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稳定提升,促使各行业逐渐蓬勃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促使水利工程数量增多,进而提升现阶段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问题,满足时代的需求。混凝土防渗墙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并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促使我国基础设施完善。所以本文主要是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1导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对每道工序的接触都是无可避免的,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碰触。想要将防渗的作用发挥到最好,那么就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解读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合理选用机械设备,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需对环境、噪音等污染充分考察,在施工中,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对涉及防渗墙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在监督部门见证下取样送检,参建各方共同做好本职工作,认真监管施工质量,保证每一项流程、每一道工序均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从而使工程设计意图、技术方案得以落实,有利于保证防渗墙的质量,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职能活动,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实现建设工程的质量目标。
2混凝土防渗墙的种类
2.1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
使用大型冲击型钻头,钻出直径较大的孔洞,在钻洞完成以后,使用泥浆以及套管,对孔洞进行回填,回填的材料为水泥混凝土,进而制成带有一定连续性的防渗墙,这些防渗墙按照桩孔的分布可连接成不同的形式。对于土石坝地基的工程建筑而言,为确保防渗墙符合基本的防渗要求,通常运用搭接或连锁两种形式。
2.2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
使用大型冲击钻与抓斗,开挖出槽孔,使用泥浆对槽孔进行加固,在完成加固且强度满足标准后,向槽孔中回填水泥混凝土,制成带有一定连续性的防渗墙。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槽孔的长度通常为5-9m。如有特殊要求,可适当延长槽孔,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防渗墙之间的接头。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根据单元槽的各种连接方式,也可分为搭接或连锁两种形式。
2.3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
运用震冲法,将钢板桩完全打入到地基当中,并在钢板桩的边缘焊上小管,在小管的底部设有一个活门,在钢板桩打入一定深度之后,可使用液压器等装置将钢桩缓慢取出,在拔桩的过程中,可通过钢桩自身把防渗材料灌入到焊接在钢桩上的小管中,从而将防渗材料灌入到孔洞中,最终制成防渗墙。
2.4泥浆槽混凝土防渗墙
使用索铲,在作业面上开挖出宽度为1.5-3.0m左右的沟槽,然后使用泥浆等材料对沟槽进行加固,确保其能够保持直立,在开挖深度满足设计标准以后进行回填,与上述三种防渗墙有所不同,此时回填选用的材料主要为黏性土、砂石以及砾石的混合材料,进而制成防渗墙。
3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3.1混凝土超薄防渗墙的施工技术
在现代化施工中常见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技术,将泥浆灌注至预先制定的导向孔中,此过程需要控制灌注平面,使其不超过导墙面30cm;主要的泥浆配置材质为膨胀土、烧碱,实际配比比例需要根据施工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保障泥浆材质的粘粒含量超过50%。利用此向施工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沿导墙利用抓斗进行挖槽,及时清理所挖沟槽要,防止杂物干扰。孔底杂物可利用抓斗进行清除清理,避免灌注泥浆时受杂质干扰,避免在孔壁处出现裂痕或塌方。在灌注过程中要保证云集灌浆,控制灌浆平稳性。在灌浆前要对泥浆进行基本的性能检测,达到标准合格后才可使用。对防渗墙接头可采用管上抹油、包裹薄膜等方法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控制接头管直径为330mm左右,100mm左右壁厚,完成接头后综合考量相关因素以便缩减管壁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的摩擦力。可利用润滑油涂抹至管壁、在管壁表面包裹塑料薄膜等方式有效解决摩擦性问题。当准备就绪后,再进行接管,并将其安放至指定处。
3.2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近年来,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是利用黏土、膨胀土进行防渗的施工。利用新型材料不断增强强体的抗渗性,有效地弥补传统防渗墙存在的不足。经过工程经验总结,在检测后,此类墙体具有相对较低的弹性模量,有较强的土石坝抗变形性,抗压性能显著,使用便捷,应用后可大大减少水泥利用量,缩减了建设成本消耗。利用此向施工技术的施工主要工艺为:以开挖导向槽为基础,保证合理设计各项参数,确定其宽度超过防渗墙宽度,受地质影响,根据上部土层确定实际的防渗墙深度。利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导向槽施工,确保防渗墙中心线与导向槽一致,随后进行造孔并对造孔质量进行控制,为防渗墙质量提供保障。在进行孔槽施工前,应当事先合理确定位置,提升造孔速度的同时保障造孔的安全高效,在进行施工时尽量减少出现墙段接头,最后将泥浆注入孔槽壁内,实现对孔槽的浇筑保护。
4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所要重视的要点
发生混凝土槽内流失时,防渗效果会大大减弱,严重影响防渗墙的作业效果,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时必须要及时检修、分析原因,选择作家的处理方式,常见的修葺方式包括,对土层进行处理、完成处理后再次填充损耗的混合材料,保障沟槽被填筑。出现较为严重、复杂的情况时,需在土槽开挖前增设加固工序,常见的加固材料为膨润土浆,完成加固后进行开挖工序。对于存在质量隐患的混凝土,应当重视其沟槽质量,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此时需要适当的缩减槽孔长度,对深层土壤土层进行加固,对加固泥浆的实际高度进行适度缩减,避免出现土层坍塌。对此还可在土层预先进行黏土加固,防止土层防渗墙渗透现象严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一定要结合有效施工技术,从而才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5施工注意事项分析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受工程自身的性质影响,工作人员应重点注意土层的压实与回填环节,并在槽孔的换浆过程中,合理对沙粒进行清理,从管根本上保证孔的质量,满足施工的需求。混凝土浇筑环节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该环节中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工作人员在浇筑时注重各点的施工注意事项,避免因人为的因素而导致施工出现质量问题,进而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例如,家住过程中的浇筑强度、渗浆情况以及浇筑厚度等。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运输过程是容易导致其出现质量问题的步骤,应对运输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而导致其出现质量问。在进行合理的浇筑后,工作人员应保证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工序应用技术均符合实际的要求,进而保证墙体自身的质量良好,墙体匀称,不存在断裂、孔洞等情况,符合质量要求。
6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过程中,防渗透墙技术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工作人员不断对该技术进行创新与发展,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改良,利用成熟的施工技术促使水利水电工程自身的质量得到提升,解决坝体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爱兵.试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9):147-148+154.
[2]方培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202.
[3]骆柏林.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02):94.
[4]张懿喆.试析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7(09):41-42.
[5]周文惠.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8):112-113.
[6]张潜.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7(16):204-205.
论文作者:宋志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防渗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泥浆论文; 质量论文; 土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