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有偿信息服务的障碍与负面影响_图书馆论文

社会科学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有偿信息服务的障碍与负面影响_图书馆论文

社科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有偿信息服务的障碍及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负面影响论文,障碍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1986年有偿服务的概念被引入到我国图书馆界以来,有偿服务便成为图书馆界最热门 的课题之一,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加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 变化,导致有偿信息服务论在高校图书馆愈演愈烈,有的甚至将其做为高校图书馆重要发展 方向之一。但笔者以为,图书馆要想开展有偿信息服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拥有足够的 信息量,这样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多角度、全方面的要求;(2)拥有足够的人才,这样才能 对信息进行行之有效的深加工,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3)拥有足够的资金,这样才 能采购足够的文献资料及现代化信息服务设施,为有偿信息服务提供强大的硬、软件支持。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的高校图书馆在这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有偿 信息服务工作步履维艰,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影响了图书馆的其它工作与自身 形象。

1 高校图书馆开展有偿信息服务的障碍

1.1 有效信息量不足

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文献拥有量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图 书馆达1075个,藏收3.7亿册。从表面上看似乎拥有相当数量的信息,但实际上我国高校图 书馆所拥有的有效信息量是很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馆藏文献中的信息老化现象严重

由于馆藏数量是一个衡量图书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为图书馆所重视。在这种情况 下,各馆为了保证拥有一定数量的馆藏而将大量早应被淘汰的文献资料保存起来,以弥补馆 藏量的不足,大量已被大家翻得发黄的旧书充斥于大学图书馆,对此大家已习以为常了。这 种做法造成从表面上看高校图书馆藏书量很丰 富,信息量很大,但实际上馆藏有效信息量是很有限的,大量无价值和无用信息充斥其间。 (2)馆藏文献的重复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采购工作中是各自为战,相互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加之各馆的隶 属关系复杂,从而导致各馆在采购工作中热衷于大而全,使有限的采购资金被分散使用,造 成采购工作中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据部际图书情报协调委 员会文献资源专业组对全国不同类型的514个图书情报单位文献资源的调查证实,在266个学 科和主题领域里,只有27.4%达到文献完备水平,基本完备的47.4%,尚有25.2%的学科和主 题领域的文献不能支持科研和教学,甚至有些学科的文献类型实际处于空白或极其薄弱的状 态。因此极大地阻碍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等工作的开展,也造成各馆所拥有的信息低水平 重复现象严重,难以满足人们全面性、多样性的信息需求。

(3)馆藏文献的类型有限

当今社会正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正日益成为信息 传播的主流,尤其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更是掀起了信息传递方式的新革 命,各种非印刷型文献出版物数量日益增多,使得当今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文献载体形式 日益多样化。高校图书馆一方面由于受资金与人才的制约,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在 高校图书馆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图书馆仍以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为主。目前虽有一些图书 馆也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很多并没有起到其所 设想的作用,与普通机房并无两样,成为图书馆的创收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受资金的制 约,图书馆采购计划的重点仍是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而对非印刷型文献的采购量严重不足。 这种现状导致图书馆对以现代技术生产的文献占有率很低,馆藏文献类型有限,信息传递方 式落后,造成图书馆所占有的信息量很有限,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1.2 人才结构不合理

(1)人才分布不合理

人才分布不合理的表现是:①地域分布不合理。在我国的高校中,高水平人才在经济发达 地区、名牌高校中数量增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非名牌高校中则数量偏低。据全国高校图 工委高职分会对全国76所职业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统计,1997年有正式职工1312人,其中 拥有高级职称的仅为83人,占职工总数的6.37%;②人员构成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 人员构成是以初、中级人员为主,而开展有偿信息服务所必需的高级人才极度缺乏,其绝对 数量很低,据统计,安徽省34个高校图书馆的1032名在职人员中,高级人员仅占12%,其中 正高职专家仅12人。这种状况绝非安徽省所独有。③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目前高校图书馆 与其它部门相比,在福利待遇、地位、职称评定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从而造成大量人才流失 ,以致拥有高级职称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极易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2)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

从事有偿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三种知识:信息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相关的其它 学科的背景知识。实际上图书馆所拥有的具有以上三种知识的人才是极其有限的。据统计, 安徽省34个高校图书馆的1032名在职人员中计算机专业人员仅13人,占1.2%,且有22个馆无 计算机专业人员。这种现状就使得高校图书馆进行有偿信息服务在人才准备上存在着严重不 足,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资金不足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文献保证机构,其资金来源极其单一。虽然从理论上讲高校图 书馆可以通过接受捐赠、开展有偿服务等方式来获取一定数量的资金,但实际上通过这些方 式所获得的资金数量极为有限。目前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的绝大部分还是要靠学校的拨款。 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30条规定:文献资料购置费在全校教育事业费中应占适当 比例,一般可参照5%左右的比例数,由学校研究决定。学校应从科学研究经费和计划外收入 中提取适当比例作为购置文献资料的费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执行上述规定的高校 很少,大部分高校在执行上述规定时都打了折扣。据北京地区高校图工委对北京市72家高校 图书馆的统计,1995年高校图书馆经费达到这个标准的仅13所,其中最低的一家专科学校图 书馆甚至只占了总经费的0.28%。作为我国经济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的北京市高校图书馆经 费尚且如此紧张,其它地区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受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国家给予的投资在 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资金不足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这就使得高校图书 馆在进行正常的文献保证工作时在资金上都感到捉襟见肘,更无力去采购开展有偿信息服 务所必须的硬件设备、文献资源等,从而使有偿信息服务工作不能得到必要的支持,导致其 难以正常开展下去。

2 有偿信息服务对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高校图书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有偿信息服务远远不能尽如人意,同时还给自身带来 种种负面影响。具体说来其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不利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的充分利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资料保证部门,承担着全校教学、科研的文献资料保障任务。 高校教职工为了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广大学生为了学习的需要,理应能畅通无阻地享受高校 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种文献资料、设备、服务项目等。而图书馆在有偿信息服务大潮的冲击下 ,纷纷将无偿服务改为有偿服务。同时由于有偿与无偿之间缺乏一个统一、 明确、为社会 所公认的标准,从而导致有偿信息服务的范围逐步扩大,并且这种趋势有愈演愈烈之势。这 就在读者利用信息和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之间产生矛盾,而且这种矛盾还有逐步扩大之势, 给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带来人为的障碍,使图书馆的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阻碍了 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功能的顺利完成。

2.2 违背了图书馆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以及许多图书馆职业组织都明确规定图书馆是一 个公益机构,这一性质的存在就指明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应以免费服务为主。而做为高校图 书馆工作指导性文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有关规定也体现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应以无偿服务为主。而目前过分强调有偿信息服务,甚至不加考虑地扩大有偿服务的范围, 忽视无偿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就会使高校图书馆偏离其正确的发展方向,有违高校图书馆 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3 扰乱图书馆正常的工作秩序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也不再是一片净土,待遇偏低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高校图书馆以此为理由,试图通过有偿信息服务来增加收入,提高职工待遇,稳定人心。而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偿信息服务的范围 逐渐扩大,以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无偿服务枷锁论”、“有偿服务方向论”、“有偿服务 万能论”、“全面服务有偿论”等思潮充斥图书馆。笔者以为这种做法实不可取,一方面从 高校图书馆自身来看并不具备条件去有效地开展有偿信息服务,以赢得足够的资金来谋求发 展;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有偿信息服务会扰乱人心,加速图书馆工作人员价值取向的转化,把 有 限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到有偿信息服务中来,必将弱化高校图书馆所应担负的主要为 科研、教学服务的职能,给高校图书馆正常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困难,不能保证其所应担负 职责的顺利、有效地完成。

标签:;  ;  ;  

社会科学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有偿信息服务的障碍与负面影响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