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执行部门违纪违规行为“下沉”的审计切入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入点论文,违规行为论文,预算执行论文,部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逐年深入,预算执行部门的财政财务违法违规问题不断减少,财政财务收支管理逐渐走上规范的轨道。但是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也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基本得到控制的同时,违纪违规行为出现了“下沉”现象,违纪违规问题越来越隐蔽,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违纪违规行为“下沉”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后,违反规定将以前年度财政专项拨款净结余和结转的所属单位上缴管理费等收入拨入与本部门无经费领拨关系的下属单位,将部门自身发生的福利及招待费在下属单位列支。
二、将违规收费放在下属单位账上,实际由上级机关掌管使用;或将违规收费存入以干部个人名义开设的活期储蓄存折,资金仅由单位几个人掌管。
三、违反规定,将预算内资金从零余额账户资金划拨到本单位基本存款账户(暂时允许保留的)、工会等其他存款账户或相关单位账户,自行留存使用或挪作他用。
四、在本单位基本存款账户(暂时允许保留的)、工会账户和食堂账户违规核算应缴入财政专户的收入等,脱离财政监督范围。
五、将应作收入的资金放在暂存款中长期挂账,并直接从暂存款中支出,用于不合规的开支,或拨入下属二级单位或下属经济实体,通过资金转移支付,将违规开支向下级单位转移。
(六)虚列支出,将财政资金转入以下属单位名义开设的账户,或转入以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为名开设的账户,设置账外账、小金库。
对违纪违规行为“下沉”的审计切入点
一、从预算执行部门内设机构职能切入。审计中应注意收集并审阅部门基本情况的资料,包括部门定员、定编、定职能的方案,内部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分工情况,内部管理制度等资料。在了解基本情况基础上,从部门内设机构职能入手,分析其收入和支出情况,并重点延伸有收费职能和资金分配权的内设机构,审查其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到位,执行是否可靠等,从中发现重复拨款以及无预算拨款等违规问题。
二、从预算执行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切入。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有效性差,这个单位就很可能产生违规违纪的问题。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重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尤其要对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不相容职务控制、人员素质控制和凭证传递程序等进行重点检查,以测定内控制度可信赖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对审计预期、审计内容、审计重点作出基本判断。审计中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较弱,财会人员分工不明确,账户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就应对其进行重点审计,审查是否存在挪用专项资金、贪污公款、私存私放资金等问题。
三、从预算执行部门银行账户切入。预算执行部门按规定应在当地指定的金融机构只开设一个基本账户,但由于有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加上主管部门监督不力,多头开户、公款私存、设置账外账等问题仍然存在。开户银行账户记录能够真实反映一个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因此,审计首先应从银行账户入手,确定资金账户设置的合规性、合法性。检查银行账户开设的审批文件,摸清预算单位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银行账户,开户银行、账户名称、账号、开户依据、账户性质、账户核算内容、账户余额(附各账户开户行对账单)。其次,以资金为主线,按照资金的流向检查账户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一是通过财政拨款环节核准拨入预算部门的资金总额,包括本部门和转拨下属等单位的款项,重点核准应下拨到下属单位或项目使用单位的经费、专款。二是审查核实被审计单位账户资金的收入总额,并与财政拨入数比较,寻找二者之间的差额,分析差额形成的原因,查找资金的最终去向,以此来判断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资金使用的正确性。
四、从预算执行部门票据和大额支出单据切入。单位票据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劣,是衡量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审查时,一方面检查收据管理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票据登记簿、未用收据和已用收据存根进行检查,注意发现票据存根的断号、缺失和将收据借出未归还等情况,重点确认是否存在通过收入不记账或转移、隐匿的方式将收入在法定账册、会计报表外私存私放的问题。如发现有已开具发票(收据)但未入账,即可作为存在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的线索,需要深入追查。另一方面,抽查较大的支出凭证中如招待费、办公用品、汽油费等,通过对其真实性的审计,发现是否存在套取资金转存于擅自设立的账户中。
五、从预算执行部门往来款项切入。被审计单位设置的财务账簿中,“往来款”科目的频繁使用是审计的切入点和重要突破点。目前,我县实施了财政国库统一支付的各项改革措施,为预算单位建立了财政国库统一支付的零余额账户,同时对部分预算单位暂时保留了基本账户,作为临时性的过渡措施,并未规定基本账户支付限额。这就为一些有意或无意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违规违纪的单位留下了可操作空间,也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利用“暂存款”科目,将部分应作收入的资金放在暂存款中长期挂账,并且直接在暂存款中进行支出;还有个别单位使用“其他应收款”科目,将应缴入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财政专户资金,缴入单位基本账户并开支,形成被查资金的坐支,使财政收入不能真实反映经济活动。审计中还要特别注意审查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长期在“暂存款”挂账的问题及原因。
六、从预算执行部门结余资金切入。对历年结余资金规模进行差异分析,是检查预算部门是否进行正常资金支付的重要切入点。如发现疑点,可选择大额付款的支付依据、相关凭证和文件,以及关联单位账户收款等进行深入追查,以查证是否存在违规转款、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审查过程中一是要摸清部门财政资金结余的总体规模、结构,包括上年结余和当年累计结余资金情况,分清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专项结余和净结余;二是重点抽查事业基金、结余、往来款明细账以及结账日前后的有关业务记录,检查部门动用以前年度结余资金是否经过批准,有无自行改变专项结余用途、将资金转至与本部门无经费领拨关系的下属单位或所属的学会、协会;有无将以前年度基本支出结余拨至工会账户,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是否存在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用于设置账外账、小金库。
七、从预算执行部门下属二级单位及系统内部相关单位的延伸切入。这种方法一般针对既有政府职能,又对所属单位具有管理职能的部门。在对主管部门进行审计时,有必要对所属单位进行抽查、核实,可以发现所属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缴入资金(上交管理费等)不入账的情形。审计中还可对主管部门下属单位所管辖的项目用款单位进行延伸审计,重点检查两个方面:一是有无将主管部门本身经费支出在二级单位列支,挤占下级预算经费的问题;二是对二级单位不应具有的再拨款职能或转拨非预算单位的情况认真核对,查证是否有违法转移财政资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