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题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数学阅读不是机械地认知数学语言,按照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说法,数学中的阅读是指选择那些对于产生有效的猜测或指向问题解决来说是最必要、而且是最少的、最有效的线索的技能,只有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符合现代化的先进教育思想。
关键词: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技巧
数学阅读能力就是指导学生能够理解课本中的定义、性质、法则等基本概念,能正确地读懂例题、理解例题的思路,能正确地辨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独立、主动地阅读课外有关数学知识的报刊书籍,扩大知识面。
一、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数学课上,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尤其是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学习后,教师更要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介绍学习数学的方法,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在练习中检查“看、读、思”的效果。为了使学生掌握读书大致步骤以及如何使用工具书等,可以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形成对学生阅读情况系统有序的督促,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1.“读”中理解。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如四年级下册的平行线概念:“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对概念的理解必须抓住关键的词语,“同一平面内”这是前提,“互相平行”告诉我们平行是互相的不是单开看的。像这样抓住数学关键的词、句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读”中生疑。敢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通过阅读让学生提出疑问,引发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如,五年级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1)为什么说在除法里?乘法里行吗?(2)结论中的“同时”是什么含义?删除“同时”结论成立吗?(3)为什么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4)为什么要0除外?这样通过推敲,让学生领悟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反复读使学生理顺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会抓住关键,多问为什么,思维也随之发展和培养了。
3.“读”中比较。以“读”比较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问题后,出示这两类题目: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6小时。甲乙两地多少千米?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甲乙两地长18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几小时?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什么?通过反复读,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
三、引导学生形成数学阅读的技巧
在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应要求学生破除语文式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在适当的地方停下来,而进行主动思考,力求做出一些个人猜测、估计,养成主动式阅读习惯。这里所谓适当的地方指如下醒示语处:“根据……可以归纳得出”“……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就是”“一般地,有”等,以及概念定义后对概念的进一步认识,例题内容读后的自主分析,解题过程中某一步的思索等。
这样,阅读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当学生在某些地方能发现、给出与文中所给结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时,学生就能体会到一种阅读成功的喜悦感,阅读动机便得到一次强化,而且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当代主体性教育思想。
四、开发阅读资源,从课内引向课外
通常,数学阅读资源的开发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书本所学知识的延伸和巩固。如“年月日”认识中可以追寻平年、闰年的来历,又为什么会“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二是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常识、名家介绍。三是推荐优秀的课外数学读物,如《小学数学》《小学生数学报》等,并加强阅读指导。另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资源的丰富性,书本之外的数学内容的确有趣,把数学学习引向书本之外,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增强数学阅读意识,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指出: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
论文作者:兰国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课本论文; 习惯论文; 千米论文; 概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