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沙县第一中学 365500
摘 要:高一、高二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抓各学科竞赛辅导,高三着眼于农村专项招生。自主招生是对高考制度的一个补充,可以高考加分,给高考上个双保险,我们成立了学科竞赛辅导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科竞赛工作。农村专项即高校专项计划,是重点高校(95所)特殊招生的一种方式,我们为每个特优生量身定制具体的培养措施,建立特优生缺陷档案。
关键词:拔“尖”自主招生 农村专项招生 发掘特长
近年来,高校招生途径越来越多,为了适应高招形势的发展,我校2019届年段三年来针对自主招生和农村专项招生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从高一开始做好长期的培养计划,高中三年一盘棋,高一、高二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抓各学科竞赛辅导,高三着眼于农村专项招生,强化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备、能力体系的形成、应试心理的调适、应试技能的提高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校自主招生
1.全面了解高校自主招生。(1)什么是自主招生?是对高考制度的一个补充,可以高考加分,给高考上个双保险,进入名校的机会增加,可享受到5-60分的录取优惠。(2)哪些学生适合参加自主招生?只要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就可以参加。(3)所有高校都有自招资格?2018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且区分面向全国或本省。(4)自主招生怎么报名?报名分为线上线下,在“阳光高考”工作平台上进行线上报名。(5)自招与高考冲突么?两者并不冲突,是招生的两种形式。(6)参加自主招生对学生的成绩是否有要求?自主招生最低能降到一本线录取。
2.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条件。(1)综合实力突出的高三毕业生(高中阶段如何进行规划)。(2)有学科特长,在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参加培训获得指导)。(3)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如何挖掘这方面的潜力,定制专属自招升学方案)。
3.我们的策略。(1)培养学科竞赛意识。高一入学后,我们在全年段进行动员,宣传学科竞赛在自主招生中的重要性,而后采取学科兴趣小组的方式开展了“学科素质拓展”活动,利用周末时间开设科技创新、电脑机器人、信息技术、语文写作、英语演讲、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等12门课程,对选报课程的学生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2)发掘特长,重点加工。进入高二,我们成立了学科竞赛辅导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科竞赛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科素质拓展”活动的基础上,缩小工作面,根据学生一年来的成绩,结合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学校条件,选拔不同特长的学生,开设电脑机器人、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生物竞赛5门课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目标锁定竞赛力争拿奖,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刘浩天乐思炜获“电脑机器人”省赛二等奖,卓光凯获数学奥赛省二等奖,温晨勇获化学奥赛省二等奖,吴学诚获化学奥赛省三等奖,鲍立霖获省数学联赛二等奖,张若妍获省数学联赛三等奖,从而使这些学生为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取得了一定的条件。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物理和生物两科辅导工作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二是获奖人数不够多,等级不够高。
二、农村专项
1.什么是农村专项。农村专项即高校专项计划,是重点高校(95所)特殊招生的一种方式,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对象为特定区域的学生。部分学校还要进行农村专项自主招生的考试,尤其是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
2.农村专项招生的条件。农村专项招生有3个限定条件:考生成绩、考生学籍户籍、考生父母户籍。只有三者同时满足,才有资格报考。以2018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条件为例,招生条件如下: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具有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且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1)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市根据上述要求确定);(2)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3)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我们的策略。进入高三,根据农村专项招生的学校和条件,我校把“农村专项招生”工作并入“培优”工作中进行,以锁定清北名校的“农村专项招生”作为工作重心,结合我校尖子生的特殊情况加强对他们短板科目的“补缺”工作。(1)明确目标,精准定位。给每个培养对象明确高考目标,有意无意地暗示他们就是这一届高三考取清华北大的苗子,给他们设定基本的分数目标,细致到每个学科甚至每个题型。(2)扬长补短,个性“补缺”。为每个特优生量身定制具体的培养措施,建立特优生缺陷档案,重点记录特优生在上课、作业、试卷上的差错及制订相应的纠错方案。确立各培养对象的跟踪老师,主要针对学生的薄弱学科,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模式对学生的短板科目进行辅导。(3)紧盯尖子,着重拔高。高考复习的后期,缩小优生的培养范围,选出理科最好的8位学生,利用“双师”线上教育平台进行“培优”工作,在知识的深度、解题方法和策略上给予特殊的指导。
在尖子生严重外流的情况下,经过我们的努力耕耘,终于在今年高考中全面开花,获得了录取北京大学、空军招飞、中国美院各一人,本科一批录取256人的可喜成绩。
论文作者:徐拥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专项论文; 农村论文; 学科论文; 自主招生论文; 学生论文; 工作论文; 条件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