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浅析论文_喻翔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浅析论文_喻翔

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所以,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把控好每一个细节,提高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从而为住户创造质量有保障且安全舒适的室内空间。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1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意义

1.1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积极作用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内容,保证工程施工中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是根本目标,在指定的经济区间内增强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保其在使用期间具有完善的功能。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设计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

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中所说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工业与民用建筑在施工和运行的过程中可承受外力及突发事件影响的能力。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适用性主要是指建筑整体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耐久性主要是在限定条件中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此外,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度主要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建筑结构外部和内部功能可供使用的最大程度。因此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不仅能够完善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还可维护住户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1.2结构设计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安全的关系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尤其关键,很多建筑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后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坏,而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与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墙体的裂缝或结构变形都会降低结构质量。因此,若要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就应高度重视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在工程建设初期就要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对方案予以科学论证,在达到各项安全指标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2.1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不够重视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很可能会忽略其抗震性,从而导致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较弱。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受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直接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低就会导致抗震性比较差,并且在工程施工期间,容易出现倒塌情况。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如果设计人员毫无抗震意识或者意识比较落后,认为抗震设计和建筑结构设计不相关,并没有把抗震设计考虑到整体建筑结构设计当中,也就无法保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近年来,地震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在灾害中,大量建筑被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2.2对于建筑结构整体的合理性

合理的建筑结构,主要是指建筑结构能够适应周围的水文和地质环境。如果建筑的整体结构不合理,不仅适应不了周围环境,而且还会在没有灾害的情况下出现裂缝。当一栋建筑遭遇自然灾害时,它也会呈现出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恶劣局面,严重威胁居民的安全。因此,建筑结构的整体合理性对于建筑的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2.3建筑结构所选择的材料

建筑材料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建筑材料必须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硬度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但是,如果选择质量比较差,并且无法满足建筑结构要求的材料,不仅会影响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还会降低抗震性,同时还会在投入使用时出现很多问题。

2.4采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都广泛应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同样也适用于建筑结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能有效的选择正确的设计软件,并能帮助设计者分析周围的各种因素和地质情况,就可以为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上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如果这个软件无法分析建筑周边情况,不仅对于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上无法得到支持,还有可能会误导设计人员,从而进行错误的建筑结构设计。

3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3.1保证工程勘察的质量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先要做好工程现场勘察工作,然后再根据工程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有效确保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和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在结构安全设计中,注意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气候因素、自然因素以及水文条件,且全面掌握测量点的布置、钻孔的深度和测量设备的精度,以此增强勘测的准确性,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

3.2建筑设计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仔细,重视每一个小的细节问题,当然也不能忽视相关规定的具体要求,要做到严格按照要求来设计,当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进行反思和总结经验。另外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丝毫不能忽视建筑的抗震性,以优质、安全的设计为人民的利益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3.3按照相关规定工作

由于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制定了许多建筑方面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不是浅层面的条条框框,而是具有强制性要求的,最主要的是这些规定随着时代的更新而不断更新。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中,要推陈出新,将建筑做到更好、更安全,作为建筑工作人员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做损人利己的坏事,工作中遇到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事要积极反映,做到合理的解决,还要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3.4合理构建结构体系

框架梁水平加腋是提高框架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方式,加腋的厚度可与梁截面高度相同,在加腋处理后,框架梁、柱节点承受荷载的能力明显提高。在地震频发地区,应避免使用框架与砌体墙混合的承重结构,多采用框架承重结构,此外还要设计非承重填充墙。为了控制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可结合工程实际科学设置后浇带,以此缩小水泥混凝土收缩的力度,达到增大建筑伸缩缝间距的目的。再者,局部需采取配筋增加预应力的方式,或者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也可以结合结构的实际选择合理的处置措施,

3.5对于建筑结构抗震力设计要加强

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必须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抗震性能。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注意建筑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建筑整体更加符合标准。目前,我国当下设计师不仅要撑握传统的设计理念,还应该加入新的观念,并意识到抗震性对于建筑使用者的重要性。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地震因素,还要考虑其他震动原因,加强对抗震的设计。将建筑周围环境认真分析,把一切的不确定因素都要考虑到结构设计当中。保证建筑物抗震的同时,也保证了人民人命财产的安全。

3.6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目前,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中,设计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使用设计软件之前,设计师必须要掌握建筑周围的地质数据,并把有效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在进行软件设计时,设计师不要过于依赖软件技术,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优化,并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总之,我们发现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近几年地质灾害频发,而且工程事故也越来越多,所以建筑的安全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建筑设计又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那么,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安全问题就必须加强改进力度,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及责任,提高设计者对安全问题的甄别能力。同时,严格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的相关规定,从而为建筑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谭欣.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51):84-85.

[2]陆玉勇.解读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7(31):78-79.

[3]李达新.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

论文作者:喻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  ;  ;  ;  ;  ;  ;  ;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浅析论文_喻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