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前黄人民医院 213172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探析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儿科在2014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3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各1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儿科哮喘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在开展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操作十分便捷,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运用与推广。
【关键词】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氧气驱动;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126-01
在儿科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就是哮喘病症,该病症发病率非常高,通常在临床上该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及胸闷、哮鸣音[1],给儿童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使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今临床较为常用的是采用氧气驱动进行小儿雾化吸入治疗,通过结合高速氧气,将药液中相应的水分和药物分散后变成细小的雾粒,从而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小颗粒,并且通过吸气进入呼吸道以及肺部。能够提高药物浓度,使其更有效地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起到消炎平肿、解痉祛痰的作用[2],其临床治疗的效果较好,并且药物副作用少。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儿科在2014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哮喘疾病患儿3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检查均确诊为哮喘疾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喘息及呼吸延长、哮鸣音等,所有患儿均没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肺衰竭、支气管异物等病症。32例患者中男童18例,女童14例,患儿年龄在2-8岁之间。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两组患儿的一般治疗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主要是进行抗病毒、抗感染的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也就是在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博利康尼以及普米克令舒的混合悬液进行治疗[3],其中雾化液中包含 0.5 mg 的普米克令舒和0.8 mg 的博利康尼,将其混于3ml 的生理盐水中以 8L/min 的速度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持续吸入20分钟,每天治疗两次。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按照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4],其中显效为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同时面色、呼吸以及哮鸣音等全部消失;有效为患儿的症状体征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其面色、呼吸以及哮鸣音等有显著的改善;无效则为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改善,部分患儿有恶化倾向。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比率之和[5]。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6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哮喘疾病是众多儿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一般儿童在患有哮喘疾病期间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给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引发小儿哮喘疾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多种类炎性细胞积于气道内,加之患儿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便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很容易影响患儿的呼吸,进而对患儿生命安全形成威胁。因此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要着重于解决患儿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以及水肿症状,从而纠正低氧血症,保证患儿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本文通过对医院儿科收治的32例哮喘疾病患儿进行研究发现,对于儿科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时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明显比常规对症治疗的效果好,观察组患儿通过采取前种治疗方法,总治疗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患儿在采用常规治疗后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总有效率(68.75%),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在临床治疗儿科哮喘疾病时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值得广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郑铠军,陈敬国,叶春华,等.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防治小儿外科术后拔管后气道炎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09,36(15):153.
[2] 张明丽,杨文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33-134.
[3] 刘忠雁,刘天珍,杨后华,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157-158、171.
[4] 赵维笑,周雪梅,黄兰珍,等.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7):9-10.
[5] 焦凤兰,杨文东.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5(17):919-920.
论文作者:秦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患儿论文; 哮喘论文; 氧气论文; 小儿论文; 儿科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