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进行语文单元教学论文_李桂珍

浅析怎样进行语文单元教学论文_李桂珍

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中心中学 266603

一、把握单元课文的整体性,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单元教学就要注重整体性,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设计,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照顾教学环节的衔接,注重知识的连贯与概括,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单元的整体教学,不是孤立地在每一篇中求“小而全”,而是整体单元中的“大而全”。设计每篇课文的教学时,要考虑它是单元网上的一个点,同时认识这个点在“网”上的地位和作用,点点相联,缀成整体网络,避免各自为战的教学。

同一单元的课文和不同单元的课文,在体裁、背景、内容、结构和写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单元教学着力点就是要从差异性中抽出共同性,实现多样化的统一。例如,在议论文中不论内容、语言、结构、效果如何,其共同点均由论点、论据、论证要素构成,缺一不可。在单元教学实践中着力点就要在讲清各要素内涵的基础上,讲清它们的内在联系、所处地位等问题,使学生整体把握议论文的要领,为知识向能力转化打下基础。议论文的课文多种多样,论点的提出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题目提出论点,也有的开头提出论点,有的则在结尾归纳;同样,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例证法,有引证法,有正反对比论证,有喻证法等等。而这些要素的结合运用也是因文而异。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就是要在这些复杂的多样化中求得统一,从局部中把握全局,从子系统中了解母系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给学生应用性知识。单元教学既有点又有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把握单元教学的序列性,有序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主要可分为三大序列:知识序列、技能序列、训练序列。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智能结构。单篇的课文很难从宏观上理清知识序列,会造成知识的重复零散、训练无目的、主观随意等弊端,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单元教学的序列性就是将知识结构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编排,做到有程序而不颠倒、有步骤而不混乱、有控制而不随意、有规律而不违背,形成纵横联系、交叉网络的知识结构。

语文教材编排的知识序列性包括:一是基础知识序列,如字词句篇章结构等;二是体裁序列,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文言文等。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就要温故知新,逐步增加新知识,让学生找出它的规律。这样理论上清楚透彻,并配以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易于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技能序列包括听、说、读、写,在训练上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初中语文学习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培养一般语文能力,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着重培养记叙、说明、议论能力,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式,使学习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阶段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训练序列主要表现在巩固旧知、运用已知、获得新知的有计划上。

每个单元的练习,要体现读写训练的序列。由单篇课文的训练到单元课文的训练,由单元训练到全册训练,由全册的训练到全套书的训练,逐步体现教学大刚对中学阶段语文训练的总要求。要引导学生以单元训练的重点、难点作为理论学习的先导,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能从以“讲”为主变成以“导”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变成以“练”为主,书本知识为能力训练服务,有序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把握单元施教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单元教学的综合性很强,从信息量来看,单元教学着眼于一组文章,所以就其信息量而言远远大于单篇课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比较单元内各篇课文之间的横向联系,区别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心理学角度说,“比较”是思维过程的重要一环,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从联系比较中总结出知识规律。综合性施教,要培养学生的再造性思维的能力。同一类题材(或体裁)的作品,或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或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文章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益,相同部分可以略讲或不讲,如作家介绍、作品背景、文体知识就不必每篇都讲。自读课文以讲读课文为依据,指导学生抓住要领,模仿教师的方法,理清线索,主动发现。这种再造性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对新旧知识比较分析,总结出同一体裁文章的规律性。同是描写大自然风光的散文,《春》抓住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济南的冬天》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的特有魅力;《海滨仲夏夜》抓住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描绘出一幅幅流动的变化着的画面。在同一单元施教中,既有共性的,如都是自然景物描写的,其描写方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其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多用于比喻、拟人手法;又有差异性的,如《春》是从盼春、绘春、赞春来构思,《济南的冬天》则是从作者独特的感受来写。

综合性施教,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像的参与,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借助于想象、联想、直觉和顿悟等,将眼前的和大脑中储存的信息重新组合并加以改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和设想,发现以前不存在或未被发现的东西。例如散文题材广泛多样,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思索、联想、升华,创造想象丰富,所以能够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正是作者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表现,使文章散而有序、形散神聚,语言也达到清新优美、诗般境界。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接受信息快,这就需要教师讲课时语言要生动、鲜明、准确、富有感染力。

论文作者:李桂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浅析怎样进行语文单元教学论文_李桂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