用螺栓与外模固定。模板之间连接缝采用橡胶条填充。

2.3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施工当中,要先将腹板绑扎成骨架,采用焊接连接方法。并增设斜支撑提高结构体系的牢固性。腹板、隔板钢筋拼接完成后,要按照工程设计图纸设置定位筋等,之后安装波纹管、穿钢绞线。波纹管施工中,必须要确保波纹管接头缠绕紧实,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预应力钢筋安装完毕后,安排工作人员安装隔板钢筋。

2.4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预制T梁混凝土施工中采用连续浇筑方案。浇筑过程中不得间断。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可知,为了能够保证混凝土质量,一片T梁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得超过3.5h,分层间隔在2h以内。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使用混凝土搅拌车边搅拌、边运输,待到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将混凝土吊在浇筑位置,并进行浇筑施工。2)采用分层方案,从T梁边侧开始浇筑向另一侧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倾斜度(30°~45°)。纵向分段长度为8m,水平分层厚度在30cm以内。待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后即可浇筑下一层。3)混凝土送入模板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及含气量,通常入模温度为10~30℃,含气量不超过4%。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和标准,为了加强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要时刻监测混凝土温度,每浇注50m3就要检测一次温度。4)浇筑工作完成后,要在混凝土初凝前收浆,提高混凝土稳定性,减少裂缝产生量。待到收浆工作完毕后还要拉毛,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整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T梁预应力施工

在T梁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之后施加预应力。本工程采用了YCW250千斤顶张拉。采用双端张拉方案。张拉施工需要同步进行,并且尽可能减少同步张拉应力差,施工中要求张拉力和预应力钢材轴线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保持应力平衡。待到张拉力平稳之后即可锚固处理。

2.6孔道压浆及封锚

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完毕之后,要及时展开孔道压浆作业。在孔道内部压满水泥,这样除了可以避免钢筋锈蚀,还能够将构件混凝土连接成一个整体。通常情况下,压浆施工作业时间在预应力张拉完成48h内完成。孔道灌浆料采用专用的压浆料进行压浆,压浆之前,对孔道和灌浆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孔道和灌浆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后,不能有残渣或积水。压浆施工时,要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与桥梁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压浆的压力为0.5~0.7MPa,最多不超过1MPa,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且排气孔排出与规定流动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关闭出浆口后,宜保持一个不少于0.5MPa的稳压期3~5min。压浆后要通过检查孔道压浆情况,如有不实,及时进行补压处理。压浆过程中,要真实填写施工记录。在压浆完成之后,要及时清除锚具周围杂质并进行凿毛处理。

3T梁施工质量控制

3.1钢筋和预应力钢材、锚具质量控制

在钢筋、预应力钢材与锚具在进场之前都要出示合格证、质检证明,待到合格之后再运至施工场地。钢筋、预应力钢材每60t获取一个取样单位,在抽检合格之后方可使用,材料机械性能必须要达到工程设计标准。锚具、夹片等构件必须要有合格证、质检证明。检查钢绞线外观和硬度,检验合格之后即可使用。

3.2混凝土施工控制

混凝土需要进行坍落度试验,待到符合标准之后再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T梁混凝土要采用连续浇筑方法,尽可能一次性浇筑完成。在混凝土浇筑当中,严禁直接振动波纹管,避免预应力管道受损。振捣施工要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确保振捣足够密实、均匀,不出现过振、漏振。待到浇筑完成且初凝之后覆盖土工布,定期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3张拉机具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千斤顶,确保张拉力满足工程要求。张拉设备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压力表选用防振型产品,标定精度不低于1.0级。张拉前要将张拉机送到检定单位校检,满足之后方可施工。

3.4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布置预应力管道,确保实际布置位置与图纸位置相同,管道定位卡要控制在80cm以内,位于曲线上的管道适当加密。T梁张拉之前,先要进行对孔道摩阻损失和锚圈摩阻的测试,用于对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修正。T梁张拉时,其强度与弹性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规定,偏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再进行张拉。

4结语

综上所述,T梁施工中,必须要掌握好施工细节和T梁施工的质量管理要点,对每个施工环节展开质量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充分发挥桥梁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红兵.桥梁中预制T梁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9):197-198.

[2]刘志祥.桥梁中预制T梁体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2,12(19):248-248.

[3]林贻银.论桥梁中预制T梁的施工技术探讨[J].大科技,2012,19(12):214-215.

[4]袁胜勇.江麦拉萨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5):123-124.

论文作者:郑荣毅 杨忠刚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预制T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浅析论文_郑荣毅 杨忠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