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区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2651)
Clinical Effect of Decoc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Limb Swelling after Fracture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收取我院80例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中药汤剂;骨折;肢体肿胀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08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on limb swelling after fracture.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imb swelling after fractur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Results The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Deco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limb swelling after fractur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Fracture;Limb swelling
骨折是指人体骨结构连续性部分断裂或者完全断裂,近年来,骨折患者呈上升趋势,而发生骨折的因素主要有三点:(1)积累性劳损;轻微、反复、长期直接损伤易导致人体肢体特定部位骨折,也可以称为疲劳骨折,(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通过杠杆、传导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例如患者从而高处坠落时足部着地,由于躯干重力因素易导致胸腰脊柱交界处发生爆裂骨折和压缩性骨折,(3)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骨骼部位,易导致人体损伤部位产生骨折,常伴有软组织损伤,临床上常采用功能锻炼、固定、复位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多项研究显示,大多数骨折患者常伴有肢体肿胀,易影响静脉回流,导致患者肢体疼痛和活动障碍,若未及时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将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1]。因此,本院选取80例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分别实施西药治疗和中药汤剂治疗,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主要内容见本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收取我院80例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并将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年龄在20~50岁之间,这类病人损伤重,肿胀明显。其中40例患者为观察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在20~40岁之间,女性患者有20例,男性患者有20例,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平均年龄为(30.12±1.15)岁。(有严重胃病者退出)
对照组;年龄在20~41岁之间,女性患者有22例,男性患者有18例,对照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平均年龄为(30.78±1.10)岁。(糖尿病或使用0%甘露醇后血糖升高者退出。)
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对照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能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患者每日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2周为一疗程,每日一次。)
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乌药10g、木香12g、青皮11g、陈皮14g、香附10g、郁金12g、泽泻5g、柴胡8g、泽兰11g、路路通10g,再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若患者上肢肿胀则加用羌活、桂枝,若患者下肢肿胀则加用独活、川牛膝,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对照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同时治疗5周,并详细记录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两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1.3.2判定标准 显效;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并且肿胀情况消失。
有效;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并且肿胀情况好转。
无效;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后,患者病情不断加重。
显效率加有效率等于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将两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使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后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P<0.05。
2.2 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30例、有效的5例、无效的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
对照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22例、有效的3例、无效的1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0%。
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不同因素导致骨折患者呈上升趋势,骨折患者常伴有肢体肿胀现象,若未对患者积极采取治疗,易给患者机体造成伤害,因此,选择有效、科学的治疗方式极其重要,现代医学认为骨折患者发生肢体肿胀的原因为;患者骨折后由于体液渗出、组织出血,造成反射性肌肉痉挛、回流障碍,由于患者肢体需要长期固定,从而导致肌肉弹力降低、肌肉萎缩情况发生,造成患者淋巴管回流缓慢和静脉回流缓慢,易导致患者通透性增加、管壁扩张,影响患者动脉供血,导致肢体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因此,本研究中我院对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分别采用西药治疗和中药汤剂治疗,从而探讨哪种治疗方式具有显著效果。
临床上对于轻度肿胀,常采用抬高患者患肢方式消除肿胀,而重度、中度肿胀则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患者使用甘露醇后,血浆渗透压不断升高,细胞间液水分则迅速转移至血管内,从而达到消除肿胀目的,但是多数肢体肿胀患者采用甘露醇后对电、水解质平衡具有严重影响,易导致失血性休克情况发生,严重者易导致急性肾损伤,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临床上不推荐采用西药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由此证明,西药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效果不及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效果可观。
中医学中对骨折后肢体肿胀早具有文献记载,在《普济方·折伤门》中便有记载,主要认为外伤易导致患者气血瘀滞、筋伤脉损,多种因素加重患者瘀阻不通、血脉不和,从而出现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而在中医骨折中,治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主。中药汤剂中包含乌药、木香、青皮、陈皮、香附、郁金、泽泻、柴胡、泽兰、路路通、羌活、桂枝、独活、川牛膝等多种中药,再采用加减辩证用药,其中乌药、木香具有通络止痛、活血祛瘀等功效,青皮、陈皮具有消肿止痛、活血行气等功效,香附、郁金具有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泽泻、柴胡具有清热凉血、活性祛瘀等功效,诸药合用,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并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因此,中药汤剂为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的首选用药,具有消肿止痛、助气行血等功效[2]。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与对照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西药和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后,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的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提高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的总有效率,还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疼痛、反射性肌痉挛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徐剑峰.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4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13):68-68.
[2]郭志锋.中医治疗骨折导致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35-36.
论文作者:任明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汤剂论文; 中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甘露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