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社会发展”系列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_自我评价论文

[“促进幼儿社会发展”系列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_自我评价论文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系列内容之一]——发展良好的自我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性论文,幼儿论文,自我论文,系列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识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他们从自己独立活动的结果中了解自己。其次,儿童在与成人交往中所获得的评价对他们的自我认识也产生重要影响。最后,儿童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成为他们把自己和类似的人相比较的背景,以及相互交换评价影响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对别的儿童产生某种态度,同时也可能开始用同龄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研究表明,幼儿自我认识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十分显著。其中3岁组与4岁组之间差异最大,表明这一时期儿童自我认识发展速度最快。

关于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研究发现,3 岁组儿童表现有自我评价的仅占22.5%,3岁~4岁组儿童表现有自我评价的占70%,6岁以后, 90.83%的儿童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可见,3岁~4 岁是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自我评价首先是依从于他人尤其是成人的评价,然后从某一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进而能从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仅停留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逐渐向评价内心品质转化。

关于儿童评价和自我评价的道德性。研究表明,从4 岁开始, 71.67 %的幼儿能够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到了五六岁,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能够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但三四岁的幼儿还不能从社会意义上来评价道德行为的好坏,只有到了五六岁,儿童方可做到。

关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在4岁与5岁组之间的差异最大,说明这一时期儿童自我调节能力发展较快。

根据上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对幼儿进行自我认识的教育方面,各年龄阶段教育侧重点不同。各年龄班的侧重点分别如下。

小班:侧重于让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别、认识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中班:在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基础上,重点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功用及保护方法。知道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情感,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成为大家喜欢的孩子。

大班:重点学习比较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同时尝试各种评价方法,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二、培养目标

(一)认识自己

1.我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和我完全一样。

2.我有自己的姓名。

3.没有人的声音和我一样,没有人的指纹和我一样。

4.我有些行为像别人,有些行为与别人不同。

5.有些事我做起来很容易,有些很困难。

6.有些事我能做好,有些事我还不能做好。

7.我再长大一些,能做的事情会更多。

8.我需要别人的喜爱,我也要学习喜爱别人。

9.我可以分享幼儿园的设备和得到老师的爱护。

10.每年我有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就是我的生日(年龄)。

11.我有自己所喜爱的游戏、食物、颜色等。

12.有些东西是属于我的:身体、头发、皮肤, 我可以利用五官来视听、品尝、触嗅等,我的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属于我,我的衣服、玩具属于我。

13.我也是属于别人的:我是别人的兄弟或姐妹, 我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我是别人的朋友,我是中国人、黄种人。

14.我的家庭与别人不同:我有兄弟、姐妹、父母, 我家住在×××,我家的电话号码是×××。

15.我会保护自己。

我要保护眼睛:不用手擦眼睛,不用公共毛巾擦眼睛,看电视、看书不离得太近,不直接用眼看太阳,不在灯光太暗的地方看书、画画,患了近视眼要配眼镜,早起早睡。

我要保护耳朵:不挖耳朵,防止水进入耳朵,有巨大的声音时要掩耳,不打别人耳光,耳朵疼立刻看医生。

我要保护鼻子:不用手指挖鼻孔,打喷嚏时用手帕掩着口鼻,呼吸时把嘴巴合起来,咳嗽时请医生治疗。

我要保护牙齿:早晚刷牙,吃完糖果应饮清水或漱口,少吃糖果,少喝汽水,常饮牛奶,常吃鸡蛋和水果,定期检查牙齿。

16.我有各种情感:我会生气、难过,我会高兴、愉快, 我会害怕、难为情、后悔。

(二)自我评价、调节

1.我有优点也有缺点。

2.我会接受老师的意见,也会接受同伴的意见。

3.犯了错误,我会纠正。

4.我能够使自己成功。

5.我会努力学习各种本领,不断进步。

6.我能为集体服务,为大家做好事。

7.我会为他人找优点,共同进步。

8.我会为他人指出缺点,帮助他改正。

9.我希望自己做个好孩子。

10.我会比较:回忆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相比较; 对照社会规范检查自己的言行;对照行为准则检查自己的言行;将自己与别人比较。

11.我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当需要帮助时,会寻求帮助; 进行活动时,如果需要,会征求老师和同伴的意见;当老师、同伴需要帮助时会主动帮助他们;会赞美同伴,问候老师、同伴,寻求老师的注意。

(注:教师可根据各年龄班儿童自我认识教育方面的侧重点,结合本班儿童实际发展水平,对以上目标进行选择。在目标的指导下,创设环境,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标签:;  ;  ;  

[“促进幼儿社会发展”系列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_自我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