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青海西宁 810001)
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体内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只有两种包虫病存在,即囊性包虫病(CE)和泡性包虫病(AE)[1]。囊性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感染引起,简称包虫囊肿。囊性棘球蚴病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为高度流行区[2]。棘球蚴在人体内可寄生于几乎所有的部位,但肝包虫的发病率最高[3]。临床上尽管肝脏检查的常用方法是CT和超声,但由于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对肝包虫病的诊断定位及定性具有较高价值,正逐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4]。本文将从MRI对囊型包虫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囊型包虫病理学表现
囊型肝包虫病囊壁分内外两层,外囊是机体受虫体刺激后新生的纤维结构,内囊是虫体本身,由生发层和角质层组成,内囊生发层是寄生虫本体,产生的原头蚴活性反映包虫囊的生长发育能力[5]。肝包虫囊肿在生长过程中生发层长出含头节的生发囊,生发囊脱离生发层后即形成子囊。单纯型囊肿型是包虫寄生的初期阶段,活性最强[6]。“囊中囊”是子囊型的独有特征,早期子囊小,分布在母囊的周围,随着子囊增大、增多,占据囊肿全部空间。包虫生长的中期,活性降低,可因衰老、感染出现内囊分离、塌陷,呈“水百合花”征、“飘带征”。包虫生长的晚期,囊肿中心实变。随着活性物质的破坏,钙盐沉积使囊壁及囊内钙化加重,呈现坏死实变合并钙化,呈“蛋壳样”,提示:原头蚴死亡。
囊型包虫的常规磁共振表现
囊型包虫MRI常规表现:包虫囊肿在MRI下呈现边缘光滑的圆形或者椭圆形囊泡,内囊液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T1WI呈稍高于囊液的等低信号,而T2WI则为明显的低信号,囊肿周围肝组织信号无异常,囊腔周围无晕环。钙化型包虫钙化部分在T1WI及T2WI下成双低信号影。内囊从外囊剥离破裂者可表现为飘带征;合并感染的病例可有信号、形态的变异,常规磁共振成像在细粒棘球蚴病的特征方面起了主要作用[7-9]。
囊型包虫的磁共振多技术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着重于显示病变的典型影像学特征以及与其他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MR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MRI波谱成像(MRS)及分子影像学等能在血流动力学、生化代谢及分子水平理解泡球蚴的生物学行为,把对该病的认识从常规的影像解剖图像分析上,提高到功能状态及无创病理水平进行探讨。
囊型包虫的DWI进展
DWI是目前唯一能够观察活体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能够从分子水平反映人体组织的空间组成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水分子的功能变化,进而检测出与组织含水量改变有关的形态学及生理学的早期改变[10]。DWI在脑及腹部的单纯囊肿、包虫囊肿、肝脓肿、子宫囊性肿瘤及蛛网膜囊肿的鉴别诊断上有帮助[11]。DWI通过比较病灶及灶周组织的ADC值,提供客观的量化信息,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已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DWI可通过ADC值的测量鉴别肝脏囊型包虫病和肝脏单纯性囊肿,原理多认为两者囊液内分子密度不同,包虫囊肿内含有较多组织成分,葡萄糖、蛋白而导致水分子弥散差异所致[12],但是具体哪一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尚无有关报道。Inan 等[12]认为,因为包虫囊液内包含黏稠的棘球蚴砂,而棘球蚴砂包含头节、钩、氯化钠、蛋白、糖,类脂以及多糖,因而弥散受限,ADC值下降。而单纯囊肿细胞黏稠度较低,因而ADC值较高。而对于囊液的生化分析以及囊液内具体哪种成分在弥散成像中起主要的作用,以往相关研究较少。
囊型包虫MRH进展
MRH最早应用于胰胆管,以后又逐渐扩展到其他器官,现水成像技术已经扩展到肝外器官的应用中,尤其在脑和肺部细粒棘球蚴病诊断中的应用。水成像技术对细粒棘球蚴包虫病的意义在于不仅清楚显示了病灶的本身而且提供了常规MRI难以显示的继发性的影像学表现[13]。在显示细粒棘球蚴病的包膜、子囊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它不仅可以探明包虫囊肿的数目、大小、形态和类型,并获得更多的信息,如了解并发症(如包虫的感染、破裂)及其引起的病理改变,MRH可以清楚地显示包虫囊肿、囊肿有无破裂、破入胆管的情况,可提供病变区内胆管是否有破坏、梗阻、邻近胆管的受压移位等信息。对复杂类型的不典型包虫病的诊断更有优势。水成像技术与常规MRI图像二者联合使用,获得病变信息更为全面、客观,对于临床制订完整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囊型包虫MRS进展
MRS目前以1H-MRS最常用,主要评价对象通常有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磁共振波谱(1H-MRS)是目前唯一可无创性观察活体组织代谢的技术成像。该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能较为方便地检测到活体组织内某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浓度[14]。NAA是正常神经元的标志物,其减少代表神经元减少和缺失,凡是有脑损害的疾病都可以引起NAA浓度的下降[15]。Cr是能量代谢过程中高能磷酸键的缓冲储备物之一,它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提示病灶内部能量消耗的情况。Cho是细胞膜的成分,前期研究表明病灶周边的 Cho 峰升高,提示细胞密度高、细胞膜代谢增加、细胞增殖和细胞代谢越旺盛,Cho浓度越高[16]。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高端影像设备不断在临床投入使用,前人众多研究表明利用MR多技术联合扫描,对囊型包虫在不同分期、不同分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囊型包虫病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雅棠包虫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学杂志,1994,11(5):4-6.
[2]蒋次鹏.今日中国包虫病地区分布[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8):1244-1247.
[3]赵国斌,张玉兰,马建国.囊型肝包虫病CT诊断价值与分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0):979-980.
[4]木拉提?哈米提,李莉,艾克热木?阿西木,等.新疆地方性肝包虫病 CT 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J].科技通报,2012,28( 3) : 75-80.
[5]Gil-Grande,Lais A,Prieto G.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efficacy of albendazole in intra-abdominial hydatid disease[J].Lancet,1993,342(11):1269-1272.
[6]郑宏,徐志新.宿主感染细粒棘球蚴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2002,15(1):55-57.
[7]贾文霄,米日古丽.肝包虫病的磁共振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1,17(11):1070- 1071.
[8]强永乾,孙兴旺,李妙龄,等肝脏囊性病变的CT和MR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2):201- 204.
[9]宋发亮,韩淑华,方佳,等肝包虫囊肿CT、MRI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8):1008- 1009.
[10]Charbonnet P,BuhlreL,Sagnak E,et al.Long-term follow up of patients with alveolar ec hinococcosis.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06,29:473-478
[11]Chan JH,Tsui EY,LukSH,et ai.Diffusion weighted MR imaging of the liver:distinguishing hepatic tumor.Abdom Imaging,2001,26:161-165
[12]宋发亮,杨贵斌,谭湘萍,等.人体包虫病影像诊断学[M].乌鲁木齐: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 1 -3.
[13]Inan N, Arslan A, Akansel G, et al.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imple and hydatid cysts of the liver[J]. AJR, 2007, 189: 1031-1036.
[14]张川林,刘焱,任永芳,等,脑包虫病的CT和MRI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6,7(3):198-199.
[15]Gokcay A,Kitis O,Ekmekci O,et al.Proton MR spectroscopy in Rett syndrome[J].Comput Med Imaging Graph,2002,26:27l-275.
[16]Howe FA,Barton SJ,Cudlip SA,et al.Metabolic profiles of humanbrain tumors using quantitative in vivo 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Magn Reson Med,2003,49:223- 232.
论文作者:马越1,, 李文方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囊肿论文; 虫病论文; 磁共振论文; 子囊论文; 细粒论文; 技术论文; 信号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