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曾国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清王朝的封疆大吏。他不仅在政治、军事、洋务上有显赫的功绩,而且在哲学、治学、教育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在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被学术界颇多研究的历史人物。本文,试就其一个较小的领域——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进行一些初步的探析。
一、兴“小家”并“昌大家”:曾氏之家庭教育目的观
家庭教育目的亦即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普天下的父母,除了埋儿的郭巨、杀女的王玉辉,大凡都愿子女能成龙变凤或乘龙跨凤,至少也得攀龙附凤;而少爷小姐们却往往不争气,甚至“甘居下游”,蜕化成了夜游鸟和懒蛇,老爷太太们花钱费心的结果,却只造就成一辈又一辈的高衙内和孔二小姐。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及其决定下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和基本内容所决定的。家庭教育的出发点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和基本内容不同,子女成才的功绩也就大不一样。曾氏注重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有二:
其一,从“兴小家”出发。曾国藩谥称“文正”,他寒窗数十年,从军十数载,备受艰辛,方有权绾四才,位列三公,拜相封侯,深知名誉、地位、家世之来之不易,渴望自己的儿孙显赫万世,永不衰败。同时,他目睹那些达官显宦家庭之子女,不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困守祖父辈留下的基业,就是挥霍浪费,吃喝嫖赌,欺压人民,横行市井,不思上进,家业荡然已尽的诸多事例,为此而深为忧虑不安。于是,曾国藩冷静思索,费尽心机,从封建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一套治家理论和方法。他温言细语、言传身教、谆谆诱导,以求他的子女立志为人,知书达理,不求做官发财,不以优越地位自居。
其二,从“昌大家”出发。曾氏认为,家庭教育和政治息息相关,治家治国的关系密不可分。他说:“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264页。)而大众又融于各个家庭,家庭之组织,在当时的社会,又以父子兄弟为中坚,想求家事顺遂,应当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原则。国家之组织,以君君臣臣为中坚,欲求国泰民安,应当以君明臣忠为准绳。国家又由无数个家庭组合而成。因此,家庭教育是起点,也是基础。可见,曾氏把政治观贯穿于家庭教育中,而且不仅仅局限于一家或几个子弟的范围,以求实现家庭教育的长远目的;每个家庭的教育搞好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教育也就搞了上去;那么国家也就会随家庭稳定而稳定,随家庭繁荣而繁荣。
二、耕读、勤敬、孝友:曾氏之家庭教育内容观
曾国藩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虽然他常年在外做官、带兵、打仗,但家信未尝间断,详详细细,无微不至,希望子弟们对先世家风谨守勿失,以达其兴“小家”并“昌大家”之家庭教育目的。一定的家庭教育目的总是要借助一定的教育内容来实现。曾氏之家庭教育内容观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曾氏认为应当“耕读”并列,不要丢失农家子弟的本色。“耕”(包括种菜、养鱼、养猪等)可养子弟勤劳之品质并使家衣食足而有生机;“读”则可使家有书香之气。二者结合,则既能提高子弟的各种能力,又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在耕读教育方面,曾国藩强调:“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51页。) 又严格规定:“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椅、牧粪、锄草,是极好之事。”(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76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曾氏把“耕读”教育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它是家道充满活力、延续不改的辅助力。如果不进行耕读,家庭就像一辆车没有了润滑油一样,会影响其运转的。
第二,曾国藩认为,对子弟进行教育,要力持“勤、敬”(谦恭,恭敬),戒骄、戒惰、戒奢。众所周知,人类历史进入父权制以后,家中事务,多由男子担当作主,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更是如此。一家之中,就名份而言,有父子兄弟之别;就性别而言,有男女之分。正因为男子在家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其责任更为重大,而妇女往往习于骄惰。因此,曾氏从家庭全体成员,不管是男是女,是长是幼,都应有出息,不致家道败落的信念出发,纵观考察其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指出:“历观古来家世长久者,男子须讲求耕读二事,妇女须讲求纺绩酒食二事。”(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268页。)然而,古往今来家世兴衰,特别是家世衰败的事例真是太多了!究其原因,曾氏认为从理论来看,与“勤敬”二字有绝大关系,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都是如此。他说:“无论乱世治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64 页。)在事实上也是如此:“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67页。)可见,曾氏认为,理论与事实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勤敬二字则贯通其中,这是家世兴衰好坏的基本准则。
与勤敬相反的则是“傲惰”。曾氏认为,教训子弟的关键为力戒“傲惰”。他常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以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319页。)并以少时与其弟在乡下卖菜蓝、拖碑车的往事,激发其弟切莫丢弃农家本色。他已觉察到,曾氏子弟多少已染上了骄傲习气,有的人开口闭口议人长短是非,因此指出这“均非好气象”。他反复提醒在乡下主持家业的弟弟曾国潢,好好管教子侄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惰,则家中事弟日趋于恭谨而不自觉矣”(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28页。)。 在教育子弟戒傲戒惰的同时,曾国藩还主张力戒奢侈。为何要戒奢侈之弊呢?他明确指出:“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臣(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32页。)为此,就应当“ 力崇俭德,善持其后”(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370页。)。可见,为了堵塞源流,谨防傲惰、奢侈之习在曾家子弟身上蔓延,曾国藩已从积极的方面入手予以引导。他主张:戒傲惰,必须以守谦勤为主;戒奢侈,必须以崇尚俭约为主。
第三,曾氏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孝友”,即对长辈要孝敬,对子弟友邻要和善,兄弟之间要团结。曾氏常说,他的父亲“教人,则专重孝字。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62页。)而其母“饎爨心躬, 在祖必愘,宾祭之仪,百方检饬”。(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诗文》第 332页。)因为曾氏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所以,此也就成了曾氏治家之内容。曾氏认为“孝友”是家庭的祥瑞,只要做到“孝友”,就立得好处;否则的话,就会遭及殃祸。曾氏还说:“……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注:《求阙斋日记类抄》卷上,第46页。)他在这里指出了“孝友”得不到贯彻所产生的后果——家道衰败。在孝友的教育方面,曾国藩反复告诫诸子弟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爱,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爱,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注:分别出自《曾国藩全集· 家书》一, 第187页。)曾氏在这里最痛恨的是仕宦之家, 因为它能延续一二代者实不多见,最欣赏的是孝友之家,次则耕读之家,如能把孝友与耕读二者结为一体,那么家世将有可能永不衰败。可见,曾氏把“孝友”的教育摆到了何等重要的地位。
曾氏家庭教育内容全面、细致,这除了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外,还表现在,曾氏的家庭教育亦包括对妇女的严格训导。曾氏主张,女儿在娘家应做到“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择夫应视其是否“勤敬孝友”集于一身,不必念其金银田产之多寡。据曾纪芳回忆说:“文正公为余辈定功课单,……食事则每日验一次,衣事则三日验一次,纺者验线子,绩者验鹅蛋,细工则五日验一次,粗工则每月验一次。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不验。……此此遵行。”(注:《曾宝荪回忆录——附崇德老人自订年谱》第15页。)
从教育内容上看,曾氏的家庭教育观在男女方面是有所差别、有所侧重的。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官宦人家半耕半读的常规,这就使曾国藩在主张孝友、勤敬和耕读相结合的基础上,强调男子应在“看读写作”,妇女应在“衣食粗细”方面痛下功夫,以永保“耕读、勤敬、孝友”之家的风貌,这也就是曾氏家庭教育的侧重点了。
以上从家庭教育目的观和内容观两个方面对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关于士大夫正心修身思想。曾国藩认为,家庭教育的好坏,应先归功于士大夫的志趣和学术的好坏,即士大夫要进行学习,先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以此去影响子女的学习,换句话说,家中要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先天条件,他说:“士大夫之志趣,学术果子有异于人者,则修之于身,式之于家,必将有流风余韵传之子孙,化行乡里,所谓君子泽也。”(注:《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60页。)不难看出,曾国藩将家道之兴衰, 归究于士大夫之志趣学术的好坏。这种观点显然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如《大学》上所说的“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的思想。所以,他要求士大夫要先自己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上梁正了,下梁自然就不会歪,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曾氏家庭教育观的影响
曾氏家庭教育的理论,虽然主要是封建阶级的那一套,但谁也不能否定他在教育子女方面获得的成功,谁也不能否定其对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人们的影响。
影响之一:对其子弟后代的影响。同是清末“高干子弟”,曾纪泽、曾纪鸿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学而通英文,成为清末著名爱国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学也已取得相当成就。不仅曾国藩的儿子个个成才,曾家的孙辈还出了曾国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据有关调查统计,当今曾国藩的后代遍布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且多为科技、教育文化工作者,有的还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影响之二:对社会各阶层、各阶级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家乡,曾国藩的治家思想和方法,从清末到民国,从富家到贫民,从官僚士大夫到普通民众,都曾把曾氏家训奉为至宝。至今仍在人们的心目中留有一定的痕迹。关于曾国藩家庭教育观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可以用一些事例加以说明。钱穆评述说:“道、咸之际,有曾国藩家书家训,乃以书信亲教弟与子,此乃一种家庭教育。”(注: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第 168页。)侯王渝指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言近旨远,意诚词恳,娓娓不倦,尤足振聩发聋,敬顽立儒,使人涤瑕荡秽,化恶迁善,于转移风尚,变化气质,所关匪浅。”(注:侯王渝《中西文化在子女教育上异同》第160页。)冯玉祥以曾国藩“由俭入奢易, 由奢返俭难”的名言,常常教育其部属应该随时警惕;蒋介石对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很重视,视曾国藩家书为至宝。据传,每当有人询问家庭教育的问题时,蒋介石往往回复“阅曾文正公家训”某月某日即可。从上述事例中,我们无疑可以看到,曾国藩家庭教育的零碎思想及其方法,不仅与中国士大夫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官僚、政客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有些军人亦借以去教育下属、子弟及军队士兵,其影响至深至远,出乎曾国藩本人意料之外。
总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不仅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一部分学人士子、政客、官僚身上得到了突出的反映。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在阶级社会里,“家庭制度完全受所有制的支配”(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家庭教育问题,是受社会政治所支配的。因此,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教育子女,把子女培养成什么人,决不是孤立的一家一户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曾国藩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方法,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得到了阐发,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从而适合了一部分视传统文化为立身处世、教育后代不二法门的士大夫的心理,以为这就是教育子弟成才,保持家世不衰的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必须指出的是,曾国藩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及其基本思想内容,虽然带有他那个阶级的烙印,某些方面在今天已经失去了积极的意义,但其中某些具体思想内容如戒奢、骄、惰,守勤、俭、朴等,尤其是他的家庭教育观中“昌大家”的目的论,至今仍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应该通过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具有合理性的精华,而不能一概加以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