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论文_潘立

浅谈民办高校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论文_潘立

潘立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广州 510450)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应对激烈挑战的需要,是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民办高校有其特殊的校园文化背景,如何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全面培养大学生,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使其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校园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对于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谐融洽的环境可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会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锤炼品质。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舞台,为管理人员发挥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的的服务;校园精神文化对于师生的和谐相处及健康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反映这个学校的价值观;校园文化活动把师生从个体融为群体,从中受到启迪。

二、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特征

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既有高校校园文化共有特征,又根据其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而有所不同,有其独特性。民办院校随着公办院校而兴起,但其办学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带有很强的市场化特征,因此民办院校校园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市场化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快速同步发展

和传统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虽还不能与公办院校相提并论,但也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民办院校快速发展建设,其校园文化的也迅速形成,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里,校园文化完成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物质到人文并逐步展开、稳步完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逐渐清晰。虽然校园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不如公办院校浓厚,但也初具雏形。

2.校园文化市场化特征明显

民办高校有“民办”出资,很少或几乎没有有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或很少得到国家财政支持,不论其办学目标如何,民办高校的整个运作都密切联系着市场,因而,市场化观念必然会渗入到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各个方面。

3.校园文化创新性较强

创新是文化的一大特征,民办院校在其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既会受到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公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较强市场化特性。在物质文化方面注重建设新校区、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在制度文化上不拘一格,在组织构架、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能够及时调整,讲究灵活和高效;在精神文化上体现了注重适应市场需求的办学理念,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及时调整,不断创新。

4.更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民办高校的诞生及发展离不开市场,学生是其生存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吸引和留住学生,保证生源,民办院校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校园设施及环境建设、管理制度、办学思路与理念各方面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征。

三、民办高校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1、校园文化与校园精英文化

校园精英文化其实质是校园文化的创新、包容、吸收和释放。一个没有精英文化理念的高校不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没有精英文化形象的教育不是好教育,一个不想当精英的学生也难称其为好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要对学校的建设、发展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就应提倡具有精英意识的文化,而不是庸俗的、平庸的文化,也不是功利化的文化。

2、校园精英文化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它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树立民办院校精英文化,它对民办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精神气质等产生深刻且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它对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精英人才起着重大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担当更大的历史责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校园精英文化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而且也提供了智力支持,使其增强了向心力,形成凝聚力并开发创造力。就人在与文化相互发展而言,人是在与文化的熏陶中不断成长、成熟,而校园精英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培育校园精英文化,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育浓厚的校园精英文化。校园精英文化不仅是一种和谐、包容的文化,也是一种创新和创业的文化,它提倡大胆创新、勇于质疑、敢为人先的精神,使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大学应该通过开展名师讲座、创意大赛、创业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等来营造精英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精英文化的熏陶、塑造下,成长为精英人才,具体途径如下:

(1)培育精英文化氛围。学校是精英文化蕴含的空间。学校教育是精英文化的重要环节。高校应根据时代特点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精英文化教育方针,形成一钟可以持之以恒的精英文化教育模式。

(2)根据社会要求,调整培养模式。根据当今的人才素质和职业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良好个性与心理素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模拟训练,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促成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

(3)强化精英意识,抵制庸俗文化。坚持以高校精英文化意识及广大青年学生独特人格的意识去引导培养当代大学生,培养大学生与人合作、动手操作、说服动员等综合能力。在当代社会,真正的精英人才必定拥有知识、能力、机会等各种优势,同时也具有成就动机的优势、创造贡献的优势等等。为此,民办高校要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学生行为举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坚强不屈的意志。同时,倡导更高的人生追求。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美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服务社会的精神。哈佛大学校门上的一段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美国人从上小学就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是自己打工,二是做义工。前者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后者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特别是通过打工激发了孩子的成功欲,教孩子什么是创业艰难,怎么在竞争中获胜,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如哈佛大学,每年会从全国选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同样会选功课并不是最好的学生,更多的是选择那些从中学开始就积极为社区服务者。

(5)坚持高校特有的精神情操。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从中反映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牛津校训:“独立、创新、有毅力”却显示了鼓励批判与挑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这些国际知名院校之所以被人称赞,是因为他们恪守着自己特有的精神情操。在国内高校,常被视为北大精神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亟待在高校复兴;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族训,尤需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发扬光大。为此,我国民办高校要自觉笃行校训和培育校园精英文化,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胡铭.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08.08

[2] 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 李仁武等.创新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4] 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潘立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浅谈民办高校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论文_潘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