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电力系统进入了“大运行时代”。在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运行面临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安全风险,很容易导致电网的大范围停电,甚至是人身伤亡事件。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大运行体系下提高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对策
1影响大运行体系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因素
电网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度和传统调度模型相比较具有诸多不同,比如新增加了电网设备监控管理,能够实现在线状态监测管理,电网调度和运行维护的自动化实现。所以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电网建设的首要任务。
1.1外部因素
在电网调控运行中外部风险因素是比较难控制的,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刺激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其是影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例如相关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失误的情况,在进行设备参数配置时的粗心都会造成电网出现事故,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鼓励政策以及责任制、通过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意识,从而解决人为方面的问题。另外,为了有效改善气候以及地质因素的危害,可以在电网线路构建时提升安全防范等级。所以要有效处理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不但要消除自然因素的作用,同时也要有效解决管理人员在设备方面的操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电网外部因素的影响,确保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
1.2内部因素
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的内部因素包括集约化因素、硬件因素、电网管理因素、系统运行因素。其中集约化因素指的是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和传统电网管理模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电网管理模式转换过程中,大运行体系模式涉及到的业务集约化业务将会改变原有系统调控策略,比如系统整体调控、断路器联调控制、继电器保护控制等等。电网大运行体系下调控一体化对细节要求更为精细,但是随之增加的是系统运行风险。系统硬件因素指的是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比如服务器、断路器、继电器等设备在长时间运行状况下,难免会出现安全隐患,如果这些安全隐患暴露出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致命的。管理因素指的是系统内部在自我管理调整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故障,比如技术上的不足,操作过程的误区,都会造成系统调度过程中的不足。此外,如果系统出现死机或者系统崩溃的情况,都会造成电网系统失控。总的来说,电网调控的内部因素是主要因素,也是可控的风险因素。所以控制好电网内部因素才能够最大范围控制好系统安全因素,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2大运行环境下管理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思路
在大运行环境下,强化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能够对电力网络系统做到有效改善。因此,系统安全管理检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必须的,设置严格的程序管理电网运行,提高电网系统的自动化调控水平。(1)做好安全风险管理标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工作,并认真落实,要求企业员工都了解相关规定,并严格遵守。同时为了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可以将先进的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到电网运行管理中,对每个调控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并设置标准化流程系统,利用标准化操作完善电网调控安全管理;(2)风险预防方案要不断完善,并利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对错误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减少错误操作,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电力企业加强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奖励表现优秀的员工,严厉惩处习惯性违章人员,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运行体系下提高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的对策
3.1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体系
管控体系的合理性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此重视,根据现实情况和相关规定要求,完善现有的管控体系。在现有管控体系中,需要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具体化,同时需要明确管控标准、管控制度以及管控人员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责任制的要求,为每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使每项安全风险管控的内容均有人负责,进而减少电网调控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的机率,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2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审核
为了全面管理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能,电力企业应该设置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门审核的部门,并且配备拥有专业技能的审核检查人员。安全管理审核部门的建立同时也可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保障顺利开展后续的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管理的效果。比如设置专门值班人员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进行审核,强调值班人员所担负的责任,也赋予值班人员必要的管理权限,简化工作流程。值班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不定时检查电网调控运行情况,独立解决运行中出现的一些小故障,同时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和上交电网调控运行的每日情况,认真交接相关工作,保障安全管理审核工作的规范化和具体化。
3.3加强调控运行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的因素是电网调控运行风险控制最为主观、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要有效进行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就需要提升调控运行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电网调控系统是受到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电网调控的整个程序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因此需要加强调控运行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风险性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定期的通过培训以及考核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另外,需要定期对实际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操作能力进行模拟演练,并通过专业性的讲座或交流来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适应电网调控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并完善电力企业的人员考核制度,通过相应的奖惩措施来最大程度的调度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3.4做好系统信息监控、分析管理,及时处理电网调控异常情况
系统监控管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巡视备监控界面、光字牌、事项窗口,并且做好相关信息记录。电网信息分析管理包括在线分析和后台分析两个部分。在线分析是电网实时性的体现,比如当电网设备跳闸的时候,系统能够根据信息报文和故障波形进行信息分析,如果故障信号不全面可以进一步核查,当电网运行设备正常的时候,可以根据光字牌、报文信息进行电网状况跟踪分析,判断电网运行信息的全面性和正确性。后台分析是电网信息在线分析的补充,主要是根据系统提交信息报表进行深人分析,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系统信号抖动、干扰、错漏情况,指导提高在线分析水平。
3.5提升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管理电网调控运行的能力也体现在勘察施工现场、检修设备器材、解决故障等方面。电力系统突发事故的发生通常是不确定的,所以如果在施工现场出现了突发事件,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在相关规定要求下,初步判断突发事故的原因、产生的具体故障、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时将线路信号恢复,认真观察仪表变化的规律,与此同时,要合理检查其他设施运行的情况,并将现场发生的状况详细报给上级领导部门。另外,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管理人员要针对突发事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或缓解方案,把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相关调度和指令认真贯彻落实,配合检修人员妥善处理好突发状况,降低源头上的安全风险。
4结语
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运行具有传统电网调控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和调控方式的不断进步,我国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应对之道[J].池蕙平.湖北电力.2015(01)
[2]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析[J].陆文武.广西电业.2016(11)
论文作者:李颖,刘超宇,戴东阳,刘子洋,侯延鹏,刘旭,隋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电网论文; 因素论文; 系统论文; 风险论文; 体系论文; 在线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