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丽

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22000

【摘 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我院选择79例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醋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呋塞米片、盐酸曲美他嗪片以及氯沙坦钾片,治疗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38%和62.45%,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TG和TC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但HDL-C和LDL-C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LVEF和左心房内径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复发率、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率、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老年心力衰竭;阵发性房颤

房颤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患者的年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房产患者常伴发心力衰竭,且它们互相影响,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了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因此,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79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我院选择79例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患者。本次研究中排除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病患者,血液病患者、肿瘤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及电解质紊乱患者。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临床研究之初,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提示,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两组患者之间的可比性非常好。本次研究入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数据见表1所示。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醋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呋塞米片、盐酸曲美他嗪片以及氯沙坦钾片;治疗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在阿托伐他汀钙(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剂量:20 mg/次,每晚睡前口服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12个月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醋(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房内径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复发率、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缺血性事件(如心衰加重、心源性死亡、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采取临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及临床体征均消失,且其心功能改善达到Ⅱ级或以上;有效:患者采取临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及临床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其心功能改善达到Ⅰ级;无效:患者采取临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及临床体征均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其心功能也没有任何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研究记录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使用t检验;其中的计量资料使用X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38%和62.45%,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记录数据见表2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水平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TG和TC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但HDL-C和LDL-C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研究记录数据见表3所示。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LVEF和左心房内径变化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CO、LVEF和左心房内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LVEF和左心房内径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记录数据见表4所示。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2.4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复发率、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率、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复发率、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率、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记录数据见表5所示。

2.5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心功能状态与房颤的发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患者心功能的降低其房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患者一旦发生房颤,一方面会表现出血液流变学变异,引发栓塞性疾病;另一方面是会对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造成影响,引发患者心率较快,导致患者心室充盈时间减少,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极易诱发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被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持续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的作用 [3]。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钙不仅仅能够促使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降低,有效减少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从而缩短房颤持续时间,还能够显著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4]。

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房颤复发率,减少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和缺血事件发生率。这主要与阿托伐他汀钙的以下机制有关:①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有效抑制细胞能量代谢,影响心肌收缩,促使心房压力负荷发生改变,从而减少房颤发生 [5];②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阻止心肌细胞肥厚,延缓房颤的心房重构和电重构,抑制房颤的再发生[4];③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减少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以此来缩短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4];④阿托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血供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房颤发生的目的;(5)阿托伐他汀钙能够降低斑块脂质,稳定缩减脂质斑块,从而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6];⑥阿托伐他汀钙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血栓[7]。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患者预后良好,且临床治疗安全性较佳。

参考文献:

[1]孙瑜,柏愚,赵仙先.他汀类药物的调脂外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24(1):4.

[2]Nohria A,Lewis E,Stevenson LW.Medical management of advanced heart failure[J].JAMA,2002,287(5):628.

[3]李满生,王会霞,石建克,等.阿托伐他汀钙在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观[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5):411.

[4]Go AS,Lee WY,Yang J,et cal.Statin therapy and risks for death and hopitalization in chronic heart filure[J].JAMA,2006,296(17):2105.

[5]巫颖,李绍发.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嗓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7):621.

[6]张林,熊明,阳波,等.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3):317.

[7]张丽霞,吴学明.阿托伐他汀钙对兔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J].河北医药,2011,33(1):30.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