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冶金医院 650216
【摘 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妇产科4年来收治的72例患有不孕症患者在护理干预实施前后进行心理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心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不孕症女性患者承受各方面的压力,焦虑/抑郁程度显著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孕症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对不孕症妇女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不良精神因素,以提高患者的受孕机会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不孕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近年来不孕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高达8%~10%,不孕症已成为一个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1]。为有效提高不孕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我院通过对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不孕症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其负面情绪得以有效缓解,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医院妇产科门诊接诊不孕症患者72例,年龄24~41岁,平均285岁。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精神异常或性格障碍。均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不孕年限2~12年,平均为6.5年。原发不孕为19例,继发不孕53例。72例患者丈夫精液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内。
1.2心理焦虑评价:7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在护理干预实施前及实施2周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两次评分,每次由接诊人员进行检查,采用交谈与观察的方式进行评分,分值>l 4分:焦虑状态;7~1 4分:可能处于焦虑状态;得分< 6分:无焦虑感。
1.3护理干预方法
1.3.1 心理护理干预 受孕是人类本能和权利,对于夫妇来说,孩子是未来,是家庭的期望,同时,也被视为夫妻生命进一步的延续。婚后的妇女,由于不孕,常常会受到来自来自家庭、社会和婚姻的巨大压力。不少患者均多处就医,耗费了大量精力、时间及金钱仍然难以受孕,每次希望变成失望时,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在精神上会有一系列变化,比如病的更加的焦虑,情绪低落、沮丧,内心感觉抑郁和孤独,常常陷入自责中等[2]。有的夫妇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所以,对于不孕不育的患者心理的支持以及帮助至关重要。对这部分人群,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方式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耐心听取患者的陈述,让患者表达出内心真实感受,释放长久聚存的压力;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理解、同情患者,使其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引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生活;同时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得到家庭的支持、理解和关心,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改善患者的心态,以便于他们更好的面对治疗。
1.3.2健康教育 部分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认为难以治愈而使心理压力增加,宣教工作和治疗技术指导尤为重要,我们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对患者的各种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并认真宣讲不孕症病理知识和治疗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病情,告知患者检查和治疗的最终目的以及方法和时间,特别是注意事项,同时,还要教育他们重视双方共同接受治疗,增加患者的安慰感和安全感,使焦虑心理得以缓解,使其做好受挫的准备,坚强、乐观的面对现实,相互理解、扶持,让男女双方,解除和减轻精神痛苦,使患者心情放松,接受正规治疗,提高妊娠率,提高生活质量。
1.3.3帮助患者获得支持 对不孕症妇女的支持有社会的支持、家人、朋友的支持及医护人员的支持等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是家庭的支持。专家认为,情绪能够通过神经或者是神经的内分泌来控制,会对人的生殖和生理有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生育的能力。所以,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要帮助患者与家庭之间的交流,说明情绪及家人的支持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促进患者和亲友交流,获得家人、丈夫的理解、体贴、关心及支持,营造宽松治疗以及生活环境,达到帮助病人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满足生理需求,增加患者的受孕机会。同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因素,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通过营造和谐和温暖的治疗环境,关心患者,耐心进行沟通,指导患者通过聊天、散步、听音乐等多种方法来分散注意力,放松精神压力;或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进行放松和发泄,帮助患者进行释放不良的情绪,护理中殷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另外应加强性生活态度和方法的指导,减免妇科炎症对受孕的影响。同时提供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信息,达到最终受孕的目的。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72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得以明显改善,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详见表1。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不孕症定义为结婚后至少1年、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不能生育。据初步报道,我国育龄妇女不孕不育的比例为11%[1]。不孕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就医群体,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压力、高额医疗费用及对妊娠的迫切期望致使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3]。这些患者都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的压力,常常处在精神的高压状态和社会舆论重重的折磨之下。我们通过对不孕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把握并疏导患者的心理状态,排解患者不良情绪,使他们树立起治疗的信心,提供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信息,做好宣教工作和治疗技术指导,让男女双方,解除和减轻精神痛苦,使患者心情放松,接受正规治疗,提高受孕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得以明显改善,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
综上所述,不孕症女性患者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高于正常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影响其疾病的治愈,因此,在对不孕症妇女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应结合其自身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精神因素,以提高其受孕机会,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05-306.
[2] 巩超,尉国艳. 不孕不育症580例病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2).
[3] 杨林芝,王冬梅.心理治疗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7):430-431.
论文作者:苏有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患者论文; 不孕症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论文; 精神论文; 抑郁论文; 使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