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兰昊论文_兰昊

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兰昊论文_兰昊

兰昊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宁河供电分公司 天津市 301500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存在生产技术落后、配电网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加大了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的难度。电力企业技术人员必须创新生产技术,提高电网自动化管理水平,以提高电能的产量。本文对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这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更快的发展。在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越来越快,对电能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电力供应不足,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我国经济的提升,只有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的运行,才能保证电力企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生产;管理;应用

导言:配电自动化要想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得到应用,需要将生产技术落后、不合理的配电网设计等问题先解决好。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需求量提出了新要求,企业若是电能供应不足,会影响到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

1、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1.1可靠原则

配电自动化应遵循可靠性原则。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得到保证。如果不能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就会直接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遵循可靠原则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失误与故障的发生。

1.2实用原则

配送自动化应遵循实用原则。在选择自动化设备时,我们不仅要选择质量,还要考虑它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很多的配电系统当中,选择的是最先进的设备,引进的是国外成熟且相对领先的技术,完全照搬,可是并不符合实际工作,使用起来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造成资源浪费。最常见的问题是电压部匹配的问题,盲目地引用只会浪费资源、流失资金成本,达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标,不能广泛覆盖。

1.3安全原则

配单自动化要遵循安全原则,它是保障电能供应安全、稳定的前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与生产都离不开电能的需求。一旦电能供应不能够稳定,极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用电安全是一定要放在首位的。

1.4创新原则

配送自动化应遵循创新的原则。配电自动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技术支持和严格的管理体系。配电自动化在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在工作中总结研究,完善现有配电自动化应用,以求其更能适合我国国情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与管理工作也要跟随时代进步的步伐逐步调整、创新科技,这样就可以提升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水平,与时俱进,甚至赶超发达国家。

2、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 实际应用比较差

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处于停滞阶段,由于电力事业的起步比较晚,所以现代化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开始飞速发展,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技术比较落后,所以引进了配电自动化技术,这项技术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普及率越来越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程度比较低,配电自动化的普及率不及10%,而且实际应用也比较差,工作人员没有掌握技术要领,资源分配也不够合理,有的自动化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电力行业配电网的发展。

2.2 配电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程度比较低,配电生产管理的水平也比较低,应用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比较差,由于不了解配电设备的全部功能,使得自动化设备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应用中,而且无法对自动化技术进入更好的改良。在建设配网时,还存在配网规格不达标的问题。配电网在自动化运行时,相关人员没有做好监管工作,技术人员比较缺乏,配电管理的水平比较低,管理的标准也不统一,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配电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2.3 发展并不均衡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较晚,速度比较慢,电力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也比较落后。这极大地限制了社会的发展。配电网建成后,生产效率相对较高。这可能导致电力系统不能满足配电生产管理的要求。我国的人口比较多,分布并不均匀,而且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均衡,电力主干线路比较长,线路的分段点却比较少,使得线路联络程度比较低,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在电网中,应用比较多的仍然是单辐射线路。由于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国家为配电网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配电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了,配电网的建设也更加完善。

3、电力企业配电的自动化

电力企业要保证配电生产的安全稳定,就必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电能的传输和使用必须首先满足安全原理。电能的安全是电能传输和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促进了社会和工业发展的同时漏电、触电等意外事故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电能输送以及使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做好,减少电能对人们造成危害的机会。电能的使用也必须稳定,工厂的生产中由于对电力供应的电压有一定的要求。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对工厂保证持续的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电压的不稳定可能对导致工厂价值数百万的仪器造成损坏,给工厂造成极为重大的损失。所以配电自动化必须要保证用电的稳定性,电能的不稳定会给居民的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有时候会造成起火等问题,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可以有效的控制电压的稳定性,避免对居民和工厂造成一定的危害。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也有利于控制失误的产生以及故障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电的自动化需要尽量的遵循实用性原则,在选择自动化设备时首先需要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质量,同时在购进国外的先进的设备时首先应该应该对国外的领先的技术进行研究,然后决定适合自身情况的配电方案,然后选择合适的、优质的设备来完成这整个系统。分析清楚当前所使用的配电自动化设备以及电网的电压分配问题,不合适的设备不但不适合整体电网的发展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无法达到合理的使用效果。配电自动化首先要遵循创新的原则,配电自动化的过程在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配电的技术设备都必须进行合理的创新,紧跟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为社会更好的发展以及居民更好的生活水平而不断改进。推动电网的自动化进程,提升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水平,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努力提升我国电网配电的自动化水平。

3.1 配电自动化的远程负荷转移功能

配电网的稳定性的保证主要是应该对全部的联络线路的负荷进行调整以达到对线路的开关容量、线路负荷、电网线路的各种条件进行分析,在进行合环潮流计算可以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遥控中可以实现远程遥控的自动化控制。传统的对各个电路的负荷进行调节时应该对一段线路进行切断,对一部分的开关进行断开对供电需求较高地区的线路开关保持开启的状态。远程遥控自动化控制是线路从变电站输出,中途有多个分段开关,这些开关的存在以及搭配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可以形成在不停电的状态下远程遥控各个线路的负荷,保证各个地区适宜的供电量。由于自动化的远程遥控负荷转移功能使得减少了现场的人员的数量,可以保护电路相关人员的安全。人员可以在不靠近电路的情况下对电路的开闭进行调整。同时自动化的设备及系统可以减少现场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企业的配电自动化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厂企业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的远程遥控负荷转移功能可以快速计算配置网线的方式,也可以遥控移动一些危险的主线,生成的配电方案也是动态的可以对线路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快速有效的配电以实现负荷的平衡。

3.2配电自动化中故障切除以及非故障端恢复供电功能的应用

配电自动化的整个结构中存在着多个断路器,这些断路器存在于每个变电站,而且线路中有多个分段开关,这些开关对改变线路的联通方式,从而进行合理配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某个线路出现短路时,这条线路就可以自动进行挑闸反应,切断这条通路,系统会进行分析现有的电线网络情况,通过调节分段开关的开闭自动对故障进行隔离,及时恢复电能供应,增强线路的稳定性。同时这项功能对人们发现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对电网的安全性进行保证,促进了电网配电系统的优化。

3.3 接地故障自动判断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最基本的任务是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是保护整个电路网络盒相关人员的一种方式。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生产中的使用时应该设立接地故障自动判断的系统,接地故障自动判断的系统可以对线路的分段开关以及联系节点进行遥控试拉,这样就可以判断接地故障的发生位置,接地故障自动判断的系统可以将分析得到的位置信息传输到配电调度人员的手中,便于维修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完成对线路的抢修,时刻保障配电网络的稳定性。接地故障自动判断的系统节约了进行检修以及调查事故的发生位置的时间,从而可以降低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4 优化配电网结构

目前,自动数据分析系统在电厂和企业自动配电网中,可以根据目前的电路条件,生成配电网结构的优化方案,并对线路各区段的内容、触点开关、和导线形成负载分布平衡的状态.优化供电结构,提高电能输出。这种方式由于可以增加或减少线路分段开关的数量以及联络点的连接方式,重新分配负荷压力,对一些线路可以进行一定的保护。也可以缓解某些线路的用电压力。

4、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应用的未来趋势

目前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开展较早的地区如辽宁、福建,配电自动化发展已经在各个方面发展的相对先进一些,发展形势良好。如辽宁省是我国“十二五”早期开始实行配电自动化工作的,其中包括大连、沈阳都是早期的试点城市,沈阳在核心区投入了1.5亿进行升级改造,其供电可靠性与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到了99.999%和99.987%,环网率、N-1率、线路绝缘化率和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都达到了100%,不停电作业比例100%,用户故障年户均停电时间是4.5min,沈阳城区不停电作业比例87.27%,截止到2015年城区生产类投诉同比降低41.7%。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依据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进程,可以分析出未来的配电自动化发展方向为以下几方面:

4.1优化通信方式

目前的配电通信方式有无线、光纤、载波和电缆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覆盖状况都是不同的。优化现有的通信方式将是未来一定要做的,使现有的通信手段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地充分利用起来,这将给配电自动化带来重大的发展。

4.2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

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供电工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优化网络结构,极大程度地减少线路损耗。这样就给供电企业降低了成本投入,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于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的研究重要且必要。

4.3配电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目前,配电自动化新技术是指用户的电力技术,即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有效结合,将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系统。这是一种能够有效保证电能质量,使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新型集成技术。这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力供应能够更独立地为不同用户服务,从而满足更高水平的用户需求。

5、结束语

我国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为了保证电网稳定的运行,相关人员应合理应用电力生产技术,还要引进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的效率。在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管工作,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还要构建安全管理的体系,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在电力供应的过程中,需保证高效、可靠,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出现。管理者一定要具有较高的素质以及责任感,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提高配电管理的水平,促进电力企业更快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鸿利.供电企业配电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系统建设以及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8,(04) .

[2] 梁伟文.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7,(05) .

[3] 张燕.供电公司配电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系统建设以及应用探究[J].电力讯息.2018,(26) .

[4] 朱利锋.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7,(03) .

[5] 苏毅方,顾建炜,王凯等.杭州配电自动化实践与应用[J].供用电,2017 (9) :28-30.

[6] 曾庆明.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科技,2016 (34) :148-149.

[7] 柯联丰.分析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8 (24) :114-115.

[8] 韦小福.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14) :157.

[9] 刘绍敏.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在某城网中的实用化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1) :9-10.

[10] 陈振生.城市配电自动化技术[J].江苏电器,2018 (01) :1-7.

论文作者:兰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兰昊论文_兰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