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论文_张青

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论文_张青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建筑,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园林植物配置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详细了解植物的不同生命周期和生存条件,遵循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的生态原则,降低不必要的损失,使植物在合适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植物配置

1 城市生态园林中植被的作用

植被是城市生态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形状各异、色彩各异的植被丰富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没话了我们的生活,随着四季的变化,更是给城市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植被以及现有地形应当是场地选择和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起到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防御风沙的作用,而且经常用于规定土地的利用形态。此外,植被的作用还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降低城市噪音以及调节气候等等。

应我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与日俱增,而且城市人口密集,汽车较多,各种燃料燃烧时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消耗氧气,而且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导致气候变暖,致使城市夏天更热,冬天更冷,因此植物的光合作用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能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作用,某些特定植物除了能进行光合作用外,还能吸收掉一些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和物质,例如鹅掌树、夹竹桃、黄榕、杜鹃等等能够有效净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石榴能降低空气中的铅含量;朴树对烟尘的抵抗力强等等;同时,绿色植物还具有阻隔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吸收放射性物质的能力,而不同的植物吸收放射性物质的能力也不相同,一般常绿阔叶林比针叶林的净化能力强得多,除此之外,植被还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等重要功能。

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物乃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良好的水质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的污水问题都较为严重,因此,解决水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许多水生、沼生植物对污染的水源有明显净化作用,例如芦苇水草等等能够有效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氧化物、有机氮和硫酸盐等物质,其它的植物像水葱、绿萍、金鱼藻等等也具有一定净化水质的的能力,尤其是水杉,能够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由此可以看出,植被能够净化水质,解决城市的水质问题。

城市噪音也是城市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城市的高速发展,工厂林立,私家车辆与日俱增,导致城市中声响嘈杂,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种植树木来一定程度上减少噪音,浓密的树叶能够在不定向反射声波的同时吸收掉一部分噪音,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建立林带、绿篱以及树丛来阻挡噪音,解决城市的噪音问题。

2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在配置植物时,要根据各种植物所具有的功能合理分工搭配。树形、色彩以及质地在配置时需要有一定的差异性,让城市生态园林显得更为生动活泼,同时,还要保持园林的和谐统一,成功的园林应当是变化统一的,生动活泼而不显的杂乱无章,和谐统一而不觉得单调呆板。此外,还需要采纳城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感到平静舒适,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主旨在于以人为本,因此人性化的生态园林才会被人们所接受,科学合理且人性化的生态园林才是成功的园林。

不同体型和外观的植物给人造成的视觉感官也是不同的,体态庞大,色彩浓重,数量繁多且枝叶茂密的植物往往给人以厚重感,而体态小巧,色彩素雅的植物让人感到轻盈、活泼,因此,在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配置应当根据周围环境来进行配置,做到配置均衡自然。

城市中的道路都较为宽大,且数量众多,在较为宽阔的达到两侧,可以种植一些行道树和小灌木,可以达到净化汽车尾气的目的,同时还能美化街道,给人一种开阔感,也让街道看起来更加的整齐划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而言之,植物的配置需要注意统一性原则、均衡性原则、调和原则以及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同时,植物的配置应当以绿地的自然情况为前提,并根据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科学合理的选择搭配,形成一个稳定且可持续的植物群落系统,在植物配置时还应当考虑四季的变化,根据季节的不同营造出各种的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在冬季寒冷时,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体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3 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手法

3.1 应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植物景观的季相十分重要,春草、夏花、秋实、冬干,只有进行良好的配置,四季都会有美丽的景观可供欣赏。例如,春天可以利用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景观;夏天可以利用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景观;秋天可以利用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景观;冬天可以利用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景观。植物的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实现园林四季演变的时序景观打造了基础,植物配置过程中可以利用植物的生长规律,将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从而让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都能产生美丽的景色。

3.2 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

所谓乡土植物就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乡土植物经过成年累月在当地的成长,它的生理、遗传以及形态特征都能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从而具备了比外来植物更加好的适应能力。所以,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合理地选择一定数量的乡土植物,既可以增强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还能够增强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同时也可为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贡献。例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和东北地区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它们都是当地最多被选择的配置植物,它们的配置既能够体现当地特色,又实现了群落的生态型。

3.3 保持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植物配置要实现美化城市功效就要保证其通过艺术手段配置的景观能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能够持有地保持下去。从这一点出发,植物配置在植物物种选择时就应当把慢性树种与速生树种的比例作为配置研究的重点,以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为主线,将速生、长寿作为配置重点,选取部分慢生树种作为配置的辅助点,从而实现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3.4 选择效益好的原则

(1)选择固碳能力高的园林植物种类。综合以往专家的数据研究,部分植物拥有比其它植物更好的固碳能力,选择固碳能力好的植物进行配置可以优化城市的空气质量。垂柳、糙叶树、乌桕、麻栎、醉鱼草、木芙蓉、荷花、蝴蝶花、火棘、锦带、刺槐、桃、夹竹桃、金钟花、金叶女贞、广玉兰、槐树、喜树、悬铃木、香樟、枇杷等都是固碳能力较好的植物,在综合考量其它因素后,可以优先选择此类植物。

(2)低养护、节约型园林植物种类。从广义角度考量,采取低养护、节约型园林植物种类也符合“低碳城市”的要求,因此在植物配置物种选择中应当首选耐旱植物、耐瘠薄植物、节水植物、易养护植物、攀援植物、屋顶绿化植物、岩生植物以及优良的乡土树种等养护简单、养护成本低的植物。

(3)选用节水抗旱植物构建节水型园林。我国水资源短缺,植物养护浇灌用水在城市用水中占一定的比例,除了采用先进的灌溉措施进行节水外,选取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也是节水的重要措施,它从根本上减少植物自身需水量,从源头降低了绿化用水。

结语

植物配置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设计者的慧心,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具有极高环保效益,又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园林,并且充分展现当地的特色和相关的文化底蕴。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者应从城市环境美化和生态平衡这两个角度去进行设计,园林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园林植物的配置对城市景观的艺术性以及观赏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想完善园林的造景,就要充分重视园林设计中的植被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尹锋.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3(08)

[2]宣江.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之我见[J].现代园艺.2013(06)

论文作者:张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论文_张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