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_音乐论文

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_音乐论文

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践能力论文,音乐教育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音乐教育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音乐是一种创造性艺术。音乐的声音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非自然的声音。音乐教育中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音乐语言对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音乐语言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爱因斯坦也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像,想像又是创造的前提。因此,通过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还可以起到调剂、平衡心理情绪和引发学生创新兴趣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创新学习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创新知识的追求,逐步确立创新的理想。

2.音乐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音乐实践活动是由创作、表演、欣赏这几个基本环节组成的。没有音乐创造,就没有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音乐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只有通过创作表演,才能把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变成实际的音乐音响,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并反馈出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然要注意艺术实践与理论学习的结合。如:讲发声知识,学生就要实践唱歌;上欣赏课,学生就要听,要联想;讲乐理,学生就要实践视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主动地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这是高层次的实践。

(二)

音乐教师既要更新教育观念,又要改进教学方法,主动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任。

1.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唱歌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创新学习的兴趣遭到扼杀,创新意识受到抑制。教师充当着“教唱者”的角色,体现不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也贬低了教师应有的生命价值。我们必须破除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束缚,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

(1)要树立素质教育观。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使其真正成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有效途径。

(2)在确立现代艺术教育观。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既能培养德行,也能增进智力,但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这也就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审美是一个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的过程,审美教育应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投入到各种审美活动中去,要尽可能多给他们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充分表现自我的条件,并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予以充分的尊重。

(3)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提供或选择适合发展需求的机会、手段、方法等。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和引路人,而不总是一个好与差、对与错的评判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民主、安全的环境中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创作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能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得好:“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如果想要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像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我们就应该摒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并做到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采用音乐游戏、歌舞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用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以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积极探求,形成主动性。让学生们在玩中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力的表现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音乐创作教学与创造性活动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美感的升华,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一个较好的途径。然而,创作教学是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最薄弱的环节,许多教师甚至还不曾尝试过创作教学。郭声健博士组织各地数十位音乐教师近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中小学音乐素质问卷调查,关于“你会简单作曲吗?”这个问题,在被调查对象中表示会简单作曲的只有18%(小学低年级是5%、小学高年级是28%、初中是19%、高中是11%),不会的占了82%。这一极不理想的调查结果,应该引起全体中小学音乐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一定要加大创作教学的力度。

笔者日前听了我校吴扬老师的一堂音乐创作课,颇受启发。吴老师根据孩子们好动与爱美的性格特征,引导孩子们进行舞蹈创作,让学生将喜形于心的思想感情借助一定的动作表达出来。创作过程中,吴老师先给孩子们音乐、主题、情节与段落,并提出创作要求:①舞蹈动作要有节奏上的起伏;②有队形、画面上的变换;③舞蹈动作要极力追求美。孩子们根据吴老师所提供的素材和提出的要求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进行编排创作,课堂里洋溢着唱而乐、乐而舞、舞而美的气氛。除了舞蹈创作之外,吴老师还根据孩子们爱模仿、好想像的特点组织填词、填曲创作比赛,看谁的词、曲填得最完整最美。填完后,再让学生上台表演,进行讲评。这样的音乐创作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组织音乐活动,培养实践能力。音乐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多种渠道,借助学校兴趣小组、家庭教育、校外教育机构的力量组织开展音乐活动,把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像,为学生提供艺术创新的源泉,而且能进一步激励学生创新动力,确立创新的理想。例如组建学校管弦乐队,经常开展训练活动,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为在演奏时,演奏者必须进行多向思维。他(她)不但要记住乐谱,还要记住力度、速度、音色、音高、时值、节奏和指法等方面的要求。演奏者必须同时启动眼、手、耳、口等多种感官和大脑神经系统,并使他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大脑记忆功能不断得到刺激和加强。在努力表现作品意境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都会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另外,学生经常参加一些比赛和演出活动,都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学生的接触面广了,胆子大了,自信心足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4.改善教学条件,营造创新氛围。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如开辟合唱、唱游、舞蹈、器乐等专业教室,添置音乐教学设备等物质条件。要发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艺术知识和掌握的艺术技能美化校园、教室,形成创新的物质环境。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橱窗、校报等信息渠道为学生提供各种艺术信息,形成良好的艺术信息环境。通过组织声乐、器乐、舞蹈等竞赛活动,创设创新竞争的氛围,形成创新竞争环境。

(三)

音乐教研人员既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实践指导,积极构建艺术创新的机制。

1.深入开展音乐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本学科独到的优势,广大音乐教研人员要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使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促进音乐教育理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指导音乐教育实践。

2.参与构建适合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课程是整个教育系统运行的软件,课程结构制约着人才素质结构,教材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正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之际,广大中小学音乐教研人员应加强课程教材创新的研究,为构建适宜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做贡献。评估体系的创新,要改革“导向应试”的评估体系,建立“激励创新”的评估体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评价标准、手段、方法要多元化;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3.认真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我们很难想像缺乏创造性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实施创新教育,首要的问题是对教师进行培养训练。各地中小学音乐教研人员是当地音乐教育、教研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师,理应担负起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逐步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成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师。

标签:;  ;  ;  ;  

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