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视野下的农村经济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经济论文,环境保护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据了三分之二以上,而人均耕地又比较少的国家而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农村地区的影响最大。所以,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目标,一定要全面繁荣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确保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而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依附于当地的环境,而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已对我国农村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并且还将造成愈来愈大的威胁。环境保护问题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已显得刻不容缓。
一、环境保护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是环境污染降低了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能力。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环境要素的不可逆性改变甚至于崩溃,造成了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内的全部农业生产领域生产能力之下降,而且在短期难以得到恢复。水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命脉,一旦出现水体污染,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农业生产,而水质的安全更是会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的效益。一旦使用了受到过污染的水来灌溉各类农作物,就很容易导致农作物的中毒,出现病虫害,农产品质量的下降等不良后果,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则是有可能造成农作物的枯萎死亡,造成一部分地区不得不转换农业生产的主导品种,被动地调整当地的农业种植业结构,在十分严重的状况还会让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二是环境污染威胁广大农民的经济安全。因为生态系统是历经十分漫长的时间后才逐步形成的,其中的一些要素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以及彼此依存性,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某些要素均会不可避免地对系统自身造成危害。这些系统当中的一些个别要素或者部分要素一旦受损,就会导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进而导致损害波及到人类社会,这就会对居于系统当中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行为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比如,上游砍树造成下游水患的现象就是典型的证明。同时,在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当中加入一些要素也是产生危险的主要原因,而且会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一些害虫的出现会在比较大的范围内产生蔓延之势,甚至还会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生物防治手段,导致对当地林业生产与种植业产生毁灭性打击。
三是环境污染必然会危害到当地农民的身心健康。环境污染对于各地农村群众的直接影响主要集中于对农村饮用水和食品污染破坏之中。一旦误饮、误食了受污染的水与食品,容易造成一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多种疾病,甚至危及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由于一些地方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造成一些农村的饮用水质已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
二、环境保护视野下发展农村经济的策略选择
(一)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能够让农民群众切实改变传统意义上的陈旧观念,走出人定胜天的固有认识误区,真正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极端重要性。人和自然之间是彼此依存的,唯有和谐才能实现共荣,人类一定要尊重自然环境价值以及生态规律,对于资源与环境之开发与利用应当做到适度,发展经济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估计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这样才能唤醒个人对于其行为后果加以负责的意识,培养其热爱自然的个性,从而产生群体生态伦理以及生态文明。与此同时,还应当对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环保知识与技能培训,这些均可以为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之制定与实施而提供基础与社会条件。
(二)切实转变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
发展的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发展的速度以及发展的质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让我们一定要坚决地走出一条不仅要“金山银山”,而且又要“绿水青山”的新型发展之路,这就需要我们全面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的目标过程当中,结合本地实际状况,立足于探索、转变与创新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始终把环保概念放在重要地位上,从而保障农村经济质量得到改善与提高,不仅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能有效地控制各类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了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要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上作出努力。传统意义上的靠山吃山和靠水吃水的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环保工作之要求,各地应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大力变革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手段,对能够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农业生产新方式,应当进行积极引导和宣传,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之转变。同时,要努力规范生产的行为,积极宣传符合环保要求的成效明显的做法。对那些通过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地消耗相应资源与生态效益的经济发展行为,则应当尽量少宣传或者不宣传,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可持续发展导向。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把生态效益与资源环境的评价指标纳入到综合考评体系之中,有效规范各级管理者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之行为,让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做到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
(三)改进农村环保管理机制
在当前阶段,环境保护还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均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在一部分地方官员眼里始终是发展进程当中的次要问题,为了追求政绩,少数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以至于当地环境不断恶化,人民群体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为此就需要切实改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一是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逐步将工作的重点从中心城区扩大与延伸至郊区与乡镇。应当把城市的近郊和边远的乡村地区融入到本地环保规划的范围之内,明确郊区环保工作的重要目标、主要措施和具体实施步骤。要大力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形成城市各区环境管理部门可以建立直属环保派出机构的做法。二是要考虑在改进农村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环境质量地方行政领导全权责任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对本地农村各乡镇领导进行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从而提升各地对环保工作的关注程度。对那些在环境保护上做出了较大贡献,能够让农村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得到有效保护或有显著改善的领导,要加以表彰与奖励。反之,对那些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领导,则应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对于那些情节十分严重的,则应追究其法律层面上的责任。三是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对于当地的重点企业和影响面比较大的污染,饿应当争取列入到当地的整体环境治理计划之中。要采取以污染企业为主体,各级政府适当进行补助的形式来治理污染。并且通过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上级的环保资金补助,以解决当地已经存在的污染问题。
(四)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
我国农村地区环境的不断恶化、农业发展的滞后、农民的贫穷状况等,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人口太多且农民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所以说,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对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显得十分重要。为此,一定要抓好农村地区的计生工作,更为严格地控制农村地区人口的增加,以缓解人口增加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同时,一定要在农村地区努力发展教育,除了要普及国家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应当全力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工作,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并且树立起市场化观念,让农民们成为素质比较高而且具备一技之长,而且还能适应当前市场形势变化的新型技能型人才,这样就能加快农业经营的市场化与产业化进程,进而顺利地实现农村劳动力之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增加农民群体的收入,让农村群众能够彻底地摆脱贫穷与落后的境遇,在根本上减少劳动者对于土地规模所产生的依赖,减少人口对于土地所产生的压力,并且实现环保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的双提升。
(五)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所具有的关注度不够高,具有重城市和轻农村之倾向。政策所造成的缺失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控制,对于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方面的研究也显得十分缺乏,自然也就造成难以产生影响系统性和富有操作性的农村地区环保政策。中国当前的环境保护立法尤其是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在适用对象上主要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之鲜明特点。目前现行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制度主要反映的是大中城市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而适用于农村以及农村企业环境的制度基本上是空白。与此同时,我国环保法律体系主要建立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有所到涉及到农村地区环保工作的一些法律条文,但是规定得较为原则,无法适应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之下调整与保护农村环境的需要,这就需要强化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持续完善我国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村经济发展之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所以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唯有持续保护与改善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坚决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电话:010-8482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