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读 聚焦思维 深度阅读——以对比阅读教学《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为例论文_邓建英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 四川 成都 610041

问题导读是教师根据学生阅读实际,运用精心设问、巧妙提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深入思考、发掘问题、自主领悟,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实现深度阅读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共鸣点、疑惑点等地方进行精心设问、巧妙提问,创设思考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向深入。下面以《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对比阅读教学为例,阐述问题导读法在聚焦思维、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深入解读文本,设问聚焦重难点

什么是对比阅读?对比阅读就是把两种或多种句子、语段、文章等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共性,区别事物的个性,以达到揭示特征、分类归纳、总结规律的深度阅读。对比,既是一种阅读策略,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本次尝试以对比阅读两篇小古文的方式,聚焦学生深入理解能力和深度分析能力的培育。为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们由易到难,由浅表到深入,设计了三个问题。

二、问题导读异同,激活学生思维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对比语言现象,显特点。

问题一:读《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说一说二者相同之处——找共性。

此教学活动,旨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同桌交流的方式,通过对比的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对两篇文言文的大意、内容、主题等进行梳理和理解。

当然,目前的阅读还仅仅停留在阅读浅表层面,并没有深入进去。阅读还得进入第二个层面——深度阅读。

三、问题导读原因,深化学生思维

深度阅读切入点在哪里?如何深入下去?深入到什么程度?

开始,我们认为两人同样面对侮辱,结果不一样是因为两人对待尊严的态度不一样:饿者的态度是尊严重于生命,韩信的态度是生命重于尊严。但按照这样的思路试讲之后,总觉得说教的味浓了一点。

歌德曾说:“艺术作品的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其含义,则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却对大多数人是秘密。”而语文老师,肯定是应该发现这个秘密的。可是如何才能发现?杨老师指导我们,还得回到课文,深入解读文本,找准思维的生长点。

1.思维的生长点,就是深度阅读的切入点。

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细细品味人物的细节,在对比中透视语言现象,深入探寻语言特色和内涵,揭示语言表达的差异,从而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环节,老师运用了联系上文、结合下文、两文对照等多种阅读策略。

事实再一次证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能带学生走多远。

论文作者:邓建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问题导读 聚焦思维 深度阅读——以对比阅读教学《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为例论文_邓建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