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讨意象疗法对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及焦虑的影响,完善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普住院的癌痛患者84 例,分为实验组44 例和对照组40 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镇痛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意象疗法,对照组患者只提供常规药物镇痛及常规护理。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于入院当天及入院第7 天记录疼痛次数,采用数字评估量表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NRS 及SAS评估结果显示:使用意象疗法后,患者的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疼痛程度能明显改善,且患者的焦虑症状能有效缓解(P<0.05)。
结论 在常规药物镇痛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意象疗法有利于癌痛患者疼痛及焦虑的缓解,对于癌痛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议为患者提供意象疗法。
【关键词】意象疗法;疼痛;癌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31-02
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约有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50%患者的疼痛为中至重度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1]。我国的癌痛治疗近年来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患者未得到有效的镇痛治疗[2]。
目前癌痛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常用的镇痛药如阿片类药物,由于特异性不高,常引起不良反应,比如药物依赖,呼吸抑制,致幻作用等。近年来,心理社会肿瘤学这门新的边缘学科正在兴起并迅速发展,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该学科的一项研究课题[3]。意象疗法是心理干预方法的范畴,又称想象疗法,无副作用,相比于药物治疗更加经济,而且简便易行,更倾向于机体、思维、精神的统一,适应病人的整体需要,在疼痛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4]。以往研究表明,指导性意象疗法能够有效降低焦虑程度,延缓一些慢性疾病,如COPD、慢性支气管炎等,提高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5-7]。本研究旨在探讨指导性意象疗法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焦虑程度的影响,为针对癌痛患者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4 年1 月-2014 年8 月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住院的癌症并伴有疼痛的患者共87 例,按单纯随机抽样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条件:①诊断为恶性肿瘤中晚期,本次住院期间未行手术治疗;②患者主诉疼痛;③患者自愿加入该研究;④患者年满18 周岁及以上,小学及以上学历;⑤患者意识清楚,身体状况能够配合意象疗法的操作;⑥患者无肝肾功能、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其他严重疾病者。在研究过程中,有3 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的状况,中途退出,有效病例为84 例,其中实验组44 例,对照组40 例,病人临床特征见表1。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常规的药物镇痛治疗,不提供意象疗法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癌痛药物镇痛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意象疗法的治疗。
首先向患者介绍意象疗法的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具体步骤如下:①告知病人指导性意象疗法的方法、作用,指导病人放松、并跟随指导语进行意象的想象,想象肿瘤被白细胞攻击和吞噬,最后消失,疾病康复;②让患者沉浸在一种优美而平静的意境中,无精神压力,弱化患者的消极元意象,将情绪向积极的方面调动;③指导病人使用播放器播放意象疗法的音频资料,每天听2 次(10:00,16:00);④在疼痛发作时让患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影等,每次30min,可以有家人在旁协助。上述方法实施1周,由主要研究者每天进行监督,并给予指导和反馈,记录入院当天(干预前)及入院第7天(干预后)两组病人疼痛发作次数及强度,以及两组病人焦虑程度。
1.3 评估工具1.3.1 采用数字评估量表法(NRS)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强度的变化。评估量表上标尺划分为十等份,数字越大代表疼痛强度越强。使用时告知患者,0 代表没有疼痛,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 则代表能想象的最严重的疼痛。让患者在这11 个数字中选择自己感觉符合自己疼痛强度的数字,做出标记并予以记录。
1.3.2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
SAS 由Zung 于1971 年编制,包括正向评分15 题,反向评分5 题共20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4 级评分,能较好地反映被试的焦虑感受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50 分-59 分为轻度焦虑,60 分-69分为中度焦虑,70 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8]。
1.4 统计学处理:各统计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组内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发作次数(见表2)。
3.讨论癌性疼痛是指癌症及癌症相关性病变所致的疼痛,给病人带了极大的痛苦,它不仅是对躯体的打击,同时也是对心理,精神的严重摧残,并且在社会关系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癌痛患者来说,每一次的疼痛感知,都会从这些方面对患者造成一次沉痛的打击,并且这些疼痛可能预示着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康复无望,为患者带来绝望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求生意志和生活质量。临床中,护理人员虽然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护理,但是并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患者究竟遭受着怎样的身体及精神折磨,所以本实验旨在研究在常规的护理方法上,尽量全面的为患者提供意象疗法的治疗,看是否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减轻患者的心里负担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在疼痛发作次数以及疼痛程度上无明显差异(P=0.186和P=0.726),组间具有可比性。临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发作次数以及疼痛程度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中疼痛发作次数以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和P=0.034)。以上结果说明:癌症患者在经临床治疗后疼痛症状能很大程度改善,而结合意象性治疗后,能进一步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生存质量。
癌痛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症状,可能由于长时间受疼痛折磨导致精神紧张、恐惧等不稳定情绪,癌症的治愈无望亦加重了患者的精神负担及焦虑情绪。本研究中探讨了意象性治疗是否能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别(P=0.834),而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8);同时,实验组在干预后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2),但对照组中干预后的焦虑程度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别(P=0.164)。以上结果说明,意象性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而单纯临床药物治疗虽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却并不能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
这些结论与国外相关研究的结果有相似之处,当人处在安静放松环境之中,全身各个系统的相关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有助于消除疾病因素造成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积极正面的意象引导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促进机体的修复能力和提高免疫力,同时可以减慢心率、减轻疼痛,减缓压力、改善情绪和缓解疲劳,对疼痛焦虑情绪的缓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7]。
综上所述,癌痛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在常规癌痛治疗基础上采用意象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癌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减少癌痛发作次数,降低焦虑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癌痛辅助治疗方法,应将其推广到临床工作中,真正做到不仅仅关注癌痛病人疼痛的治疗,更关注到癌痛病人的心理、生活质量的全面护理。
参考文献:[1] 明星,周立.癌痛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46-47.[2] 王静,贾爱华,邵军,et al.癌痛患者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13):1692-1693.[3] 谢忠,银正民,廖思海,et al.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对癌症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76-178.[4] 李玉乐,吴欣娟.疼痛的影响因素及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23):2073-2075.[5] Louie S W.The effects of guided imagery relaxation inpeople with COPD.[J].Occup Ther Int,2004,11(3):145-159.[6] Moody L E,Fraser M,Yarandi H.Effects of guided imagery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and emphysema.[J].Clin NursRes,1993,2(4):478-486.[7] 赵欢欢,韩则政.指导性意象疗法对哮喘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症状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33):4172-4173.[8] 王文菁,许明智.焦虑自评量表在精神疾病病人中的因子结构研究[J].广东医学杂志,2009,19(30):1416-1418.
论文作者:任伟, 潘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意象论文; 焦虑论文; 程度论文; 疗法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