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雪利
(北京中铁大都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摘 要】我国三十年来,在机械化投资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按理应能够大量节约人力,把工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筑造价。但是,实际情况,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效益。为加强经济管理工作,根据经济效果的原则,对现行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机械设备;诊断技术;管理工作
一、改进完好率、利用率指标计算方法
完好率和利用率已成为考核建筑机械设备的主要指标,但是这两个指标的构成,没有与经济效果挂上钧,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虽然这两个指标都在不断的提高,完好率一般都达到了80%以上,利用率一股都达到50%以上。实际上,这两个指标住统计计算上都存在严重的虚假因素,已起不到指导提高机械化水平的作用了。为此,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1.完好率
原完好率计算公式完好率=完好台日数÷制度台日数×100%
=完好台日数÷(完好台日数+在修台日数)×100%
从式中可以看出,完好率的高低,取决于在修台日数,在修台日数又取决于维修质量和维修速度,为了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就要付出一定的维修代价,我们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少的维修代价,获得最好的维修质量和最快的速度,来减少在修台日数,从而提高完好率,也就是说,这样完好率是用经济代价换得来的,按这一原则,完好率的计算公式应改为:
完好率=完好台日数÷(完好台日数+在修台日数)×100%×m
式中 m——一机械发备完好费用系数
m=原值÷(原值+维修费用)
为了区别现行的完好率,应把这个计算公式称为经济完好率。
根据经济完好率的构成,不难看出有如下作用:
(1)为了提高经济完好率,就必须购置质量好、维修费用低的机械设备,对质量差维修费用高的就不应购置,避免“滥竽充数’’,从而为提高机械化水平打下基础。
(2)为了提高经济完好率,就必须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速度和降低成本,迫使把机械修理的老大难问题(质量低、时间长、成本高)摆到机械管理工作议事日程上来,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3)为了提高经济完好率,就必须在机械管理工作中算好经济账,加强经济分析,讲究经济效果。经济完好率的缺点是使统计计算工作较为复杂。
2.利用率
原利用率计算公式:
利用率=完好台日数÷制度台日数×100%
=实作台日数 ÷(实作台日数+停产台日数)×100%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利用率的高低,取决于实作台日数和停产台日数的多少,但是与实际产量没有联系,可是我们用机械化施工的目的是要产量,这不难看出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反映出来,而且还隐减了“出工不出活”现象,为了克服这个弊病,应当把机械设备实际完成能力一并考虑进去,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应改为:
利用率 =实作台日数÷(实作台日数+停产台日数)×100%×n
式中 n一机械设备装备生产能力发挥系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n=实际完成能力÷设计或定额能力
为了区别现行的利用率,应把这个计算公式称为生产利用率。
根据生产利用率的构成,不难看出有如下作用:
(1)为了提高生产利用率,除减少机械设备停工台日数和加强调度周转外,必须合理使用机械提高单机产量。
(2)为了提高生产利用率,必须挖掘潜力,改造老旧机械设备,想方设法提高效率。
(3)为了提高生产利用率,购置机械设备时,必须考虑效率高和配套。
生产利用率的缺点是使统计计算工作也较为复杂。
二、发展机械设备诊断技术
在建筑机械设备的修理制度方面,我们推行的是“计划预期检修制度”,这一“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学习苏联的,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这种“制度”最大的缺点是:虽然按计划进行修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机械受工作条件、任务大小、维修质量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出现不该修的修了而造成浪费,该修的没有修(因周期不到)而造成事故磨损等情况。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们已采取了很多措施,如组织有经验人员凭经验,通过人的感官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鉴定,根据鉴定状况来确定是否修理。但是,经验毕竟不能代替科学,不可能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完全科学地反映出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给修理带来不经济、不合理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合理的办法是学习“医学”,像给人进行健康状况检查一样。大家都知道,人类由于医学的发展,进行健康检查、病情诊断和医治,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我们学习医学的方法,引用到机械设备管理上来,建立起“机械设备医学”,对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检查,诊断和治疗——修理。也就是说,预防性的检查诊断,根据病情,按需修理。对正常的机械设备或没有确诊患的是什么病,或不知故障在什么地方,就随意停产解体,这样做是极不经济的。
诊断技术,主要是在机械设备不影响生产情况下进行不解体检查,检查出内部磨损或事故苗头,预测发生事故的技术。
诊断技术,在国外已引起各国的重视,测试仪表,检验设备和诊断用的电子计算机等,发展迅速,种类繁多。例如,建筑机械设备的诊断技术常见的有:
1.发动机无负荷加速测功,它的特点是,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快速检验功率,借此确定发动机是否继续使用或需要进行保修。因为功率是发动机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指标,通过检验,可以掌握发动机的技术状况,不但能确定发动机是否需要大修,而且可以鉴定发动机保修后的质量。
2.液压系统方面,液压测试计,可以测油量、压力、温度、速度等,很快就能了解液压系统的任何部位的状况。
3.空气过滤器的检测仪表,可以检测进气系统状况,及时提醒操作人员除尘。
4.发动机排气检测仪器,用来检测发动机排气状况,来断定燃料是否充分燃烧和发动机运转是否在高效率下进行。
5.取机油样,是利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检查润滑油中各种金属含量,是一项早期故障分析措施,从油样分析中,可以知道问题所在,如发动机中机油有铅,是活塞磨损的问题,有铜铝,是轴瓦磨损的问题等。
总之,诊断技术,就是不解体检验法,能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机械设备的潜隐故障,这是诊断技术最大的优点,所以在国外广泛的得到重视,可以预见,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会引起保修技术的变革。
根据上述情况,为了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机械化,提高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水平,讲究经济效果,我们应推行诊断技术,来改进现行的修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如下措施:
1.凡是拥有建筑实施机械设备的单位(机械施工队,机械施工处,机械施工公司)部应成立专业的技术检查组,在机械管理部门直接领导下,按计划预期检修制度的周期要求,对所管的机械设备进行巡回检查,进行技术诊断。取消群众性的设备大检查活动,以专业技术性的检查组来代替。
2.技术检查组的成员:应以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修理工人组成,其职责是对机械设备定期提出技术诊断报告,为保修工作提供依据。
3.技术检查组的工作方法:深入机械设备施工现场,进行“门诊”。检查人员,应通过经验和仪器仪表相结合进行,同时定期取样进行化验,为诊断提供依据。
4.技术检查组,应装备“出诊”工程车,对诊断出来的小毛病,小故障,配合操作人员随时排除,同时为总成互换修理法打下基础。
5.在建工局系统,应成立技术诊断研究小组,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开展诊断技术研究工作,使之成为基层的技术检杏小组的技术后盾和培养诊断技术人材。
论文作者:牛雪利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日数论文; 完好率论文; 利用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经济论文; 发动机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